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新官上任12把火”?拜登履新首日将颁多项政令扭转特朗普政策
俗话说,新官上任三把火。而美国当选总统拜登20日入主白宫后,三把火还不够烧,他可能要烧12把。一份公布的备忘录显示,他将在履新首日,一口气签署约12项政令,扭转特朗普政府造成的“最严重损害”。
“动力感”
16日,即将上任的白宫办公厅主任克莱因在一份为记者准备的备忘录中透露,拜登将在就任后的10天内,采取行动解决“四项重叠且复杂的危机”,包括新冠疫情、经济低迷、气候变化和种族歧视。
备忘录显示,在20日上任首日,拜登计划签署约12项行政令,扭转特朗普最具争议的政策并应对日益加剧的新冠疫情。《纽约时报》指出,由于行政令无需经过国会讨论,这将为新总统施政营造一种“动力感”。
这些政令包括:宣布美国重新加入国际社会应对气候变化的《巴黎协定》;推翻特朗普4年前签署的主要针对穆斯林国家的移民入境“禁令”;延长美国学生贷款的免息和暂停偿还时间;发布“在联邦财产(建筑和土地)内和跨州旅行时”必须戴口罩的百日强制令……所有举措都是他曾经宣布过的。
此外,加拿大广播公司(CBC)17日报道,拜登上任首日签署的行政令中,可能还包括取消美加输油管道Keystone XL许可。该项目曾受到奥巴马政府阻挠,但被特朗普政府以行政令放行。
就职次日(21日),拜登将签署多项行政令,以“改变新冠危机进程,并且安全地重开校园、重启商业”,措施包括“扩大检测、保护劳动者、设定明确的公共卫生标准”。
就职第三天(22日),拜登将指示他的内阁机构“立即采取行动,为遭受新冠病毒危机冲击的工薪家庭提供经济救济。”
1月25日至2月1日,拜登将继续发起“行政令攻势”,涉及增加对美国产品的政府采购,促进公平和支持有色人种社区,改革刑事司法系统,让“低收入和有色人种妇女”等更多人能够获得医疗保健。
除了上述无需经过国会审议的行政令,拜登还在酝酿一系列计划,它们均须国会过堂。例如,他拟于就职首日向国会提交新的移民改革计划,为1100多万非法移民创造一条获得公民身份的途径,并为“梦想者”法案所涉群体、拥有临时保护身份的外籍人士以及重要务工人员开辟快速通道。
此外,拜登上周提出的1.9万亿美元经济救助计划,也将送交国会审议。《卫报》认为,尽管届时民主党将以微弱优势控制国会两院,但拜登各项计划能否获批仍存变数。它们的命运将是一场“早期测试”——看看共和党准备在多大程度上合作。
“翻烧饼”
4年前的1月20日,特朗普入主白宫后,短短7天签署限制医改、退出TPP、建边境墙、禁止中东7国公民入境等多道政令,把奥巴马政府的脸打得“啪啪响”。4年后,风水轮流转,有评论戏称,美国四年一次的“翻烧饼”又开始了,这次翻得更急、更猛、更打脸。
复旦大学美国研究中心副教授王浩认为,“翻烧饼”反映了美国党派政治极化加重、社会对立愈演愈烈的现实。由于两党背后的基本盘利益大相径庭、冲突烈度明显,传导到政治层面就不可避免地导致内外政策随着党派更迭而摇摆、翻转。“如果不这么做,民主党就难以及时回应支持者诉求。”
具体到此次“翻转”,王浩认为,这首先是对特朗普“逢奥必反”的回击,也是出于党派利益考量的必然产物。“在拜登眼中,造成过去4年美国政党和社会高度分裂的元凶之一,正是特朗普极端而激进的政策。因此,对特朗普时代的政策进行修正,扫除种族主义、逆全球化的政策遗产,被民主党视为让国家重归正途、弥合裂痕的做法。”
“除了一些具有鲜明党派色彩的政令,拜登的其他几项政策主张,则更多出于应对美国内外困境的需要,党派色彩相对淡些。”王浩说,“主要包括经济救助计划、强制佩戴口罩的行政令等。”
眼下,美国新冠病亡人数逼近40万,就业岗位与疫情暴发初期相比减少1000万个。拜登上周提出总额达1.9万亿美元的经济救助计划,包括将个人纾困补贴提升至2000美元等,被视作一份救急、复苏“双步走”计划。他还在多个场合呼吁戴口罩,并公开痛斥拒戴口罩的共和党人士:“他们脑子是不是有问题?他们也该长大了!”
