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死亡率全球最高!意大利“至暗时刻”来临,然而……
作者:李晓喻
意大利正面临至暗时刻。
据最新数据,意大利新冠肺炎疫情确诊病例已达7424例,超过韩国成为除中国以外全球确诊病例最多的国家。
7000多例,意味着什么?
在中国,除湖北以外,病例最多的是广东与河南。广东人口1.1亿,累计确诊1352例;河南人口1亿,累计确诊1272例。
意大利人口只有6000多万,确诊数却有7000多例。从发病比例看,意大利已经全面超过广东、河南,仅次于湖北。
更严重的是,仅3月8日一天,意大利新增死亡病例就多达133例,累计死亡病例达366例。意大利新冠肺炎致死率已突破4.96%,为全球最高。
此外,意大利还在继续向其他国家输出病例。3月7日北京新增的2例确诊病例中,就有一个来自意大利。
确诊病例多、死亡率高、输出病例多,意大利实在太让人担心了。
怎么办?
3月8日凌晨,意大利政府宣布:封城!
根据意大利总理孔特签署的政令,封城从即日起到4月3日时止,涉及北部大部分地区,包括金融中心米兰及旅游胜地威尼斯等地。
这些地方民众原则上不能进出,只有在经过验证后,确认在与工作相关、紧急情况或健康原因才允许出入。域内所有文化中心、健身房、滑雪场等公共场所统统都要关闭,体育赛事等活动暂停。
此外,意大利还宣布全国范围内所有会议和表演活动暂停,酒吧和餐厅除非能保证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不少于1米,否则不准营业。
这些措施很有必要,但效果怎么保证是个难题。
一般来说,政令要想落实到位,除了靠强制手段,更重要的是民众要理解、支持和配合。现在看来,尽管意大利政府和专家多次呼吁民众要有“负责任的公民意识”,但民众似乎还没做好准备。
据媒体报道,意大利政府拟“封城”消息一出,大批提着行李箱的民众7日深夜就涌入了米兰火车站,出城道路也挤满车辆。这么一来,又不知道会有多少病毒随人流扩散。
此前,意大利已根据疫情形势将国家划分为三个区域,实行分区分级管控。在疫情最早暴发、最先被封城的11个市镇,也就是“红区”,试图逃跑的人几乎每天都有,甚至还有人公开集会抗议政府的管控措施。而且,一些抗议者还不戴口罩。
图片来源于央视网微博截图
根据中国的经验,即使是采取了强有力的防控措施,并且100%落实到位,也不是马上就能遏制疫情扩散态势。在此情况下,预计意大利确诊病例今后还将大幅增长一段时间。
不过好消息是,意大利医生已经开始向武汉同行取经,这也许能帮他们在诊疗过程中少走弯路。
Niguarda医院是米兰最大的综合性公立医院,目前该院已经腾出一栋楼收治了200多个新冠病人。上周,这家医院的医生向武汉同济医院大夫视频求助,问了一连串问题:
“专门针对传染病的负压病房不够怎么办?”
“如何处理炎症风暴?”
“如何控制好传染源?”
“医护人员如何避免感染?”
“防疫的重点到底在哪里?”
……
图片来源于央视截图
对这些问题,武汉同济医院心内科主任汪道文都给出了详细解释。心内科副教授周宁还特意向意大利医生展示了同济医护人员三级防护的图片,分享了口罩、防护服、防护面罩的型号与使用情况。
意大利麻醉与重症医学科专家恩里克·阿米拉蒂说,武汉医生的经验“很有用”。这次交流结束后,医生们决定安排更多的电话会议。
欧洲经济面临衰退风险?
欧洲的麻烦绝不仅仅是意大利而已。
在法国,新冠肺炎确诊病例一周内从100跃升到上千,最近几天蹿升速度更是惊人:3月5日,新增138例;6日,190例;7日,336例。
一周前,确诊病例还只是集中在法国东部几个大区,但现在不仅本土13个大区全部“沦陷”,连位于南美的法属圭亚那、加勒比海中的法属岛屿瓜德罗普也没能幸免。
疫情之下,虽然巴黎马拉松比赛、巴黎书展等一批大型活动已被推迟或取消,但多项活动大体还在按计划进行,包括2020年法国国际农业博览会(农展会)、法国国民议会(议会下院)会议活动、全法大规模抗议游行等。其中,农展会吸引了数十万观众,但极少有人戴口罩。
3月3日巴黎的抗议游行活动现场,人群密集,几乎无人采取防护措施。中新社记者李洋摄
在德国,确诊病例已突破900,且首次出现死亡病例。柏林夏利特医院首席病毒学家Christian Drosten接受德媒采访时分析称,按目前形势判断,德国“至少三分之二人口”将逐步感染新冠病毒,
作为欧洲举足轻重的国家,德、法、意如果疫情进一步扩散,欧洲经济恐怕要有大麻烦了。
经合组织(OECD)最近预计,考虑到病例数量正迅速增加,欧元区今年经济增速可能仅为0.8%,低于去年11月估计的1.1%。
欧洲是世界重要的经济、政治和金融中心。欧洲经济局势恶化将进一步传导至其他国家,给全球经济带来更多不确定性。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总裁克里斯塔利娜·格奥尔基耶娃近日表示,新冠病毒加速扩散对全球经济构成了“严重威胁”,2020年全球经济增速预计将低于去年2.9%的水平,降到自金融危机以来的最低点。
来源:国是直通车(Wednesday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