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中巴经济走廊上的最美劳动者
新华社伊斯兰堡5月2日电通讯:中巴经济走廊上的最美劳动者
新华社记者刘天
视网膜脱离病变!——拿着诊断书的于睿并未慌乱,预约手术后立即回到工作岗位。
50岁的于睿是中巴经济走廊优先实施项目巴基斯坦萨希瓦尔燃煤电站燃料供应部员工。新冠疫情期间,他只身一人在卡拉奇办事处值守,每天多次往返于卸煤码头和火车站,协调电站的煤炭供应。
2月3日,于睿左眼突然漆黑一片。
“当时也没考虑太多,码头就剩我了,想着赶紧把眼睛治好,不要耽误工作,毕竟煤炭供应关系着电厂命脉。我在医院检查完,预约到2月7日的手术,想趁着周末做完手术,有个恢复时间,这样不影响下一步的工作。”于睿平淡地讲述着。
于睿所在的萨希瓦尔燃煤电站是中巴经济走廊项目下较早投产的能源项目。由于疫情,电站里108名中国员工接受封闭管理,无法外出。有的没能按计划回国领证结婚,有的没能陪伴在即将临盆的妻子身旁……正是在他们的无私坚守中,疫情没有打断电站的正常运营。电站全面建成投产以来,已安全运行1000多天,累计发电240亿度,帮助巴基斯坦渡过“电荒”,保障了400万家庭用电需求。
“帮助‘巴铁’在电力方面取得长足进步,我感到非常自豪!第一次来巴基斯坦时,这边电力奇缺,每天停电10次以上是家常便饭。现在当地百姓很少遇到停电了。”于睿说。
在巴基斯坦西北部开伯尔-普什图省,700多名中国建设者和2700多名巴基斯坦工人正奋战在中巴经济走廊优先实施重点项目苏吉吉纳里水电站的工地上。为了和疫情“抢进度”,项目成立青年突击队,在做好防疫的前提下,加强现场施工组织,合理配置资源,尽可能减少疫情对工程进展的影响。
靠着一股子拼劲儿,项目上的重要节点被一一抢了出来。4月15日,苏吉吉纳里水电站项目成功启动压力竖井群反井钻机钻孔施工,标志着世界最深压力竖井群正式进入施工阶段。
项目总经理邓思文告诉记者,疫情虽然给项目带来许多困难,但大家没有退缩,仍坚守岗位,保证项目顺利推进。
“附企工区的桂卫华在宜昌的妻子和父母不幸感染新冠肺炎,由于没有航班回国,他只能叮嘱妻子好好配合治疗,自己坚守在项目上,带领中巴员工奋战在施工一线。商务法律部周钊的妻子是在湖北一线抗疫的护士,原计划3月回国给儿子过一岁生日的周钊没有一丝抱怨,仍坚守岗位……”邓思文一一介绍着项目复工复产中涌现的感人故事。
去年11月,喀喇昆仑公路二期工程赫韦利扬至曼塞赫拉高速公路段正式通车,这条象征着中巴友谊的公路再次焕发勃勃生机。目前,二期工程已整体完工,具备了通车条件。中国路桥驻巴基斯坦办事处总经理李植淮说:“当地人以前穿过阿伯塔巴德市要两个小时,现在只要半小时,极大节省了出行时间,提高了出行舒适度。公路经过的吉尔吉特地区,宾馆和商铺变多了,中巴贸易往来更频繁了,当地旅游业也带动起来了。”
李植淮说,喀喇昆仑公路是20世纪60年代中巴两国筑路工人流血流汗修筑而成。在中巴经济走廊项目带动下,新一代筑路人继承和发扬老一辈光荣传统,沿着前人的足迹,将中巴友谊公路向南延伸,并入巴基斯坦南北交通大动脉,让中巴友谊在新时代绽放出夺目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