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民心愈近 友谊愈深 中意民众友好交往硕果累累
国之交在于民相亲,民相亲在于心相通。中国和意大利的友好交往,可以追溯到两千多年前,古丝绸之路让远隔万里的中国和古罗马联系在一起。中意两国1970年建交以来,牢固的传统友谊历久弥新。为此,本报记者近日专程走访了罗马当地的学校和华侨华人。
“学习中文让我的眼界更开阔了”
“北京欢迎你”主题照片墙上,写着“我们爱汉语老师”;手工制作五星红旗;画着世界地图的纸上写着马可·波罗、利玛窦、丝绸之路的介绍;修饰精美的武术、太极图案……这些充满浓郁中国文化元素的板报,是意大利罗马国立住读学校4层走廊里的一处亮丽风景。课间休息时,学生们纷纷驻足观看。
在这所学校里,大多数高中生对中国文化十分熟悉,因为中文是他们高中5年的必修课程之一,这些板报大多是学生们在老师指导下制作完成的。
高中五年级男生乔瓦尼已经能够用中文写诗了。板报墙另一侧的中文图书馆是他常去的地方,面积虽不很大,但里面整齐地摆放着各种中文图书。乔瓦尼说:“学习中文让我的眼界更开阔了。”
从2009年开始,结合隶属于罗马大学孔子学院的孔子课堂项目,这所学校开设五年制中文国际理科高中。中文、中国文化、中文历史与中文地理课是高中的核心课程。如今,越来越多的学生在高中四年级时会选择去中国进行为期半年或一年的留学。
罗马大学孔子学院中方院长张红说,能在一所理科学校开设中文课程,主要是基于意大利对中国悠久传统文化发自心底的认同。“一位意大利的本土老师告诉我,她用意大利语教孩子们读《三字经》《诗经》,就是因为内心喜欢中国传统文化。”
“保安队得到当地居民和侨胞称赞”
看着华人商店门口不时走过身着统一制服的保安队员,罗马华助中心主任陈正溪十分欣慰。
这支保安队一共8人,由意大利人和华侨华人身份的实习警员、退休人员组成,分4组,每天上班时间在华人商业区巡逻。“可别小看这支保安队,他们对小偷、抢劫有很大震慑作用。”陈正溪说,去年,罗马华助中心和当地警局协调,成立了这支队伍,使当地治安状况大为好转。意大利当地居民、侨胞都对华助中心和警局此次联手合作大加称赞。
罗马华助中心成立于3年前,如今核心成员已达10余人。当华侨华人遇到法律纠纷案件时,华助中心会帮助介绍相应律师;当中国学生到意大利留学,华助中心会积极联系,让他们在异国他乡感受到家的温暖;当侨胞遇到生活困难,华助中心会加大慰问、帮扶力度。同时,中心还利用各种平台,长期支持中文教育事业、支持成人教育等。
去年6月,罗马华助中心向当地一家慈善机构捐赠了44箱共2万多件物资,包括帽子、袜子等。陈正溪说,中华民族历来就有扶危济困、乐善好施的优良传统,捐赠这些物品,既力所能及地帮助更多有困难的人,又有助于在当地提升华人良好形象。
“中国文化艺术历史悠久让人惊叹”
这些天,在罗马国立当代艺术博物馆举行的“设计中国”展览上,每当观众对一件带有中国苗族元素的服装感兴趣时,来自意大利的龙基女士都会走过来,耐心解释这件服装的创作灵感。
这件咖啡色衣服,由龙基和一家中国设计公司合作完成。衣服上镶嵌着中国苗族的老绣品,她最喜欢。尤基说:“中国文化艺术历史悠久,让人惊叹。中国设计师非常友好,我们建立了深厚友谊。”
作为两个拥有最多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地的国家,中意的文化资源都很丰富。龙基说,她正和中国设计师一起努力,设计出更多交融中意文化的作品。她相信随着时间流逝,中意消费者会越来越喜欢这些作品。
“中国很多文化元素已经融入意大利人的生活中。”展览协办方海尧控股相关负责人表示。
(本报罗马3月23日电 本报记者 彭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