俄欧互逐外交官 会否影响“北溪-2”?

日期:02-10

原标题:俄欧互逐外交官,会否影响“北溪-2”?

连日来,俄罗斯与欧洲上演的“外交官驱逐战”让双方关系跌入低谷。8日,德国、瑞典、波兰分别宣布驱逐俄罗斯驻本国外交机构人员,作为对俄罗斯此前要求三国驻俄外交机构人员离境的回应。事件会如何影响俄欧关系走势,又会否波及“北溪-2”天然气管道项目合作?

俄对外国干涉说“不”

俄欧此次“针尖对麦芒”,还要从纳瓦利内事件说起。

纳瓦利内是长期活跃在俄政坛的知名反对派人士。去年8月,纳瓦利内在俄境内乘飞机时感到不适,先后被送往俄国内一家医院以及德国柏林接受救治。西方指责俄方对纳瓦利内使用神经毒剂,俄对此坚决否认,并呼吁西方国家不要将此事政治化。

今年1月17日,纳瓦利内从德国返回俄罗斯时,俄执法机构以其多次违反缓刑规定为由将其逮捕。2月2日,莫斯科市地方法院以诈骗罪判处纳瓦利内三年半监禁。

俄罗斯对纳瓦利内的审判,引起欧美强烈反应:不但“惊动”13个西方国家的外交官“组团”听审,美国等国更是撂下狠话,要求俄无条件放人,否则将视情况对俄发起制裁。

在俄罗斯同西方对峙的形势下,欧盟外交和安全政策高级代表博雷利“激流勇进”,于2月4日至6日出访俄罗斯,不过此行效果不彰,俄罗斯不仅拒绝欧盟提出的要求,还在博雷利与俄外长交谈之际驱逐欧盟成员国三位外交官。

于是乎,以眼还眼,以牙还牙。欧盟三国在俄方下“逐客令”3天后也对等报复。“一场针锋相对的驱逐,突显俄欧关系动荡,信任遭到侵蚀。欧洲指责莫斯科试图破坏其稳定,而克里姆林宫则拒绝接受外国干涉。”《卫报》写道。

俄欧矛盾有多严重?

复旦大学国际问题研究院副院长冯玉军认为,互逐外交官表明俄欧关系下滑,双方在价值观、民主、人权等方面分歧扩大且升级为冲突。事实上,去年俄欧关系、俄德关系已经有所恶化,俄欧还因乌克兰危机延长了相互制裁。

“尽管俄总统普京在今年世界经济论坛‘达沃斯议程’视频会议上呼吁不要忘记俄罗斯和欧洲文明的同一性,但实际上俄欧在价值观、在国际问题立场等方面差距越来越大。”冯玉军说,与此同时,俄欧合作面却在收窄,作为重要桥梁的能源合作随着形势变化出现动摇,不排除今年俄欧关系进一步恶化的可能。

冯玉军表示,博雷利访俄,确实有试图调整欧俄关系的意图,却附加了条件:不但要求释放纳瓦利内,还在一系列俄内政问题上提出欧盟的“人权和民主”要求,激起俄罗斯反感和恼怒。

“本来,俄罗斯国内政治已承受压力,欧方的种种要求刺激了莫斯科的神经。”冯玉军说,再加上9月俄罗斯将迎来杜马选举,这是普京第四任期的期中考试,也是2024年大选的预演,因此更有必要防止国内政局动荡。在上述因素综合作用下,俄罗斯祭出“逐客”这一强硬做法。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欧洲所所长崔洪建认为,互逐外交官事件“说严重也严重,说不严重也不严重。”

“说它严重,是因为博雷利访俄,正值欧盟内部对俄立场出现巨大分歧之际。他本指望俄方软化态度,以安抚欧盟内部对俄强硬派,促使欧俄关系缓和。可没想到,俄罗斯却在他访俄之际驱逐外交官,他不但没找到台阶,还丢了面子。如此一来欧盟必须以强硬手段对等回应。互逐外交官后,欧俄关系短期内恐怕难有缓和迹象,甚至可能进一步恶化。”

“说它不严重,则是因为欧俄迄今仍把矛盾控制在外交领域。如果欧盟想把事情闹大,完全可采取其他手段,但它并未使冲突加码,使对抗升级。”

“北溪-2”命运如何?

“互逐外交官”事件后,欧盟会否出台对俄制裁,也成为各方关注焦点。22日,欧盟将召开外长会议,为3月底的欧盟峰会做准备。两大会议将成为观察欧盟对俄制裁决定的窗口。

崔洪建认为,对俄制裁无非两种路径,一种是在原有制裁基础上扩充人员和机构名单、扩展制裁领域。去年以来,欧盟已就白俄罗斯大选结果、纳瓦利内事件对俄发起制裁,但效果不明显。另一种就是运用新工具。“就北溪-2天然气管道出台制裁措施,可能是最有力的工具,但也是把双刃剑,牵扯多方利益,会令德国等欧洲国家蒙受损失。”

