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有其人?“圣诞老人困惑”考验英美家长

日期:12-10
圣诞老人弗吉尼娅家长

原标题:“圣诞老人困惑”考验英美家长

[环球时报驻美国特约记者 王婉迪 何越]1897年,8岁的美国小女孩弗吉尼娅给当时著名的报纸《纽约太阳报》写了一封短信:“亲爱的编辑先生:我的一些朋友说,圣诞老人不是真的。爸爸说,如果《太阳报》也这么说,那就是这样。请告诉我真相——圣诞老人是真的吗?”在英美,这样的疑问存在于一代又一代孩童稚嫩的心灵中。

学会质疑

在英国,没有人会用“谎言”来形容圣诞老人的存在。这位给英国儿童带来无限圣诞美妙童话意境的虚构人物,由全社会不约而同营造而成,受到社会全方位的保护,并将此习俗代代相传。能问出“为何父母都向孩子撒谎”的人,十有八九不是英国人。

几天前,笔者家6岁的二丫一脸狐疑地问:“圣诞老人怎么可能一夜到处给小朋友送礼物?”9岁的姐姐早把这世界难题攻克,埋头画画,不理会妹妹的傻问题。遇到这种事,由于笔者缺乏“说谎”技巧,都交给英国先生对付。先生从小被父母“骗大”,自然知晓孩子期待圣诞老人的童心,更知道如何对付这些自以为聪明的小学生,因为这当中包含了英国人对孩子启蒙阶段的重要思考。

我一直不明白,为何小朋友会相信圣诞老人真有其人?英国人说:“他们太小。大人说什么,他们就信什么。”事实或许并非如此,英国小孩关于圣诞老人所提出的各种犀利问题,从某种意义上是家长所乐见的,因为这正是大多数孩子的批判性思维开始萌芽的阶段。这让家长在他们发现“真相”的过程中同时扮演着“指导者”和“搅屎棍”的角色。例如,孩子奇怪圣诞老人为何能一夜间为全世界的小朋友发礼物,他/她们会回答:“圣诞老人很忙的,所以要找很多帮手。”孩子们发现圣诞礼物竟然藏在自己家里,英国家长依旧嘴硬:“圣诞老人家的橱柜装满了,暂时寄存在这里。”

学会相信

记者的美国好朋友罗伯特年近八旬,是一个慈祥可亲的老爷爷,每年圣诞节时他家都会布置得温馨美丽,他自己还会为孩子们装扮成圣诞老人。罗伯特告诉《环球时报》记者,他自己有四个子女和十几个孙子孙女,孩子们小的时候,父母都希望他们相信圣诞老人,因为圣诞老人在孩子的心中很有权威,如果父母说:“圣诞老人要你乖乖的,否则今年就不给你礼物了哦!”孩子们都会变得听话。很多美国孩子一直到六七岁,都对圣诞老人深信不疑。

罗伯特表示,随着孩子渐渐长大,会逐渐对圣诞老人产生怀疑,觉得父母口中的圣诞老人就是他们自己,但父母会告诉他们:“我们是圣诞老人的帮手,帮助圣诞老人关心你,为你带来礼物,现在你知道爸妈在为圣诞老人做事,你也能做圣诞老人的帮手,为更小的孩子带去快乐。”孩子小小的失落感往往会被期待感和成就感所替代。

风趣幽默的比尔是圣诞老人的忠实粉丝,他告诉《环球时报》记者,“在我女儿小时候,我为她扮圣诞老人,女儿长大了,要求我给她的女儿扮圣诞老人,我的外孙女很聪明,3岁时就发现我不是真的,她勾着妈妈的脖子悄悄地说:‘圣诞老人是外公’,妈妈告诉她,谁穿上这套衣服,谁的心中有爱,谁就是圣诞老人,圣诞老人到底是谁,并不重要。”

其实有关圣诞老人的问题,1897年的弗吉尼娅已得到答案,当时的《太阳报》编辑弗朗西斯·彻奇收到信后,决定用社评来回复,因此写下著名的《圣诞老人存在吗?》,文章中有这样几句感人的话:“真的,弗吉尼娅,圣诞老人是真的。他就像爱和仁慈和忠诚一样必然存在,你能感到他无处不在,并将最崇高的美好和欢乐赋予你的生活。要是没有圣诞老人,这世界会多么单调无聊,恐怕就会像没有弗吉尼娅一样单调无聊,这世界将没有孩子的天真、没有诗歌、没有浪漫。我们将不会有快乐,童年那照亮世界的璀璨光芒将就此熄灭。”这篇感人至深的短文至今仍保持着史上重印次数最多的报纸社评纪录。

因此,当记者问起美国朋友,“圣诞老人”是否该认定为谎言时,他们都不约而同地回答,“许多并不存在的事物也是值得相信的,因为相信它们可以让我们变成更好的人,就像是相信圣诞老人的孩子心中会充满爱一样。”因此,当所谓的“谎言”与道德无关时,他们都会坦然地接受,甚至珍惜这种天真的幻想。

学会包容

对于欧美的华人家庭来说,圣诞老人似乎对他们更加“困扰”。在硅谷工作的郝女士已在美国生活十几年,家中没有庆祝圣诞节的习惯,但孩子总会从同学口中听说圣诞老人的事。对此,郝女士说,“我希望他长大后能自己搞清楚。”

对于西方国家的家长来说,圣诞老人的故事深植于他们的文化中,父母往往都有过怀疑,因此他们在面对孩子的提问时,表现得更加从容。相比之下,中国的家长更加倾向于认定非黑即白的事实,他们不愿意说“圣诞老人是真的”,因为他们不愿意向孩子承认没有真实存在过的东西,因为在中国的文化里,对事实诚信的重视远胜于对想象和信仰,这就是文化差异所在。然而无论何种文化,都有一些美好的传统和信念,呼唤着人们心中的爱与真诚。家长在孩子成长中对不同的文化传统多些包容,或许随着年龄的增长,会从不疑有他的童话变成一个温柔幸福的回忆。

责任编辑:张义凌

170欧涨到2770欧 学费暴涨影响法国留学吸引力? 专家预言美国经济衰退正逼近 亚洲国家准备好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