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新冠病毒突变位点已增至149个,专家称近期变异不大
世卫组织总干事说,新冠肺炎的传播效率低于流感,传播似乎并非由未患病的人所驱动。这意味着,其所引发的疫情是可以被遏制的。但近期疫情在全球蔓延,仍令各界人士深表担忧。
当新冠病毒开始在全球超过40个国家或地区出现,人们越来越多地将它与另一种呼吸道传染病——流感,相提并论。
“新冠肺炎的传播效率低于流感,传播似乎并非由未患病的人所驱动”。2020年3月3日,世界卫生组织(WHO)总干事谭德塞在新冠肺炎疫情媒体通报会上说。
虽然从病毒传播力来看,新冠病毒高于流感,但WHO认为,后者的传播效率更高。谭德塞称,区别在于,两者的主要传播驱动因素不同。流感中,被感染但尚未患病的人是主要传染者,但新冠肺炎的传播并非如此。
来自中国的证据表明,只有1%的报告病例没有症状,大多数病例在2天内出现症状。一位流行病专家对《财经》记者分析,“我们可以在第一点上快速地识别并遏制新冠肺炎传播,并不会像流感传播得那么快速”。
据WHO报告,截至欧洲中部时间3月3日上午10时,中国境外共有72个国家确诊新冠肺炎10566例,死亡共计166例。其中,80%的病例来自韩国、伊朗和意大利。
WHO已将新冠肺炎疫情级别由此前的“高”,上调至“非常高”的水平。这是WHO风险评估的最高级。
“新冠病毒引发的疾病比流感严重。我们有针对季节性流感的疫苗和治疗方法,但目前尚无针对COVID-19(新冠肺炎)的疫苗和特殊治疗方法。”谭德塞说。
世卫组织:新冠病毒传播效率低于流感
“新冠肺炎的传播效率低于流感”,这是WHO分析现有数据后的结论。
两者同为呼吸道疾病,主要传播方式相同,均为飞沫传播,这些飞沫可能来自患者的鼻腔或口腔。
谭德塞这样解释两者的差别,就流感而言,被感染但尚未患病的人是主要的传播驱动因素,而新冠病毒似乎并非如此,它的传播目前看并非由未患病的人所驱动,来自中国的证据表明,只有1%的报告病例没有症状,大多数病例在2天内出现症状。
这也是为何至今医学界没有谈论过季节性流感的控制措施,因为针对季节性流感进行接触者追踪是不可能的。但遏制新冠肺炎是可能的,可针对新冠病毒进行接触者追踪,来预防感染,因而遏制新冠病毒的人间传播是可以实现的。
一位流行病学专家对《财经》记者分析,无症状或初发新冠肺炎病人的疾病传播力并不强,虽然存在无症状传播者等情况,但大多数传播行为发生在有症状的患者身上。“我们可以在第一点上快速地识别并遏制病毒传播,使其不会像流感传播得那么快速”。
2月29日,国家卫健委官网发布的《中国-世界卫生组织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联合考察报告》中也提到,真正的无症状感染者的比例尚不明确,但相对较罕见,也不是传播的主要驱动因素。
虽然传播效率不高,但基于现有研究,新冠肺炎的传播力显著高于流感。
1月29日,一篇发表在《新英格兰医学杂志》的论文揭示了新冠病毒的早期传播能力。研究者在分析了武汉市前425例确诊病例后,得出结论,平均每个新冠患者会传染给2.2个未患病的人。
目前,病毒传播力的大小一般用“基本再生数”(basic reproductive number,R0)来标识,是指一个病例在传染期内,平均会传染的新病例的预期数量。通常,只要该数值大于1,流行病就会增加,而控制措施的目的就在于将该数值降低到1以下。
不过上述论文的研究者称,其对新冠肺炎的“基本再生数”的估计,仅限于1月4日以前。
欧洲疾病预防控制中心(ECDC)给出的数据是,新冠病毒的R0值约为2.2。这一数值与SARS病毒的传播力相当,后者R0在2到3之间。ECDC发布的2009年流感的数据是:R0在1.1与1.4之间。
