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安倍经济学”迎“七年之痒”?
(财经天下)“安倍经济学”迎“七年之痒”?
中新社北京11月19日电(记者李晓喻)据日媒报道,截至11月19日日本首相安倍晋三自2012年12月重新上任以来已执政2886天,接近七年,成为该国累计在任时间最长的首相。
中国学者认为,以宽松货币政策、扩张性财政政策、经济增长战略等为主要内容的“安倍经济学”实施近七年来有得有失,最突出的成就之一或许在于对外经贸合作。
资料图:日本首相安倍晋三。
近年来,日本商谈大型自由贸易协定屡有斩获。先是在美国退出的情况下推动其余成员签署“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CPTPP),紧接着又与欧盟达成经济伙伴关系协定。今年11月,包括日本在内的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15个成员国已整体上结束谈判。
中国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研究员倪月菊称,日本贸易政策有两大基本目标,一是在多边贸易体制受到冲击情况下,利用双边或区域协议易于达成的特点,实现日本在自由贸易体系中利益最大化;二是意图通过主导自贸协定特别是巨型自贸协定,引领21世纪国际经贸规则重塑。目前看来,日本已在区域合作层面“占了一定先机”。
此外,日本与中国的经贸合作也在深化。日本对华投资保持增长,中日第三方市场合作正在稳步推进,涉及基础设施建设、物流、金融、能源等多个领域。在中国举办的国际进口博览会上,日本企业参展数量和参展面积连续两年位居前列。此外,安倍政府也相当重视加强与东盟、非洲、印度、俄罗斯等国家和地区之间的双边经贸关系。
不过,安倍推行的经济政策也带来不少隐忧,政府债务高企就是其中之一。
在少子老龄化加剧、社保费用膨胀、幼儿教育免费化、灾后重建等形势下,日本政府债务持续攀升。据官方统计,截至2018年底日本国债已超过1100万亿日元。值得注意的是,2016年以后日本国债持有结构逐渐发生变化,海外投资者持有的日本国债所占比重开始超过10%。“如果这种状况持续发展,日本债务风险会随之增大。”中国社科院日本研究所经济研究室主任徐梅说。
为增加财政收入,日本近年来开征了不少新税,如2018年10月开始增收香烟税,2019年1月征收“国际旅游观光税”,10月份提高消费税,还计划2024年开征“森林环境税”。但在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副研究员陈友骏看来,不断增税并不能完全根治日本财政弊病,可能还会打击民众消费意愿和企业投资规模。
在世界经济与贸易整体不景气背景下,“安倍经济学”今后或将面临更多严峻考验。
据日本官方数据,三季度日本GDP同比仅微增0.2%,增速与二季度1.8%的修正值相比大幅放缓。彭博经济学家预计,四季度日本经济将进一步回落,明年或将急剧放缓。
分析人士认为,受人口衰减等因素影响,日本国内需求走弱,消费动力不足,企业扩大生产的意愿进而也在减弱,经济增长缺乏必要的动能。如何多措并举,推动日本走出“低欲望社会”,为未来日本经济可持续发展创造必要条件,将是未来安倍面临的一大挑战。
财政方面,陈友骏认为,安倍的财政政策进一步增加了日本经济未来发展的不确定性,潜在的财政危机或许是安倍政府必须考虑、直面的现实问题之一。日本财政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如何“节流”,今后需要从根本上缩小政府财政的支出规模,尽早实现收支平衡。(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