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风云突变,缅甸政局未来走向如何|新京报专栏
▲缅甸国旗。图/新京报网。
2月1日,缅甸军方扣押国务资政昂山素季和总统温敏等政要。随后,缅甸军方宣布根据缅甸宪法第417条对国家实施一年的紧急状态,任命吴敏瑞为临时总统。
消息一出,引发舆论的关注。
1日下午,缅甸军方发表电视声明说,在国家紧急状态结束后,缅甸将会重新举行大选,国家权力也将移交给新当选的政党。
缅甸军方声明还称,在实施国家紧急状态期间,将会改革联邦选举委员会,重新核查去年11月大选过程。
对此,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表示:“我们注意到缅甸发生的事情,正在进一步了解情况。中国是缅甸的友好邻邦,我们希望缅甸各方在宪法和法律框架下妥善处理分歧,维护政治和社会稳定。”
很多人都很关心:接下来,缅甸政局将会呈现什么变化?
选举争议是导火索
事情要追溯到2020年11月8日缅甸举行大选,当时民盟取得压倒性胜利。
在476个联邦议席中,民盟获得人民院(下议院)258席、民族院(上议院)138席,总共396席位,而亲军方的前执政党联邦巩固与发展党(巩发党)只获得33个联邦议会席位,少数民族政党掸族民主联盟、若开民族党分别获得15个、8个席位,成为联邦议会第三、第四大党。
大选结果出炉前后,缅甸军方和巩发党一直指责本次大选不公,存在大规模的选举舞弊现象。缅甸军方和巩发党指责此次大选“既不自由也不公平”,选举过程中存在证件身份核实混乱、选民重复投票、替人投票等问题。
针对缅甸军方和巩发党的指责,选举委员会一概予以否认。随后,缅甸军方与民盟就大选选举舞弊问题进行磋商,但最终双方分歧太大,在新国会召开前夕,军方开始动手,接管政权。
▲昂山素季。图/新京报网。
“双政府体制”的复杂性
根据2008年缅甸联邦宪法,缅甸实施总统制,采取行政、司法和立法三权分立的政治组织形式,完善民族自治。
同时,2008年宪法对军队的权力和地位进行了保障,规定军人在各级议会占四分之一的席位,内阁中内政、国防、公安以及边境事务部门的领导人选将由军队总司令负责提名,这就保障了军队在缅甸的核心政治影响力。
从政府组成来看,缅甸实际上是一个“双政府体制”,即当选政府和军人共享权力的体制,在外交、经济等方面,现任政府具有发言权,但在国防、安全和内政等方面,军方具有发言权。
很大程度上,“双政府体制”的稳定性取决于缅甸政府与军人的权力协调性,一旦双方协调不足或协调失灵,就可能出现政局变化。
▲缅甸军方武装。新京报我们视频截图。
未来政局走向如何
如今,缅甸军方宣布将在紧急状态后重新大选,而国内民盟支持者与国际舆论的压力,也会是缅甸政局走向的重要影响因素。
一方面,民盟在号召民众抗议示威,缅甸军方也很难无视民盟在缅甸国内的支持率,另一方面缅甸军方要解决“善后”难题。
未来缅甸政局仍有两种可能性:一是军人在国内外的强大压力下,提前结束紧急状态,与民盟妥协,组成联合政府;另一种可能性则是,按照军方宣布的重新举行大选。
短期来看,军队在缅甸政治中将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中期来看,缅甸政局走向泰国模式还是印尼模式,还有待时间的检验。
此外,缅甸作为东盟的一员,政局的变化,可能会引起东盟国家的关注。虽然东盟奉行不干涉内政的原则,但缅甸政局变化很可能为东盟一体化进程带来新变量。
希望缅甸各方在法律框架内妥善处理分歧,尽早回归稳定状态。
□许利平(中国社会科学院亚太与全球战略研究院研究员、东南亚研究中心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