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全球100万人死于新冠疫情,世卫组织怎么看?
疫情肆虐不到10个月,已有100万人死于新冠病毒。
据世卫组织统计数据,截至中欧时间9月30日下午4点,全球新冠死亡病例达到1004421例,确诊病例达到33502430例。
世卫组织统计数据。
美国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一天前就报告了这一数字。当时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称,这是一个“令人心惊的”数字,一个“令人担忧的里程碑”。“我们绝不能忽视每一个人、每一条生命。他们是父亲、母亲、妻子、丈夫、兄弟、姐妹、朋友、同事,因为这场残忍的疫情,悲痛更加深刻”。
从世卫组织统计数据来看,在六个区域中,美洲区域仍然是疫情最为严重的地区,确诊病例超过1651万例,死亡病例超过55万例,两项数据都占到了全球的一半。其中又以美国疫情最严重,其确诊病例、死亡病例都居全球首位。
世卫组织各区域疫情数据。
但100万这个数字还不是最令人担忧的。据BBC报道,一些专家指出,真实的全球死亡数可能比官方报告的还要高。此外,由于全球多个地区的疫情仍在快速扩散,全球确诊数和死亡数都将进一步上升。
新冠死亡数突破100万例对于全球意味着什么?我们又应该从此次疫情中学到些什么?新京报就此书面采访了世卫组织新闻办公室。
疫情影响了每一个人,北半球入冬令人担忧
新京报:全球新冠确诊病例超过3350万例,死亡病例超过100万例。这对于全球而言意味着什么?
世卫组织新闻办公室:无论直接还是间接,全球几乎每个人都受到了此次新冠疫情的影响,没有任何一个地区免遭影响。目前北半球即将进入寒冷的冬季,我们对此尤为担忧。因为在寒冷的时节,在户外开展活动变得更为困难,同时其他呼吸系统疾病也开始流行。这一方面导致新冠诊断更为困难,同时也会使得医院负担加重。
今年7月初以来,我们关注到美洲和非洲一些国家的新增病例有下降的趋势,令人看到了希望。但这些胜利都非常脆弱,我们必须不懈努力继续维持这些胜利。目前抗击疫情需要集中的、立即的、短期的强有力举措。因此,在短期内采取有针对性的紧急措施压制住疫情暴发,并为疫苗研制提供支持,这是最关键的。
与此同时,也要采取协调一致的措施、以长远视角应对新冠疫情,并借鉴以往人畜共患病暴发中汲取的经验教训,更好地做好疫情后健康、可持续、绿色的恢复重建工作。这意味着采取跨部门的协调行动,从根本上转变对生物多样性和自然世界的理解,从而维护好维持生命的生态系统。
战胜疫情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看到了希望
新京报:我们应该如何避免第二次全球疫情大暴发?
世卫组织新闻办公室:正如我们在9月中旬说的,我们从一开始就知道一些国家需要采取全国性的封锁措施,目前我们看到很多国家及地区采取了更加量身定制、本土化、有期限的防控措施,这让我们看到了控制疫情的希望。
与此同时,还需要定期、开放、诚实地公布相关信息,让民众知道该如何保护自己免受感染。目前来说,注意手部卫生、佩戴口罩、避免人群聚集、了解所居住地区的风险等,对于保护自己、保护家人来说非常重要。
我们想说的是,对于防控疫情,我们还有很多事情可以做。我们仍然处在疫情大流行之中,对于战胜疫情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不过,我们目前面对的情况和今年上半年很不一样了,我们知道如何防控、如何打破传播链、如何拯救更多生命。
明年年初或拥有安全有效的疫苗,2021年底前提供20亿剂疫苗
新京报:新冠疫苗研制情况如何了?疫苗能否帮助结束新冠疫情?
世卫组织新闻办公室:世卫组织正在和许多合作伙伴合作,通过“ACT加速计划”(Access To Covid-19 Tools Accelerator)加速新冠疫苗的研发。我们的目的是确保疫苗安全有效,同时每个国家都可以公平地获取疫苗,以降低疫情对于各国民众生命安全和经济的影响。目前有近200种正在研发的候选新冠疫苗,其中35种候选疫苗处于临床评估阶段,9种疫苗处于三期临床试验阶段。我们乐观地认为,明年年初可能就能拥有一支安全有效的疫苗。
不过,总干事谭德塞此前也曾说过,我们目前无法保证在研发中的疫苗是安全有效的。只能说,我们测试的候选疫苗越多,获得安全有效疫苗的机会就越大。从以往的疫苗研发历史也可以看到,有些会成功,有些则会失败。我们想要确保的是,通过研制疫苗控制疫情大流行、拯救生命、加速恢复经济,让疫苗研发成为全球合作而非全球竞赛。
我们还想强调,结束这场疫情、加速全球经济复苏的最快途径是,确保所有国家中的某些人能接种疫苗,而不是某些国家中的所有人接种疫苗。最新的民调也显示,绝大部分人都支持疫苗公平分配。而我们的目标就是,在2021年底前,提供20亿剂疫苗。
新京报:对于新冠病毒的起源目前是否有新线索?
世卫组织新闻办公室:目前已有的各项证据表明,引发新冠病毒病(COVID-19)的病毒起源于自然界动物,而非谣言所说的人工制造病毒。目前来看,这种病毒的宿主很可能是蝙蝠。
全球团结至关重要,反对“疫苗民族主义”
新京报:您认为疫情何时能结束?也有专家说新冠病毒可能永远不会消失,会像季节性流感一样和我们同存。您对此怎么看?
世卫组织新闻办公室:一种新病毒首次进入人类世界,短期内是很难预测到底何时能战胜它。在疫苗问世前,采取全面完善的防控措施是我们最有效的工具。我们也正在和所有国家密切合作,确保各国持续实施关键的公共卫生措施,以控制并最终战胜病毒。
这次疫情暴发的轨迹掌握在我们手中,我们必须携手共同战胜这一公共卫生威胁。人类以前战胜了天花,就证明了只要各国团结起来就一定能战胜这类公共卫生威胁。目前,在疫苗研制、治疗方案研发上的全球合作也正是我们一直倡导的,我们需要团结才能战胜病毒。
新京报:我们应该从此次疫情大流行中学到些什么?
世卫组织新闻办公室:此次新冠疫情全球大流行表明,总体而言,我们对于突发流行性疾病的准备是非常不足的。我们必须从这次疫情中汲取教训,在政治上、财政上作出承诺,以预防和减少未来发生类似流行病。
目前我们最需要的是全球团结和领导力。为了迅速有效地遏制这种流行病,我们需要抵制“疫苗民族主义”——即一些国家独自研发疫苗的意愿,因为这种途径无法结束这场危机,反而会使危机永远存在。
这场疫情还体现了人类的应变能力。过去这几个月的疫情改变了我们的交流方式,现在我们知道要保持安全距离、避免拥挤和封闭的环境,同时在必要时佩戴口罩,定期清洁双手,注意打喷嚏、咳嗽的卫生等。
文/谢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