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解局]世卫组织定性疫情“大流行”,这究竟意味着什么
1347年10月,一艘热那亚军舰在意大利西西里岛的墨西拿港停靠,几十只携带着鼠疫病菌的老鼠,将后来被称作“黑死病”病毒的瘟疫带到了欧洲。
短短三个月内,佛罗伦萨半数人口染病死亡。
应急之策随后敲定,佛罗伦萨牵头组织防疫委员会:颁发健康证,建立隔离区,记录死亡人数,组织丧葬事宜,安排城市治安,密切监视边境上的外邦人,杜绝更多感染群体进入城内。
如今来看这一幕,令人感慨。
一
北京时间3月12日凌晨,世界卫生组织(WHO)正式将这场肺炎疫情定性为全球“大流行”(Pandemic)。当世卫组织发布这一消息的时候,全球已有110多个国家和地区出现,确诊病例11.8万人,逾4000人丧生。
世卫组织发布前述消息的推文
此前,世卫组织曾将疫情风险等级确定为“高”,随后上升至“非常高”。那么,此番将疫情定性为全球“大流行”,又意味着什么?
其实,“大流行”原本是世卫组织对流感的定级之一。WHO将流感分为6级,“大流行”是最高级别。
从概念上讲,全球“大流行”的最初涵义,指的是流行病进入全球蔓延阶段,传播规模扩大,但不意味着疫情致死率上升。
当将某一传染病定性为“大流行”时,世卫组织是非常审慎的。
举例来说,2003年的SARS疫情,尽管影响了26个国家,但传播得到了较快控制,因此没有被确定为“大流行”;2009年H1N1流感爆发时曾被定性为“大流行”,随即大量资源快速涌入疫苗研发领域,然而,该疾病致死率较低,对人类生命安全的影响有限,批评声音由此而起。
2010年,世卫组织修改了定义,称“大流行”为一种“人们没有免疫力的新疾病在世界范围内超出预期地传播”。
要怎么界定“大流行”?目前暂时没有明确的标准。不过学界普遍认为,“人传人、致死率高、世界范围内流行”,是定义“大流行”的必要条件。
二
全世界该如何应对这场陡然升级的疫情?国际社会呈现出不同的态度。
部分欧洲国家陷入了一定恐慌——比如,德国宣布禁止医用口罩、手套和隔离衣等医疗防护用品出口;德国海关两次扣留瑞士所购口罩等医疗物资;奥地利禁止意大利旅客入境。
而在大洋彼岸,美国总统今日发布全国电视讲话称,从3月13日起,将对所有欧洲国家(英国除外)实行为期30天的旅行禁令。
疫情重灾区意大利则高呼合作。该国驻欧盟大使马萨里称,“疫情不是某个国家的事,现在是欧盟采取紧急行动,比如根据疫情严重程度,重新分配医疗物资供应的时候了”。
在今天的广东疫情防控发布会上,钟南山则表示,国外疫情很像武汉早期情况,互相交流很重要。世卫组织访华专家组组长布鲁斯·艾尔沃德也表示,“中国所采取的疫情防控措施为世界树立了标准,有中国的经验,其他国家不必‘从零开始’”。
中国的经验是什么呢?果断采取行动——隔离、医学观察、减少接触、自身防护,“有什么办法就用什么办法,根据需要去调整,去适应,去拯救生命”。
1月24日,中南医院重症隔离病房的医护人员在对病人进行治疗。(图源:新华网)
三
在新冠肺炎成为全球“大流行”的当下,提高警备意识、积极防控,刻不容缓。
2月23日,韩国将疫情危机预警级别上调至最高,后又将疫情最严重的大邱和庆北两地划为特别管控区,并开始街道消毒作业,关闭确诊病例和疑似病例的到访场所;
2月26日,伊朗宣布对礼拜地采取限流措施,前往礼拜的人员,必须佩戴口罩,自带洗手液,并出示健康信息。伊朗卫生部长纳马基强调,前去礼拜的人员不能聚集,“礼拜完了就得走”;
3月9日,意大利“封城”举措升级,规定从3月10日起,如非工作或健康需要,禁止人员跨区域流动;
美国,已有24州和华盛顿特区宣布进入紧急状态。
在疫情全球蔓延的当下,精诚合作日益成为全球共识。如谭德塞所言,让希望成为战胜恐惧的法宝;团结一致而不是互相指责;面对共同威胁,我们应守望相助,共克时艰。
疫情爆发以来,中国得到了世界各国的支持,比如巴基斯坦派专机支援中国30万只医用口罩、800套防护服、6800副手套;俄罗斯出动伊尔76巨型运输机,支援中国36.2吨医疗物资;韩国、日本、泰国、马来西亚、德国、英国、法国、意大利、土耳其、新西兰等,都向中国捐助疫情防控物资。
中国亦积累了防控疫情的经验。目前,应意大利红十字会紧急请求,中国红十字会总会7人抗疫专家组于3月11日赴意大利协助开展疫情防控。由国家卫健委和中国红十字会总会共同组建的赴意抗疫医疗专家组,已于3月12日启程。
此前,部分中方援助的医疗物资已随中国红十字会志愿专家团队抵达德黑兰,为伊朗提供必要帮助。
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蔓延,意大利宣布实施全境封锁措施。(图源:路透社)
四
病毒的出现远远早于人类。早在距今约4000-5000年的古埃及时代,致命的流行性传染病便爆发过。
如今,医疗技术已经获得极大提升,但传染病的出现似乎依旧频密。近一百年来,致死率50%-90%的埃博拉、席卷26国的SARS、甲型H1N1、可通过血液传播的艾滋病、病毒终极来源不明的马尔堡病毒纷纷登场。
前述病毒的传播,多与野生动物相关。病毒以野生动物为宿主并不一定致病致死,但人类食用野生动物或侵害野生动物栖息地之后,病毒传播的机会随之扩大,给疫情爆发做好了“铺垫”。
历史给人许多警示。其中最要紧的一条就是,面对疫情,人类除了精诚合作,并无他法。
油画《死亡的胜利》,描绘“黑死病”肆虐下的欧洲
文/云中歌、宇文雷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