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名「Goniurosaurus kwangsiensis」的广西睑虎(睑虎是壁虎科的一种),是在中国华南发现的新物种。
(十分头条新闻 shi-fen.com)据ETtoday:有歹念的人,可以让好事变坏!科学论文、期刊有如《死亡笔记本》,列名在上的新物种要遭殃,一些新物种如蜥蜴、蛇和蛙等,本来可以低调地活着,却在被人类发现、刊登在论文、期刊后,遭盗猎、走私者逼到「近乎灭绝」。
现在,学术界已开始隐瞒新发现物种的地理位置,不让盗猎者「按文索骥」。英国《卫报》报导,像去年国际期刊《动物分类群》(Zootaxa)刊出华南发现的2种大壁虎,就出现奇怪的遗漏:物种的下落。论文特别指出,因为忧心它们会变成「新奇宠物」,透露该物种的地理位置会让它们濒临灭绝,所以决定不再揭露,但相关的资讯会提供给政府机构,若研究人员有明确的研究需求,也可提出查询申请。
向来,「国际动物命名法委员会」(The International Commission on Zoological Nomenclature,ICZN)没有强迫规定科研人员依据全球定位系统(GPS)为新物种提供座标,但很多研究人员都这么做。但即使提供的位置不甚精确,黑市商人仍能追踪,他们以大把的现金利诱贫困的农民,帮忙找到稀有的动物。
举例来说,《动物分类群》才发表了马达加斯加新物种叶尾壁虎(new leaf-tailed gecko)的讯息,4个月后,它就出现在欧洲;1994年在印尼被发现的麦氏长颈龟(Roti Island snake-necked turtle),如今被走私贩卖到「极危」。
「国际自然保护联盟」(IUCN)早就禁止公布具高经济价值的濒危物种的地理位置资讯,但许多期刊仍没有这么做。野生动物走私的问题影响了蛇类、软体动物、蝴蝶和鸟类,而受害最深的就是两栖类和爬虫类。《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CITES,简称华盛顿公约)也只对全球1万200种爬虫类的8%的买卖做规范,其他的命运则交给市场。
「国际自然保护联盟」针对全球不到半数的爬虫动物作评估,至少有1390种受到生存威胁,其中350种被国际收藏家视为囊中物,这些大多不在CITES的限制名单。根据欧盟统计局的数据,过去10年来,超过2000万只爬虫类进口到欧盟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