“北溪-2”项目旨在铺设从俄罗斯经波罗的海海底到德国的天然气管道,绕开乌克兰,把俄罗斯天然气输送到德国,继而送往其他欧洲国家。目前,“北溪-2”超过90%的管道已铺设完成。项目得到德国和奥地利等国支持,但乌克兰、波兰表示反对,担心承受经济和地缘政治损失。

出于对俄战略竞争的考虑,美国也强烈反对“北溪-2”项目,并于2019年实施制裁。而随着纳瓦利内事件发酵,“北溪-2”的命运更加扑朔迷离——最近不但欧盟内部的“新欧洲”成员,就连德国内部,也不断发出叫停“北溪-2”的声音。不过,德国总理默克尔仍力保项目。她日前表示,由于纳瓦利内事件,德国将延长对一些俄官员的制裁,但德国对“北溪-2”态度不变。

崔洪建认为,默克尔的表态是出于德国利益的务实考虑,一来管道建成后德国能源顾虑会大大减轻,二来战略自主性更加凸显。默克尔本人也为“北溪-2”做了大量工作,力排众议,包括让利法国、安抚波兰等,使“北溪-2”打上鲜明的“默克尔烙印”。然而,随着“铁娘子”任期逐渐进入尾声,继任者是否具备足够的主导和协调能力,来摆平国内乃至欧洲各派别对项目的不同意见,要打个问号。

“美国总统拜登打着团结盟友的旗号上台,默克尔又即将结束执政,这两点政治环境变化使‘北溪-2’面临的压力和风险加剧。”崔洪建说,“至于项目会不会被终结,尚难预测。要看美国能否给欧洲想要的利益。”

崔洪建认为,即使欧盟和美国的制裁瞄准“北溪-2”,欧洲仍摆脱不了对俄罗斯的能源依赖。加上欧洲在地缘上“恐俄”,在安全上又拿俄罗斯没辙,手中可打的牌不多。“欧洲会寻求美国帮助,看双方能否联手找到更有效的对俄制裁手段,否则欧盟现有制裁工具和思路很难做出调整。”

冯玉军称,就“北溪-2”,德国国内分歧加剧,欧洲议会也于1月通过叫停项目的、不具约束力的决议。美国则通过《国防授权法案》《以制裁反击美国敌人法案》等对俄施压。可以说,西方越来越把“北溪-2”视作俄罗斯的地缘政治武器。不排除未来对项目实施制裁。

冯玉军补充道,“北溪-2”在经济上是否有前景同样值得关注。一方面,美欧在碳中和、绿色能源战略上步调趋于一致;另一方面,土耳其在黑海地区发现“该国史上最大气田”,能源进口走向多元化,“土耳其溪”等管道去年几乎处于空转状态……这些背景表明,随着能源市场、能源结构、地缘政治形势变化,“北溪-2”即使投产,其前景也要打上大大的问号。

怎么看美国因素?

《华尔街日报》认为,欧俄冲突给美国一个机会,使美欧能够在对俄问题上协调立场。如何看待拜登新政府对俄欧关系的影响?

冯玉军认为,尽管特朗普时期美欧在具体问题上有温差,但同盟关系基础仍在。而且随着拜登推崇价值观外交,双方会拥有更多共同话语,在安全、经济等领域关系也可能更稳固。拜登上台后提出恢复同盟体系,欧盟和北约都积极予以响应。他今年还可能到访欧盟、北约总部,进一步加强跨大西洋伙伴关系。如果说过去俄罗斯曾拉拢欧洲,将分化美欧作为重要策略的话,那么随着拜登上台,俄罗斯打这张牌的可能性越来越小。

崔洪建认为,俄欧关系受美国因素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两方面:第一,拜登政府能否改变特朗普时期做法,重申对盟友的保护义务,恪守《北大西洋公约》第五条。如果拜登做到,就能满足欧盟内对俄强硬派的需要,但也会带来一系列后果,包括导致俄欧边界紧张局势升级,伤及德国等主张对俄接触的国家的利益。第二,美国能否帮助欧盟解决周边问题,主要是东线的乌克兰问题和南线的利比亚、叙利亚、土耳其等问题。如果美国在这些问题上帮不上忙,那么欧洲对俄战略仍会束手束脚。反之,可能使欧洲更坚定地与美国站在一起,并对欧洲的对俄强硬派起到鼓舞。

崔洪建指出,欧洲内部对俄态度方面,除了有国别之分(波兰等“新欧洲”国家警惕和反对俄罗斯,德法等“老欧洲”国家对俄态度平衡),还以思想观念划线。通常而言,欧盟中的左派对俄较为反感,纳瓦利内事件对这部分人的刺激比较大。

“如果说波兰等国是在安全上对俄恐惧和担忧,那么左派则是在政治上对俄反对和批评,如今两股力量的‘合流’使欧盟内部反俄之声愈演愈烈。”崔洪建说,“在拜登上台、默克尔即将离任的背景下,欧盟内主张对俄缓和关系的一派可能受到一定程度的压制,使欧洲对俄接触的一面减少,制裁和防范的一面上升。这段时间将成为欧俄关系的关键时期。”

责任编辑:张玉

二次弹劾审判 特朗普会否被定罪? 英国防疫措施加码:隐瞒逗留记录的入境者或面临10年监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