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体免疫在欧洲行不通,"年富力强"的印度却指日可待?

日期:04-22
疫情新冠肺炎

原标题:群体免疫在欧洲行不通,“年富力强”的印度却指日可待?

群体免疫在欧洲行不通,

记者|田思奇

英国政府首席科学顾问帕特里克·瓦伦斯3月中旬有关“群体免疫”的言论,令其成为新冠疫情期间最知名的公共卫生概念之一。但从世卫组织到各国专家,外界大都认为主动实现群体免疫并非抗击疫情的良方。英国也辟谣称这并非政府政策,而是疫情持续发展下最终会出现的结果。

这种做法的主要问题在于,研究尚未证实免疫效果和持久程度,未考虑病毒变异性,以及各国难以应对病亡患者过多的压力。但也有观点认为,对于印度这样年轻人口比例大、同时封锁导致经济负担过重的国家,更适合另辟蹊径寻求群体免疫。

推行这样的理念可以理解为,在把老年人和基础病患者等面对新冠的高危人群隔离保护起来后,让整个国家的“年富力强者”主动或被动遭遇病毒后出现抗体,形成全社会的“群体免疫”,使得高危个体周围最终都是对这种疾病有抵抗力的人。

随着印度全国封锁措施延长至5月3日,印度流行病学家穆利伊尔(Jayaprakash Muliyil)对ThePrint等多家媒体表示,生产能力强的年轻人应该出去工作,老年人继续留在室内隔离。

“即使有50%的人被感染,他们(产生抗体的感染者)也会成为病毒的屏障,为另外50%没有免疫力的人提供保护,”穆利伊尔说,“这在疫苗开发之前特别有用。”

按照穆利伊尔给出的数据,印度55岁以上和60岁以上的人口分别只占12.5%和8.5%,保护好这些人就可以实现群体免疫。

世界银行2018年度的统计数据显示,印度65岁以上人口比例仅为6%。相对来说,中国为11%、英国18%、意大利23%、日本28%。

不过穆利伊尔认为,印度应该更谨慎地检测感染率,并继续禁止大型集会。电影院、剧院、商场、健身房和餐馆等场所必须关闭。

到目前为止,莫迪政府尚没有提及群体免疫的相关策略。当被问及莫迪政府是否不应该把封锁措施延长至5月时,穆利伊尔称这只是“更容易的选择”。

如果长期推行严格的封锁与隔离,穆利伊尔认为,一旦完全开放,病毒就会卷土重来。因此更谨慎的做法是在接下来半年里有序开放,保护老年人,但让年轻人走在前列。这样印度经济不会停滞不前,医院也有所准备。

印度一度成为全球主要国家经济增速的领头羊,但增速正持续放缓。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的《世界经济展望报告》预计,今年印度经济增速仅为1.9%。印度经济监测中心数据显示,印度失业率已从3月的8.7%升至4月的23.4%。

印度公共卫生基金会教授雷迪(K Srinath Reddy)也对CNBCTV18表示,认可阶段性的解除封锁:“我们需要减少的其实是重症病例数量,而不是病毒携带者数量。在可控的情况下(开放),我们可以在冬天或者明年获得群体免疫。如果现在直接开放,我们会见证感染数量激增,使医疗系统不堪重负。”

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研究团队和设在新德里与华盛顿的公卫宣传团体“疾病动态、经济和政策中心”(CDDEP)也提出类似的策略。研究称印度较大比例的年轻口面临的住院和死亡风险较低。如果病毒在未来7个月内可控地持续传播,该国60%人口将在11月前获得免疫力。

截至4月22日,印度累计确诊病例突破2万例,死亡645例。

但即便是在印度这样年轻化的国家,任由大量人群感染势必会给医院带来压力。另一方面,彭博新闻社分析称,印度严重的空气污染和高血压与糖尿病的高发率已经损害大量年轻人的健康,感染新冠病毒的死亡率可能高于预期。

此外,在这个拥有13亿人口的南亚大国,大量城市和农村生活条件拥挤,保持社交距离是个难题,寻求群体免疫的过程中如何继续保护高危群体也绝非易事。

瑞典首席流行病学家安德斯·泰格内尔则发表争议性言论称,瑞典疫情中心,首都斯德哥尔摩最早在下个月就实现群体免疫。这个人口刚过1000万的北欧国家一直被视为欧洲的“异类”,没有采取和其他国家类似严格的封锁措施,目前总确诊数接近16000例。

世卫组织本周一(4月20日)再次强调,全球人口中只有极少数人——约2%或3%的人口——血液中存在抗体,意味着可能对新冠病毒免疫。这表明通过实现群体免疫来接触封锁的作法并不现实。

美国斯坦福大学在加州圣克拉拉县进行的抗体监测显示,新冠病毒感染者可能高达官方数字的50至85倍,即4.8万至8.1万人已经感染,但这也仅相当于3%的全县人口。德国北威州重灾区冈格尔特市已有500人接收测试,其中14%测出抗体。但这均和群体免疫所要求的60%人口感染相去甚远。

迪拜因疫情宵禁 泰前总理英拉他信兄妹约在超市相会 印度感染新冠警察视频求助 收治医院内部画面曝光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