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美伊博弈:商战、心战与热战
马晓霖(博联社总裁、北京外国语大学教授)
美国15日决定从伊拉克撤离部分外交人员以应对所谓伊朗构成的潜在威胁,加剧舆论对美伊卷入冲突的忧虑。尽管特朗普出面否认将对伊朗开战,伊朗也强调无意与美国打仗,但是,美伊博弈已明显由经贸制裁构成的商战向渲染战争方面升级,增加了双方通过热战摊牌的风险。
美国驻伊拉克大使馆15日宣布,国务院下令驻巴格达使馆和驻埃尔比勒领馆的美籍非紧急工作人员撤离。国务院匿名官员解释称,受伊朗伊斯兰革命卫队领导与控制的伊拉克武装人员正在威胁驻该国的美方人员,因此撤离部分人员是合理决定。作为配合措施,负责中东和非洲地区军事行动的美国中央司令部也表示,美军将提高在伊拉克和叙利亚的警戒级别。据悉,伊拉克战争结束后,除大使馆外,美国在该国还设有四个领事馆,高峰期驻有人员近一万。此外,美国在伊拉克和叙利亚还部署近万人的作战部队。
这是过去十多天内美国针对伊朗“威胁”采取的第三轮应对措施。本月6日,根据以色列提供的所谓伊朗海军正在波斯湾水域转运短程导弹情报,美国将“林肯号”战斗航母舰队调往波斯湾水域,并从本土派出B-52战略轰炸集群,随后又增派了辅助舰只。13日,《纽约时报》披露,五角大楼向白宫提交了更新后的军事计划,一旦伊朗攻击在中东的美军或加速研发核武器,美国将调遣兵力前往中东。
14日,特朗普亲自出面澄清所谓派兵计划并称其为“假新闻”,强调美国无意与伊朗开战,但他又表示,如果出现上述情况,“我们将派遣比这多得多的军队”。特朗普同时重申与伊朗进行谈判的意愿。伊朗最高领导人哈梅内伊当天表示,伊美对抗不包括“军事选项”,双方是一场“意志较量”。此前,针对美国增派海空力量前往波斯湾,哈梅内伊就指责美国实施心理战企图迫使伊朗屈服。
15日,伊朗驻联合国大使拉万齐就美国撤离部分外交人员指出,这是美国捏造情报对伊朗实施心理战,称伊朗无意对伊拉克或其他任何国家和方面构成威胁,历史经验也表明伊朗从来只是进行自卫。14日,针对两艘沙特油轮在阿联酋水域遭遇“人为破坏”而发酵的伊朗“幕后黑手”之说,拉万齐曾描述其为离间伊朗与邻国关系、制造紧张气氛的心理战。
美国在波斯湾地区持续制造紧张气氛引发盟友的不安与焦虑。科威特议长马尔祖克16日称,地区形势“敏感、脆弱和令人不安”,政府已准备应对可能爆发的战争。欧盟领导人本周也对临时来访的美国国务卿蓬佩奥强调,应该避免与伊朗发生军事冲突。
在中东执行反恐任务的多国联军副司令、英国将领克里斯·吉尔14日驳斥美国的伊朗威胁论,称未发现“受伊朗支持的民兵武装”在伊拉克和叙利亚的威胁有任何增加。次日,美国中央司令部回怼吉卡的“消毒”言论,称其上述说法与美国掌握的可靠情报完全相反,驻伊拉克美军的确面临着“可信而可能迫在眉睫的威胁”。
5月8日,也即美国退出伊核协议一周年之际,特朗普宣布对伊朗的钢铁和有色金属行业实施制裁,以切断伊朗石油出口之外的第二大外汇来源。此前一周,美国决定不再对八个伊朗石油进口经济体进行豁免。上述措施表明,美国正在强化极限施压,试图全面断绝伊朗的财政收入,通过瘫痪经济迫使其放弃核武和弹道导弹,停止威胁以色列和沙特等地区盟友,不再追求地区超级大国的目标。
除强化经济、贸易、金融制裁与封锁的商战外,美国还宣布伊朗伊斯兰革命卫队为恐怖组织,并引发伊朗反制。伊朗不仅将美国定为支持恐怖主义国家,将美国中央司令部所属部队列视为“恐怖组织”,还多次威胁一旦美国制裁导致伊朗石油完全中断,伊朗将封锁霍尔木兹海峡,切断世界市场20%的石油供应的咽喉。
由于伊朗的政治和军事影响力已遍及从波斯湾到地中海的广泛区域,并假手也门胡塞武装达及红海和非洲之角一带,因此,观察家普遍担心美伊双方的代理人战争乃至直接军事冲突风险进一步增加。而美国本月来的一系列应急行动,从某种角度也反映了这种心理预设。
美伊博弈螺旋上升,以总统国际安全事务助理博尔顿为代表的鹰派不断推波助澜,但是,目前美国的主流声音反对与伊朗卷入战争。而伊朗也无意马上退出伊核协议并避免过度刺激美国,相反,试图通过其他伊核协议签约方制衡美国,并借助俄罗斯、伊拉克和土耳其等盟友打破或缓解美国封锁。
从近期态势发展看,美伊双方的博弈还是以商战和心战为主,爆发热战特别是大规模战争的几率较小。特别是美国两党都在准备2020年的白宫争夺战并聚焦与中俄等大国的复杂关系。然而,美伊持续博弈和战略对峙势必长期加剧中东地区的动荡与不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