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指出,出口成粗未必一定无文化。
研究由心理学家克里斯廷(左图)及杰伊(右图)共同进行。
(十分头条新闻 shi-fen.com)讲粗口是否一定无文化?原来未必,美国两名心理学家早前进行研究,找来一群志愿者进行说粗口和字词认知的对照实验,结果发现“出口成粗”的人,随时脑内词汇最丰富。
现行心理学界中存在一个名为“字汇贫乏”(Poverty of Vocabulary)的概念,认为人讲粗口,是因为表达能力差劣,词不达意,因此要用粗口表达思想。美国心理学家杰伊(Timothy Jay)和克里斯廷(Kristin Jay),为探讨表达能力和说脏话之间是否必然存在反比关系,特意找来一群学生进行实验,验证这一概念。
在该次的对照实验中,二人先要该批学生在一分钟内,连珠炮发地讲粗口,以评估他们的“烂口程度”,然后再要他们在同样时限,说出最多的动物名称,借以探究其知识水平。结果发现,最烂口的学生,识字的反而最多。
两位学者指出,社会中人与人相处,不免会以语言水平作为评价他人的标准,认为讲粗口必然“无读过书”,文化水平低下。然而是次研究却显示,这个看法未免刻板,若要探讨人讲粗口的原因,“字汇贫乏”的概念,并不足以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