中国社科院美国问题专家吕祥认为,拜登拟颁布的政令,主要还是集中于相对简单、争议较小的领域,一方面解决民主党认为的“乱政”问题,一方面可以避免触发两党激斗。
例如,如果拜登颁布政令取消特朗普针对部分国家的移民入境禁令,它不至于引起强烈反弹,因为美国海关本就因疫情收紧入境政策。“所以这方面象征意义较大。”吕祥说,“而一些复杂的、可能存在争议的话题,则被推延至今后做出安排,如对外贸易、中美关系等。”
“闪电战”
美国鲍登学院教授、从事行政令研究的专家安德鲁·鲁达利维奇说,在特朗普动荡的执政风格之后,拜登可能急于展示一个更有组织的白宫,并按既定计划推进四大优先事项。对此,英国广播公司(BBC)认为,“这一策略实行起来并不容易”。
BBC写道,拜登将不可避免地因使用与特朗普同样的行政手段而受到抨击,而特朗普的忠实支持者——一部分共和党人的愤怒也会凸显出来。至于那些送交国会审议的雄心勃勃的议程,能否获得足够支持更是未定之数。
《纽约时报》也指出,在税收、移民、医疗、开支等问题上,两党存在深刻的意识形态分歧,这将挑战拜登政府在国会山的大部分议程。
不过吕祥认为,1月6日美国国会骚乱事件,为拜登推进政治议程带来良机。这也是为什么拜登要抓紧有利局面,发起行政措施“闪电战”的原因。
“国会骚乱事件在社会、舆论层面掀起一场‘反右’斗争,使克鲁兹、霍利等支持特朗普的共和党人出言谨慎,稍一疏忽就会成为众矢之的。更何况一部分共和党人还面临下届选举的问题,实在承受不起。”吕祥说,“因此,民主党瞅准机会穷追猛打,为2022年中期选举争取更大优势。而拜登任期也会迎来良好开局,就像2017年特朗普上任时那样,除了在法院(势力)上略逊于后者。”
吕祥说,由于共和党激进派不敢发声,再加上拜登会极力拉拢共和党温和派,拜登上任的一两个月之内挑战可能较小。预计1.9万亿美元经济救助计划等议程有望获得国会通过。但之后,压力会逐步显露——从党内来说,民主党左翼会把更激进的社会改革议程搬出来,“同室操戈”甚至比共和党更难对付。从党外而言,共和党也会在一旁窥伺、作梗,争取在中期选举中再度让拜登“跛脚”。
至于拜登可能的“政策翻转”是否会刺激共和党选民,引起社会动荡,分析人士认为在“1·6”事件发生后,如果共和党支持者再次“出格”,只会成为被打击的靶子,给拜登政府加分。他们难以干扰拜登在“百日新政”中树立权威的目标。
“触灵魂”
拜登“胜选宣言”中,曾提到“必须重塑美国的灵魂”,成为一个“不为分裂,但求团结的总统”。然而,如果新任期以“逢特必反”开场,“受伤的灵魂”还有救吗?
《卫报》认为,美国因严重的不平等、白人至上主义恐怖主义以及大量认为“选举被窃”的人而支离破碎。在此背景下,拜登治愈国家的承诺,可能被视为一种哄骗。
《卫报》说,拜登任务的艰巨性,在国会大厦冲击事件中表露无疑——时至今日,仍有70%的共和党人同意抗议者的核心观点,即去年大选被操纵。而特朗普也很可能继续扮演首席鼓动者角色。“究竟什么时候才能开始治愈这个国家?”
威斯康星州“马凯特”民调机构主任查尔斯·富兰克林认为,无论拜登短期内做什么,政治极化都不会消失。他说,拜登能做的,充其量就是在一年时间内赢得多数民众支持,让他们对其施政不反感,并愿意给他机会。战疫表现将是一次试水,“人们很可能根据他加快疫苗接种步伐的能力,对拜登做出迅速判断。”
美国政策分析师罗伯特·莱克认为,鉴于不少共和党人在特朗普治下更加“右转”,拜登真想“重塑灵魂”、弥合歧见的话,“中间路线”很可能走不通。但也有人表示乐观:现在一部分共和党人正与“特朗普主义”拉开距离,朝中间立场偏转,就看拜登能否顺势而为。
前纽约州民主党国会议员史蒂夫·伊斯雷尔说,“要战胜‘特朗普主义’,拜登需要迅速行动,寻求跨党派共识。不妨从疫情救助计划或基础设施投资上着手。如果成功,就能向整个国家发出信息:两党合作和灵魂治愈是可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