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社交平台,“把关人”不能缺位(环球走笔)
“数字匪徒。”不久前,英国议会数字化、文化、媒体与体育委员会在一份报告中这样形容脸书公司。这份历经18个月调查、长达108页的报告认为脸书公司传播假新闻,以平台自居而推卸内容监管责任,并呼吁通过立法对其进行严格监管。
在有关假新闻的讨论中,脸书、谷歌、推特等社交平台总是备受关注。英国路透社新闻研究所观察到这样一个趋势:“社交平台不再以中立的形象出现,接踵而至的假新闻等问题对于平台来说,就像‘打地鼠’的游戏。假新闻正转向更加封闭的平台,这增加了管理和追踪的难度。”
依托开放共享的技术架构,社交平台不仅汇聚了互联网上的信息,也为信息的供给方和需求者搭建了连接渠道。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新闻学院的报告显示,全球有40多个社交平台和即时通信应用程序为新闻出版商连接受众细分市场。该机构对14家新闻机构的调查显示,平均每家通过21个不同的平台分发内容。显然,无论社交平台如何自我定位,其对信息传播乃至新闻业的发展都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正如《环球科学》杂志文章所言:“由于社交媒体的巨大规模,我们已经很难忽略它们对当今社会和公众舆论的影响。”
在社交平台上,去中心化的传播机制让公众表达权得到扩大的同时,也滋生了不实信息和假新闻。有国外研究人员通过网站流量统计发现,社交平台为传统主流新闻网站引入10.1%的流量,却为假新闻网站引入41.8%的流量。另一项研究显示,打开脸书网页的前3秒内,22.1%的文章是假新闻。社交平台用户人人都能发声,假新闻的潜在源头多;社交平台的社会化和算法化传播机制,使假新闻传播快而广;别有用心的假新闻背后,是利益关联者在推动。这些导致社交平台上的假新闻泛滥。
作为信息的“蓄水池”和“输水管”,社交平台在打击假新闻方面责无旁贷。“如今,社交媒体享受着媒体行业的主导地位,但又不希望受到监管,也不希望承担传统媒体几十年来所承载的调查真相的责任。最重要的是,他们希望用户持续增加,这样才能保证企业利润增长。”美国沃顿商学院的报告促人深思。
“在信息流动中,存在着一些把关人,只有符合群体规范或把关人价值标准的信息才能进入传播渠道。”美国社会心理学家卢因的观点,对于应对社交平台上的假新闻具有启发性。社交平台假新闻层出不穷,说明其“把关人”并没有充分发挥作用,存在弱化风险。技术的发展无远弗届,媒体的嬗变风生水起,但千变万化之中,真实的核心要素和社会价值的内核不可缺失。应对假新闻,社交媒体需要全面充分发挥“把关人”的作用。
“世界被装进口袋里了。”有人这样形容新媒体给人们生活带来的便捷。世界在变“小”,社交平台的责任却越来越大。为公众提供真实的信息,维持平台的秩序和理性,推动人们智识跃升,社交平台应该有这样的担当和作为。
《 人民日报 》( 2019年03月21日 17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