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名科学家因“锂离子电池的研发”分享2019年诺贝尔化学奖

日期:10-09
诺贝尔化学奖

原标题:三名科学家因“锂离子电池的研发”分享2019年诺贝尔化学奖

中新社北京10月9日电斯德哥尔摩消息:瑞典皇家科学院当地时间9日傍晚宣布,将2019年诺贝化学奖颁给美国化学家斯坦利·惠廷厄姆(Stanley Whittingham)、约翰·古德伊纳夫(John Goodenough)以及日本化学家吉野彰(Akira Yoshino),以表彰他们在“锂离子电池”领域的突出贡献。

三名科学家因“锂离子电池的研发”分享2019年诺贝尔化学奖

当地时间10月9日中午,瑞典皇家科学院将2019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三名科学家,以表彰其在锂电池发展上所做的贡献。

“他们创造了一个可充电的世界。”诺奖委员会在颁奖词中写道,锂离子电池的研发基础是在20世纪70年代“石油危机”期间奠定的,自1991年进入市场以来,锂离子电池“已经彻底改变了我们的生活”,“为无线、无化石燃料的社会奠定了基础”,“为人类带来了最大效益”。

此次获奖的三位科学家是锂离子电池研发领域的开拓者,并至今工作在研发一线。

惠廷厄姆1941年出生于英国,在牛津大学获得博士学位后,前往美国斯坦福大学做博士后。在埃克森美孚研究与工程公司和斯伦贝谢公司工作16年后,他于1988年加入纽约州立大学宾汉姆顿校区担任化学教授。惠廷厄姆于20世纪70年代开始研究超导体,寻找“实现无化石燃料能源技术”的方法并发现“一种能量极其丰富的材料”,被誉为“锂电池之父”。

古德伊纳夫1922年出生于德国,他在美国芝加哥大学获得物理学博士学位,曾在马萨诸塞理工学院林肯实验室任职,后加入牛津大学,任无机化学实验室主任。在此期间,他于1980年证明,将钴酸锂用作电极,可显著提升锂电池的能量密度。这项重要突破为锂离子电池的工业化奠定了基础,现在,全世界的便携电子设备都采用这种电极。

1986年,古德伊纳夫加入得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从事教学与科研至今。95岁高龄时,他还带领团队研制出首个全固态电池。

吉野彰1948年出生于日本,他毕业于京都大学,随后进入旭化成公司,1981年开始锂离子电池的研发。在古德伊纳夫的研究基础上,吉野彰在1985年创造出首个商业上可行的锂离子电池。

诺奖委员会在颁奖词中指出,锂离子电池因其重量轻、可充电、功能强大,被广泛应用于手机、笔记本电脑、电动汽车等各领域。现在,全世界都在使用锂离子电池来为我们用于交流、工作、学习、休闲娱乐和获取知识的电子设备提供动力。不仅如此,锂离子电池还可储存大量来自太阳能和风能的能源,使一个“无化石燃料的社会”成为可能。(完)

德国哈雷市枪击事件致2人死 警方已拘留一名嫌犯 被特朗普“邀请”参选 希拉里:再较量定能打败他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