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大外交|拜登政府上台十日,美方提“耐心”中方重“底线”
42年前的1月29日,在中美正式建交刚刚28天后,应卡特总统邀请,邓小平副总理对美国进行正式访问,这是新中国成立后中国领导人首次访美。美国新任总统拜登也正是在这一年以联邦参议员的身份首次访问中国。再往前,1971年7月9日,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博士秘密访华,打开了中美交往的大门,今年是访问的50周年。
毫无疑问,2021年将会是具有历史意义的一年。随着拜登政府上台,外界普遍期待中美两国关系能够回到健康稳定发展的正轨上来。
正如美国前总统卡特1月28日在致信中美两国机构联合主办的“中美接触42年:过去的成就,未来的调整”线上对话时所说,42年前,当邓小平副总理和我决定美利坚合众国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全面外交关系之时,我们都知道我们为两国开启了一个充满机会的时代。然而,双边关系目前遇到了很大的困难。尽管如此,美国与中国仍然而且必须保持密切联系。中国人民消费数以几十亿美元计的美国农产品,美国人民每年购买大量中国制造的商品,我们在发展中国家和应对气候变化方面的利益是重叠的。我坚信美国人民和中国人民要的是和平而不是冲突。
而“当前,中美关系已经来到新的十字路口,也有望打开新的希望之窗”则是中方近一段时间以来多次在谈及中美关系时重复的核心表述。
美方提出“战略耐心”说有何考虑?
不难发现,自从1月20日拜登政府上台之后,中美两国在十天内都先后几次就双边关系释放信号,其中不乏善意。新加坡《联合早报》1月28日评论认为,美国拜登政府上台后,中美关系并未出现明显改观,但双方也都释放出一些与特朗普时代不同的风向。
就中方而言,1月29日,国家副主席王岐山在北京以视频方式会见出席第十二轮中美工商领袖和前高官对话的美方代表。王岐山表示,基辛格博士访华50年来,中美两个社会制度、发展阶段、价值体系、文化习俗如此不同的大国之间,虽然有过摩擦冲突、矛盾分歧的低潮,也享受到了相向而行、携手合作的红利,证明中美合作多于冲突,共同利益大于彼此分歧。
外交部副部长乐玉成1月28日指出,走进2021年,由衷希望世界“万象更新”,中美关系也要“辞旧迎新”。乐玉成用英语四个“R”阐述了对中美关系发展的四点期待:Respect(相互尊重)、Reversal(拨乱反正)、Renewal(重开合作)、Responsibility(责任担当)。
驻美大使崔天凯1月27日则在参加“中美接触42年:过去的成就,未来的调整”线上对话时指出,中美两国必须紧密相连,重建尊重、信任和正常关系。当美国努力走向团结、治愈、修复之际,我们祝愿美国取得成功,也希望正直、坦诚、尊重和远见能够回归美国对华政策。不过崔天凯同时强调,近来有观点提出,美应调整策略,联合盟友制衡中国,在亚太地区重建平衡和秩序合法性。这种调整可以说是换汤不换药,很可能重蹈错误的覆辙,导致新的失衡,进一步扰乱地区秩序。
此外据美中关系全国委员会官网消息,按计划2月1日也会有中方高级官员同美方各界人士展开在线对话。
同时美方在十天时间里也有一些有关中美关系的信号释放。
美国新任国务卿布林肯1月27日举行上任后的首次记者发布会,中美关系就成为了其关键表述。布林肯在新闻发布会上回答记者提问时说道,“中美关系可以说是眼下世界上最重要的两国关系,这不是秘密。这种关系越来越带有敌对的层面。”他把中国列为竞争对手,但同时也称中国为必要的合作伙伴,强调要在符合中美共同利益的领域展开合作。美国总统气候变化特使克里则强调希望在气候变化领域与中国合作。
美国前驻华大使、联邦参议员博卡斯1月27日在参加中美接触42年:过去的成就,未来的调整”线上对话时就改善中美关系提出了具体意见:美国不能让中国误认为美国正在阻挡中国发展和崛起,那样会彻底损害中美关系,进而导致脱钩;而中国也必须用进一步的事实说明不希望在印太地区称霸。博卡斯认为,重开总领馆、恢复媒体之间的交流以及共同着手全球事务三项内容可以作为中美两国逐步改善关系的起步。
此外值得注意的是,1月26日,美国白宫新闻发言人普萨基在记者会上提出美国正与中国展开激烈竞争,而拜登总统希望以“战略耐心”来处理与中国的关系。
