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时报社评:全球病例破一千万,我们应看到些什么

日期:06-28
疫情美国新冠肺炎

原标题:社评:全球病例破一千万,我们应看到些什么

全球新冠肺炎确诊病例的统计数字今天突破了1000万人,而这很可能还是实际感染人数的冰山一角。美国疾控中心主任估计,美国查出的确诊病例只是实际感染者的1/10,如果按照美国的这个比例来估算全球的情况,那么今天全世界的实际感染人数有可能已在一亿左右。

中国大概是全球对新冠疫情监控及扑灭力度最大的国家。在第一波疫情控制住之后,全国任何地方新增的每一个病例都受到高度关注,及时扑灭新发疫情、让全国的本土病例不断朝着零新增靠近,已经成为中国官民普遍认同并被各地有效推行的策略。

世界多数国家和地区囿于抗疫的实际动员能力,实际上采取了疫情紧张就加大社交隔离措施、疫情缓和就推动重启经济的“红绿灯”策略。从效果上说中国的做法非常有效地保护了广大国民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同时也付出了高昂的经济代价,包括在情况不甚明了时扩大防疫范围,导致了部分经济能力的殃及性闲置。

随着抗疫的常态化,所有国家都面临着控制疫情和恢复经济的双重任务。在多大程度上控制住疫情,从本质上说是个人道主义的问题。中国无疑在这方面做得远好于西方,尤其是美国,几乎获得了人道主义的最高分。而美国在抗疫初期失败后有些“破罐子破摔”,差不多放弃了人道主义的使命,任由病毒杀死了12.5万条美国人的宝贵生命。

恢复经济既是当下民生的迫切需求,也关系各国的长期实力建设。换句话说,疫情期间各国的实力竞争也没有停止,经济受疫情影响相对小的国家会形成比较优势。

那么是中国这样一次次将病例归零,并为此主动支付巨大成本,最终累积的损失更小,还是美国那样把恢复经济和忙于选举当成社会政策的轴心,但是疫情的严重扩散不断实际损害经济能力、导致恢复经济无法进行下去所累积的损失更小呢?从一季度中美数据和对二三季度的评估看,美国这期间的经济下滑很可能高于中国,不过相关结论还需更长的时间得出并且验证。

总的来看,中国有能力把一次次疫情暴发控制住,使我们处在“进可攻、退可守”的位置上,这肯定是我们的优势。但我们不能陶醉在这种优势中,要看到美国和欧洲正在形成可以允许、接受更多人死于疫情的“低人道主义”新伦理,也就是说他们的社会对疫情的严重后果出现了“集体无所谓”,他们的软实力优势会将这种“低人道主义”扩散到全球,从而影响未来世界对新冠疫情的态度。

一旦形成那种局面,中西不同防控策略与国家竞争力之间的关系就有可能发生嬗变,届时美国会利用其“低人道主义优势”对中国干些什么,中国的对外开放将面临什么样的新挑战,今天很难预测。

为了将今天的优势延续下去,中国一定要全面致力于在防控同时加强经济活力的探索,不断缩小抗疫所造成的较大范围经济损失,提高抗疫的精准度。要确保中国的经济恢复率从现在起一直高于美国等主要国家,要将之视为与实现病例零新增同样重要的目标。

中国还比任何国家都需要加快疫苗的研发和实际应用,因为中国社会“越干净”,意味着疫苗对我们越重要,而且从心理上,我们对疫情的承受力已经与美欧国家形成很大落差,疫苗将为未来的中国社会提供关键的信心支撑。

抗疫是高度动态的过程,中国打赢了第一仗,这很值得我们骄傲。但要保持常胜,我们就要既专注于疫情本身,又要抬眼观察世界在发生什么。抗疫是个全局战争,其他战场怎么打,胜利了还是沦陷了,都将影响中国战场的形势。

起落架没放,一场空难97人死亡!一查吓一跳:这个国家262名飞行员涉嫌造假 英国30名警察遭抗议者袭击 内政大臣:将加倍对袭警者的刑罚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