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最孤独”青蛙有望脱单 而有些物种,灭绝了

日期:01-19
野生动物白犀牛灭绝

原标题:“世界最孤独”青蛙有望脱单 而有些物种,灭绝了

中新网1月19日电 (卞磊 孟湘君) 在玻利维亚,一只被人们认为是“世界上最孤独的青蛙”罗密欧,正在“健身”。单身10年的它,终于有望在2019年情人节脱单——它将和雌性青蛙朱丽叶相亲。这不仅给体型微胖的罗密欧以减肥的动力,还让该物种减缓灭绝,出现一线生机。

资料图:“罗密欧”作为当时最后一只被人发现的西温克斯水蛙,独自待了十年后,终于“脱单”有望。

然而,罗密欧只是极少数幸运者。

滴答、滴答……无法倒拨的历史时钟一格格向前走动,夏威夷金顶树蜗、雄性北方白犀牛……年复一年,人类亲眼目睹着曾与自己共同存在于这个地球上,那些多姿多彩、形态百样的生物,渐次消失。

仿佛无数个悲伤故事的定格。

【物竞人择】

2016年6月,国际爱护动物基金会(IFAW)主办“拯救濒危动物---请不要和我说再见”公益主题活动,图为江豚创意雕塑

“我们正在进入(地球生命)第六次大灭绝时期。”

2015年,美国斯坦福大学、普林斯顿大学和伯克利大学研究者,联合做出了上述研究结论。

气候变化、外来物种入侵、病毒蔓延、人类活动……造成物种凋零的原因,是多样的。

2016年10月,秘鲁普诺Coata河上出现数百只的的喀喀湖蛙的尸体。该物种在自然保护联盟濒临灭绝物种危急清单中,属于极危物种。

但,这并不能抹杀人类充当物种灭绝“帮凶”的作用——

不可持续的农业扩张和伐木、开垦,造成鸟类栖息地缩减;

不断占领新的陆地和水域并进行改造,使得两栖动物和鱼类在“灭绝候选名单”中首当其冲;

资料图:2017年底,英国希斯罗机场海查扣一批濒危动物标本,种类繁多触目惊心。

由于偷猎、过度捕捞或猎杀活动,大型动物的数量也不断减少。

比如北极熊的活动区域缩小、食物减少、族群数量下降——与这一切息息相关的人类活动所导致的气候暖化——难辞其咎。

加速物种灭绝速度,人类,似乎让物竞天择变成了“物竞人择”。

【轮到谁了?】

6年前,在南美洲厄瓜多尔的公园里,有一只名为“孤独的乔治”的加拉帕戈斯象龟。它不仅孤独地生活了40年,还是该物种的最后一只。

也许是意识到了没有其他同类相伴,它在经历多次配对失败后去世,该物种也随之消亡。

资料图:夏威夷金顶树蜗。(图片来源:美国夏威夷州土地和自然资源部)

2019年初,在夏威夷,一只14岁的夏威夷金顶树蜗去世,也象征着它所代表的物种灭绝。这只树蜗,也叫“乔治”,名字就沿袭于当年那只孤独的象龟。

这两种物种唯一的“幸存者”,都因为宿命般的孤独终老,让整个物种消逝。

2018年,至少有3种鸟类灭绝。它们是来自巴西东北部的淡眉树猎雀、诺氏拾叶雀,以及夏威夷的毛岛蜜雀。观察并报告了这一现象的国际鸟类联盟首席科学家斯图尔特 巴特哈特说,“日益高涨的灭绝浪潮正席卷整个大陆。”

因动画电影《里约大冒险》而成为“网红”的斯派克斯金刚鹦鹉,与已灭绝的毛岛蜜雀一样,已经多年没有在野外现身——目前,只有几十只被人类养着的斯派克斯金刚鹦鹉存活。

2018年3月20日,肯尼亚研究人员称,由于健康状况“明显恶化”,世界上最后一头雄性北方白犀牛“苏丹”被实施安乐死。

同年,地球上最后一头雄性北方白犀牛,因健康恶化,被执行“安乐死”。目前,全世界仅存两头雌性北方白犀牛。

世界自然基金会2016年的报告显示,受人类活动影响,全球野生动物数量自1970年以来,已锐减58%。

【灭绝与新生】

当地时间2018年3月,法国里昂,一副9米长、2.5米高的肉食性恐龙骨骼准备拍卖。

在近5.5亿年的漫长岁月中,地球已经历五次大型的物种大灭绝事件。那么,距离第六次大灭绝,还有多远?

2017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教授罗斯曼通过计算公式,给人类上了倒计时的发条——2100年,地球或迎物种大灭绝。

俄勒冈州立大学的教授里普尔甚至称:“第六次物种大灭绝已经开始。”

根据美国生物多样性中心的说法,如不采取行动,三分之二的野生动物可能会在10年内消失。

有生之年,这些已经消亡的物种还能否在科学技术的推动下,和人类再相见?

比如,那头北方白犀牛。

资料图:肯尼亚莱基皮亚国家公园内,最后的两只雌性白犀牛在户外觅食。公园守卫人员在其左右看护。

2018年,专业杂志《自然通讯》上发表了意大利Avantea生殖技术实验室、德国莱布尼茨动物园和野生动物研究机构(IZW)研究团队的成果:通过将北方白犀牛的精液与南方白犀牛的卵细胞结合,培育出该种杂交犀牛胚胎。

研究人员育种时遇到的问题是,经过冷冻的精液,可能质量不高。尽管如此,他们还是通过“卵胞浆内单精子注射”(ICSI)技术,成功合成了胚胎。

下一步,他们计划从两头仅存的雌性北方白犀牛身上获取卵细胞,创造纯种的北方白犀牛胚胎。

以此培育出的犀牛宝宝,有没有基因缺陷,是否能适应大自然并代代繁衍,实现该物种的长期延续?

一切,还是未知数。

美国康奈尔大学科学家于巴布亚新几内亚境内,发现全新的鸟类物种,经鉴定后取名为“福格科普”(Vogelkop)。

不过,尽管物种的灭绝带有悲剧性,但物种的更替对新生生物的发展,也起到重要作用。有专家指出,生物的基因,本质就是在生和灭的演变过程中,不断更新。

在袋狼、婆罗犀等被认为灭绝后,“野外再次发现”它们的传闻,也不断传来。或许,它们仍存在于某个人类未踏足的角落。同时,近年来,科学家们又在世界各地,发现一些昆虫、鸟类、鱼类新物种,为它们揭开了神秘的面纱。

资料图:2013年,联合国在纽约发行《濒危物种》邮票12枚,展现亚洲貘、猫鼬、扁头豹猫等稀有动物。中新社 李洋 摄

2019年5月,一项为期3年、耗资240万美元的针对地球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评估将公布结果。来自50个国家的专家通过评估物种灭绝、海洋保护区范围等指标在未来50多年内的趋势,为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国际目标指明方向。

无论如何,保护环境,保护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否则,今天,当人类眼睁睁看着“孤独的乔治”离开这个世界而无动于衷,明天,也许人类将体会到同样的“百年孤独”。(完)

责任编辑:左盛丹

纽约黄金下跌9.7美元 俄批美导弹防御报告:重启星战计划 世界将陷崩溃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