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兰娟等研究者在infectious Microbes& Diseases(简称IMD)上发表的论文显示,2017年到2018年,中国发生的流感的R0是1.53。
尽管病毒基因组很快被破译,国内外多篇论文也揭示了基因组特征,但这些特征还难以解释新冠病毒的强传播力。
3月3日,中国科学院主办的《国家科学评论》发表题为《关于SARS-CoV-2的起源和持续进化》的论文,研究人员分析了103个新冠病毒基因组数据发现,一共存在149个突变位点,且多数突变在近期发生。
南方医科大学P3实验室副主任张宝对《财经》记者分析,100多个突变位点,说明病毒的变异并不大,病毒还算比较稳定。
此外,该研究人员分析的103个病毒株中,有101个属于两个亚型之一。具体而言,两个亚型的区别在于病毒RNA基因组的第28144位点,L型是T碱基(对应亮氨酸,Leu),S型是C碱基(对应丝氨酸,Ser)。
基因组数据表明L型占70%,S型占30%,且每个L型病毒株比S型携带了相对较多的新生突变。目前,还没有相关证据阐释两个亚型之间传播力的差异。
此前,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与德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Jason S.McLellan研究组进行合作,利用冷冻电镜技术分析发现,新冠病毒和SARS病毒的S蛋白具有相同的功能性宿主细胞ACE2,但前者的ACE2胞外域吸引力,比SARS病毒高出10—20倍。
张宝分析,病毒的传播能力和致死率,更多要从病毒本身的性质来找答案,包括病毒的入侵、脱壳、RNA转录合成、蛋白质翻译组装、病毒成熟、释放等多个方面。这方面研究还不多,不过,中国科研在这方面这些年进步非常大,未来几个月到半年内将会有成果出来。
新冠肺炎死亡率高于季节性流感
新冠肺炎与流感的区别,不止于此。“新冠肺炎比季节性流感更为严重。”谭德塞在上述通报会上提到了两者的第二个区别。
新冠肺炎引发结果更为严重的原因有两点,一是没有人对新冠病毒有免疫力,二是病死率。
谭德塞解释,尽管全球许多人已经具备对季节性流感毒株的免疫力,但新冠病毒(COVID-19)是一种新病毒,没有人对其具有免疫力。这意味着更多的人容易被感染,有些人会患上严重疾病。
谭德塞在发言中介绍了全球疫情的最新情况:在全球范围内,约有3.4%的新冠肺炎报告病例已经死亡。相比之下,季节性流感导致的感染者死亡病例远低于1%。
此前,上述“中国-世界卫生组织联合考察报告”中,在中国,疫情暴发早期的粗病死率较高,1月1日至10日间发病的病例,粗病死率为17.3%;随着时间推移,2月1日之后发病病例的粗病死率降至0.7%。联合考察组注意到,医疗服务水平在疫情进展过程中发生了变化。
大部分患者(77.8%)年龄在30至69岁之间,其中,重症和死亡高危人群为年龄60岁以上。后者临床表现为,呼吸困难或衰竭,血氧饱和度低等。病死率随年龄增长而增加,80岁以上者病死率最高,为21.9%。上述报告提到,有合并症的患者病死率显著增高,这其中,合并心血管疾病患者病死率为13.2%,其后依次为合并糖尿病、高血压、慢性呼吸道疾病及癌症患者。
从现有数据来看,新冠肺炎的病死率,低于同为冠状病毒家族成员的SARS及中东呼吸综合征(MERS)。根据WHO的报告,SARS的病死率(CFR)是15%,MERS的病死率是34.4%。
谭德塞认为,相比季节性流感,遏制新冠肺炎蔓延是可能的。“我们不会针对季节性流感进行接触者追踪,但各国应当针对COVID-19进行接触者追踪,因为这能预防感染和挽救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