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推特治国”的特朗普要和推特“开战”了?
来源:东方网·纵相新闻
撰稿|记者钟书毓
最近,“推特狂人”特朗普与推特的“甜蜜关系”似乎出现了裂痕。
当地时间28日晚,特朗普正式签署了一项针对社交媒体的行政令,要求限制社交媒体内容免责的权利。随后,推特公司也作出明确回应,称特朗普的行为是对一项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法律进行反动的、政治化的处理。
新冠疫情、明尼苏达骚乱……在大选前6个月遭遇多重危机的特朗普,其手头的麻烦足以让其“头秃”。而眼下,他还要继续向“治国伙伴”推特“开战”。多年来,推特一直拒绝像对待其他任何用户一样来对待特朗普总统。
但这周,一切都变了。
继总统后,白宫推文也被警告了
当地时间29日,推特向白宫的官方账号发出警告,称其推文违反了推特公司关于“美化暴力”的规定。
据美国《国会山报》报道,白宫官方账号转发了此前特朗普发布的一条推文,该推文已被推特隐藏。
推特平台的一名发言人表示,“我们已经在白宫推文上发布了公告。”他指出,这条推文同样违反了推特公司的规定。不过,用户通过单击“浏览”仍然可以查看白宫转推特朗普的推文,但无法点击“喜欢”、评论或是转推。
美国总统特朗普于29日在推特上评论明尼阿波利斯市的抗议事件,并称“当抢劫开始时,射击就开始了”。这一言论被推特认定为“美化暴力”,目前推文已被隐藏。推特29日表示,特朗普的这条推文以“威胁开枪”回应骚乱事件,这违反了推特公司的规定。
(图源/AP)
对此,特朗普回应称,他的推文内容遭误解,他的本意并不是指向示威者开枪。特朗普还表示,他本人已经与弗洛伊德的家人进行了交谈,向对方表达悲痛之情。
针对这条被标记的推文,民主党总统竞选人乔·拜登也公开指责特朗普,称其在抗议活动中的言论“完全不负责任”。
(图说:民主党总统竞选人乔·拜登图源/CNN)
冲突因“干预选举”起
“今天是社交媒体和公平的大日子!”
当地时间28日,美国总统特朗普表示,自己将签署一项行政令,将基于美国《通讯端正法》第230条,加强对社交媒体的监管,削减社交媒体的内容审查权力,并表示这将能确保言论自由免受威胁。
特朗普称,像推特这样的社交媒体巨头,是基于中立平台理论获得前所未有的保护,而这项行政命令将让“他们不再有盾牌”。
(图说:5月28日,特朗普在白宫签署针对社交媒体的行政命令之前,讲话时持有《纽约邮报》的副本。图源/AP)
而这也被美媒视为,特朗普和推特紧张关系的进一步升级。
当地时间26日,特朗普曾发推文抨击加州将在11月大选邮寄选票的做法,并称邮寄选票会造成大选舞弊。而推特则在该推文下标注“事实待核查”的标签。这也引发了特朗普的不满。
“推特治国”的特朗普要向推特“开战”。美国政界、法律界人士对此表示了惊异,美国众议院议长佩洛西称特朗普的行政令“骇人听闻”,这显然是在转移新冠疫情危机。民主党参议员罗恩·怀登也表示,签署该行政令是特朗普为自己今年大选做铺垫。
推特抗争,脸书不跟
对于总统与推特之间的纷争,Facebook首席执行官马克·扎克伯格回应称,推特不该对特朗普的推文标注“事实核查”,扎克伯格告诉美媒:“我不认为Facebook或互联网平台能成为事实的仲裁者。”
紧接着,推特公司的首席执行官多尔西发布消息,为他公司的做法辩护:
“凡是与全球各地选举有关的不正确、或有争议的信息,我们会持续指出来。而我们若是有错,也会承认并认错。我们这么做,并不是以‘真相仲裁者’自居。我们的用意,是把发言起冲突的各个点连结起来,呈现争议中的信息,好让民众自己做判断。”
对于总统发布的有关明尼苏达州的“不当言论”,Facebook也采取了与推特截然不同的做法。推特迅速地将此内容标记为“美化暴力”,而Facebook始终沉默,直到扎克伯格发布“不会对此采取任何行动”的内容前,其公司已在这件事上“禁言”了18个小时。
(图说:左边为推特首席执行官多尔西,右边为Facebook首席执行官扎克伯格。图源/纽约时报)
“就我个人而言,我对这种分裂性和煽动性的言论有一种生理厌恶。”尽管扎克伯格本人称其讨厌特朗普的言论,“但我有责任,不是仅根据我个人判断作出反应,而是作为一个致力于自由表达的组织领导者作出反应。”
Facebook的立场是,应该尽可能多地允许表达,除非该言论将导致在明确的政策中阐明的迫在眉睫的特定伤害或危险。扎克伯格表示,平台已经“非常仔细”地审视了关于明尼苏达州抗议活动的帖子,最终决定使其保持可见,是因为我们认为人们需要知道政府是否计划部署武力。
对此,公司内的一些员工也表示了担忧和不满情绪。
对这两家科技公司截然不同的做法,哈佛大学肯尼迪学校数字平台和民主项目联合主任迪帕扬·戈什向美联社表示:“从商业角度来看,Facebook的方法是一种战略方法。而推特正在考虑其对世界的影响。”
扎克伯格最后总结道,人们可以同意或不同意他们应该在哪里划定界限,但希望人们能明白Facebook的总体理念是,最好把这种讨论公开进行,尤其是在利害关系如此之大的情况下。“只有言论被公开审查时,才能最终让掌权者对此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