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前高官杀死44岁儿子,背后这一问题困扰日本社会
6月1日,一名日本政府前高官,在家中杀死了自己的亲生儿子。而在杀完人后,这名高官竟然声称,他是在“为民除害”。这起凶杀案,让“茧居族”这一日本社会的特殊群体再次进入公众视野。那么,什么是“茧居族”呢?
前高官杀子案震惊日本社会称儿子是“茧居族”
嫌疑人熊泽英昭现年76岁,曾出任日本农林水产省事务次官。1日,熊泽英昭给警方打电话自首说,他在家中杀死了自己44岁的儿子熊泽英一郎。警方在现场发现,英一郎的胸部、腹部等部位有十多处刀伤。
熊泽英昭告诉警方,之所以亲手杀自己的儿子,是因为案发前几个小时,家附近的小学开运动会,儿子抱怨太吵了,和他争执了起来。儿子激烈的言语和暴躁的举动让他担心,儿子会产生“无差别杀人”的念头,于是他拿起刀“为民除害”。
熊泽英昭说,44岁的熊泽英一郎是一个不折不扣的“茧居族”,过去10年一直在外独居,今年5月主动提出搬回家住。他不但没有工作,几乎“与世隔绝”,而且有暴力倾向。这让熊泽感到非常危险。
“茧居族”,是日本社会一个特殊的群体,是指那些与外界零交流的人,他们少则半年、多则几十年不出门,几乎与世隔绝。
目前,警方将这起事件定为谋杀案,正在进行调查。
“茧居族”自述:害怕这个世界
像笼中不能自由飞翔的鸟一样,“茧居族”的生活只限于自己的家中、房间里。
过去十多年,32岁的勇崎作为“茧居族”的一员,和母亲住在同一屋檐下。和很多“茧居族”一样,他的饮食起居全靠父母照顾,“茧居族”同时也是“啃老族”。勇崎从不出门、不与社会接触,陪伴他的只有一台电视和一屋子漫画书。
勇崎:我得听着电视的声音,要不然就不舒服,我经常一整天盯着天花板。
勇崎的童年和大多数人一样,但大学时期,他曾遭遇校园霸凌,这让他再也不愿与人、与社会接触,成了“茧居族”的一员。
勇崎:我好像忘记了所有的事情,只感觉身体很沉重,害怕这个世界,即使是一通电话、一封邮件,都让我压力很大。
勇崎的母亲说,儿子的行为让她非常焦虑。
勇崎的母亲:无数次,我站在他房间门口,求他出来走走。我不知道该怎么办了,他对什么都不感兴趣,根本就不想出门。
“茧居族”困扰日本社会 39岁以下者达54万
20世纪90年代,日本经济下行,就业、生活压力增大,很多年轻人一蹶不振,“茧居族”开始大量出现。这种现象一直持续至今,成为困扰日本社会的一个难题。
“茧居族”具有下面几个特征,且缺一不可:第一,24小时不出门,在网上购买生活用品,即使偶尔出门也是去最近的商店购买生活必需品;第二,与他人零交流。即使与家人联系,也是因为生存需要,比如要吃东西;第三,以上两点持续时间在半年以上。
根据今年3月日本内阁公布的调查数据:在日本,39岁以下的“茧居族”人数为54万左右,而40到64岁的人群中有高达61万人是“茧居族”。另外,“茧居族”中的男性居多,但是近年来,也有越来越多女性加入“茧居族”行列。
田中(女 27-28岁):我小时候就发现自己不愿与人接触,但是想办法去克服。我也试着去上大学、找工作、找男朋友,但是好像厌倦了生活,没有意愿去做任何事。
之后,田中辞掉工作,和男朋友分手,这让她感到从未有过的轻松。如今,田中的“族龄”已经达到了5年。
来自日本早稻田大学的专家认为,“茧居族”反映了日本社会的现状。
日本早稻田大学专家关水:日本人强调规则,个人的价值体现在遵守群体规则的能力上,“茧居族”是那些无法实现这样价值的人,他们会觉得自己毫无用处感到羞耻,无法融入这个社会,他们会感到自责。
除此以外,遭遇校园霸凌、找工作碰壁、无法适应职场等等,也是人们成为“茧居族”的原因。
让“茧居族”回归社会避免在孤独中走向偏激
在日本,有一些社会团体和组织把“茧居族”聚集在一起,给他们培训,让他们逐渐适应社会。
工作人员:最开始,我们叫他们一个月培训两次,只是为了让他们迈出家门。我们只能慢慢来,不能要求他们太多。
一些“茧居族”经过多年的培训,慢慢走出家门,融入社会,不再惧怕与人交流。
回到熊泽英昭杀子案,日本社会舆论普遍认为,日本政府和社会应更关注“茧居族”的心理状况,并采取更多措施帮助他们“回归社会”,不让他们在孤独中走向偏激。
责任编辑:柳龙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