对此,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美国所助理研究员孙成昊在接受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采访时解释说,美方提出的“战略耐心”说从短期来看,说明拜登执政后首要的问题仍然是国内问题,比如抗击新冠疫情等;从中长期来看,拜登政府意识到了中美关系以及中美竞争本身的复杂性,希望有所改变,把中国定义为“战略竞争对手”的同时,其目标可能已经发生了改变,不再是把中国打趴下,而是谋求共存,和中国的竞争不应该损害美国自身利益。美方仍在思考和观察,期待同中方互动之后进一步明确对华政策,现在提出“战略耐心”就是既不放弃对华施压,同时也给双方彼此一些空间和时间。
前美中关系全国关系委员会总裁、霍金斯大学外交政策研究院高级研究员兰普顿也在解释自己对“战略耐心”说理解的时候表示,“耐心”这个词一方面指的是美国当前着力于国内的控制疫情和恢复经济,另外一方面也是中美彼此处理双边关系问题时都需要耐心,尤其在处理一些被普遍认为是“非常敏感”问题时更需要耐心。
底线不容挑战,具体领域合作与整体相关
与此同时,中方近几日在释放信号的表态中也特别强调了“底线”,尤其在台湾问题上。
崔天凯27日在同美方人士在线对话时强调自己“必须发出警告”:美方以所谓“台湾关系法”及“六项保证”来处理台湾问题“很危险”;他在讲话中指出,在事关中国主权、统一和领土完整的问题上,“中方没有任何妥协退让余地”,希望美方尊重中方核心利益,不要挑战中方的红线。
这段描述并不在崔大使的发言之中,而是在活动之后的问答互动时段里被重点提及。时隔几个小时,国防部新闻发言人吴谦大校在1月28日的国防部例行记者会上强调,中国人民解放军在台海地区开展的军事活动,是针对当前台海安全形势和维护国家主权安全需要采取的必要行动,是对外部势力干涉和“台独”势力挑衅的严正回应。我们正告那些“台独”分子:玩火者必自焚,“台独”就意味着战争。
显然,这些言论都有着很强的针对性。在特朗普政府临近卸任时,以蓬佩奥为代表的部分美国政客在1月13日还宣布给予台湾“自由国家”地位。拜登政府上任后,台湾问题似乎仍存在升温态势。美国国务院23日发表声明,要求大陆停止对台湾施压,与台湾进行有意义的对话。同一天,美国海军“罗斯福”号航母战斗群通过巴士海峡进入中国南海。而据参考消息1月28日消息,拜登政府暂停了对沙特阿拉伯和阿拉伯联合酋长国的武器销售,同时对特朗普政府达成的价值数十亿美元的军售协议进行了更广泛审查。但值得注意的是,美对台军售并没有被明确列入这一范围。
另一方面,美新政府人士近来在谈及中美关系时仍然流露出了一些负面及不确定性因素。布林肯一方面强调着中美合作的重要,另一方面却沿用着上一届政府“中国在新疆存在种族灭绝”的说法。另据美国政治新闻网站(Politico)1月28日报道,一位与中国常年打交道的前美国政府高级官员在美国大西洋理事会刊发了一篇匿名涉华报告,以类似于当年乔治·凯南的美苏关系“长电报”方式来论述美国对华战略,此举引发华盛顿圈内人士关注。
对此,中国驻美使馆发言人29日回应道,这份报告再一次暴露了美方一些人策动“新冷战”和意识形态对抗,企图搞政权更迭、遏制中国的图谋。作者以匿名方式发表报告,可见其心怀鬼胎,见不得阳光。
而据路透社1月29日报道,美国新任总统国家安全顾问沙利文在智库发言时强硬地表示,美国必须做好准备,让中国为其在新疆、香港的所作所为以及对台湾的“威胁”付出代价。
这十天里,拜登政府人士强调在气候变化等具体领域同中方合作的同时,事实上没有在对华整体以及在核心问题上作出不同于此前的“新表述”。对此,外交部发言人赵立坚1月28日强调,中美在具体领域的合作不是温室里的花朵,必然与整体的中美关系息息相关。中方已经一再强调,任何一方都不应指望一方面肆意干涉中国内政,损害中国利益,另一方面又要求中国在双边和全球事务中给予理解和支持。我们希望美方能为中美在重要领域的协调与合作创造有利条件。
孙成昊在接受澎湃新闻采访时指出,当前中美两国关系处于过渡期,应在全球事务和地区问题上有更多的合作,扩大合作面,对冲和积压竞争面,达到关系平稳过渡,实现行稳致远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