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军情锐评:中国武器畅销中东非洲 美濒海战斗舰还未使用或已过时
参考消息网12月25日报道 近日,国内外多个军情热点值得关注。境外媒体关注中国武器畅销中东非洲,为拉动中国制造、探索对外开放新模式拓展新路径;美国海军濒海战斗舰一经面世即遭遇战略调整,贵而无当的新锐武器或许还没使用就已过时。下面笔者将带您回顾本周军情热点。
中国武器畅销中东非洲:深化对外安全合作重要“抓手”
据香港《南华早报》网站报道,在卢旺达军队举行的年度军演中,从中国购买的PCL-09自行榴弹炮系统和HJ-9A“红箭”反坦克导弹等先进武器悉数亮相。阿联酋和伊拉克等中东国家也从中国采购了“翼龙”和“彩虹”系列无人机。中国对外军贸事业在维系巴基斯坦、孟加拉等老客户的同时,不断着力开辟新市场,对提振中国军工产业和深化对外安全合作关系都有不小的助益。
图为“彩虹”无人机
从之前中国军贸情况看,对外出口武器往往具有“物美价廉”的特征,客户一般为孟加拉国、缅甸、巴基斯坦等与中国保持友好关系、经济实力有限且对武器需求比较迫切的国家。在这些军贸往来中,虽然中国获得一定经济收益,还建立和巩固了与“老主顾”的合作关系,但终究受到自身军工产业发展情况的影响,国际防务市场开拓局面比较有限。
而近年来随着中国军工业的厚积薄发,特别是产品不断升级与体系化,中国武器对外出口步入新时代。诸如中远程防空导弹、轮式自行榴弹炮、反坦克导弹等相对高端的主战装备,吸引了以卢旺达为代表的一批亚非新客户关注和购买。而作为中国对外军贸新“名片”的各型无人机,更受到此前与中国军贸往来较少的阿联酋等海湾国家青睐。
图为中国研发的“翼龙”无人机
在军工产品“百花齐放”的态势下,中国不仅可针对经济实力和安全需求各异的客户提供高性价比武器,还能“贴心”地根据对方特殊作战环境及性能要求“量身打造”定制化产品。较之出口型号相对单一,至多能为客户改装现役装备,甚至为了“留一手”而故意降低武器性能的西方军火商,中国的军贸新模式显然具有更强吸引力。
对外军贸的发展,对中国军工产业同样具有反哺促进的作用。对外军贸模式灵活、利润较高,对于重投资、长周期、低回报率的军工企业来说不啻为一条拓展收入渠道、积累研发生产经验的有益途径。军贸产品的利润可以投入到研发和再生产环节中,为提升科研能力和产能作出贡献,也对企业增加员工待遇、吸引更多人才不无裨益。而且,中国武器通过外军列装使用及海外实战的检验,也可帮助中国军企获取客户反馈,进而有针对性地改进和提高武器的性能、质量。
此外,发展对外军贸,更是深化中国对外安全合作的一个重要“抓手”。在目前中国对外关系版图里,经贸联系在其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而防务安全合作则是一个有待发展的领域。中国武器的“走出去”,使得外军在与中国军方和军工企业建立联系的同时,还能接触和熟悉中国武器装备的性能与操作,由此对其背后的技战术思想有所了解。这就为中方与相关的外军在装备保障、反恐维和、训练管理和信息交流等领域深入开展合作奠定了良好基础,也让中国防务产品的良好信誉得以传扬四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