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远东和东北亚应成合作新增长极 美国是最大挑战
[环球网军事综合报道]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12日在第四届东方经济论坛全会上致辞,引起强烈反响。习主席的讲话有两个关键词:远东和东北亚。
这次东方经济论坛的主题是“远东:更多机遇”,习主席的讲话极大拓宽人们对远东和东北亚合作机遇的理解,为各国共同促进本地区和平稳定与发展繁荣阐明了原则,诠释了重点。
东北亚是当今世界最具经济活力的地区之一,进一步发展的各种要素也非常齐全。这里有技术,有市场,还极富劳动力和资源。东北亚国家各具千秋,呈优势互补态势,经济合作的潜力十分广阔。
然而东北亚虽然有很多双边和次区域合作,但是始终没有形成发展合作的“一盘棋”。与东南亚比起来,东北亚的总经济实力有压倒性优势,但是区域合作水平却低于前者。个中原因是,这里有冷战的“活化石”朝鲜半岛问题,这里同时是美国开展地缘政治博弈的重点地区,另外这里存在价值观区别、领土问题、海洋划界问题、二战遗留的历史问题等等,共同牵制了地区经济一体化。
然而形势正朝着有利东北亚地区合作的方向发展。首先,区域内虽然“大国林立”,但这些大国都是战略上相对理性克制的国家,与“扩张”的概念保持距离。此外,区域内的几乎所有双边关系都处于改善中,尤其是中日关系改善有助于区域整体氛围的好转。另外就是朝鲜核问题大幅缓和,降低了整个区域的紧张程度。
经历了前一个时期东北亚地区的各种冲突,整个区域内多了一些政治清醒,把这个地区的主题改换成共同发展与繁荣,是各国越来越强烈的意愿。东北亚国家如今都不希望以对抗方式面对争端,都反对贸易保护主义和单边主义,加强区域合作的政治共识基础处在缓慢但积极的积累中。
东北亚区域合作的最大牵制力来自外部。美国与日、韩是盟国,与朝鲜是敌对关系,又视中俄为战略对手,美给东北亚区域合作吹点凉风,出点难题,看来既有意愿也不缺办法,这显然构成了这一地区多边合作的挑战。
然而在21世纪的今天,将上世纪80年代就被提出来的东北亚经济圈概念无法机制化落实的原因全都归结于外部力量,未免有些片面。东北亚有很成功的双边合作例子,小多边合作也有进展,而且它们克服了国家规模悬殊、存在意识形态差异等诸多障碍。更多的小多边合作和多边合作也是有可能克服或绕开这些障碍而向前推进的。
也许东北亚多边地区合作和次区域合作需要更多勇敢的尝试,它们每往前走一步,会增加一份信心和互信,逐渐形成滚雪团效应,一步步改变地区合作的整体面貌。一旦形成这种局面,将会反过来为解决域内政治问题贡献新的推力。
俄远东地区是东北亚重要组成部分,该地区的资源优势对东北亚进一步的繁荣提供了无可替代的保障潜力。通过深度融入东北亚经济圈建设,远东地区有可能成为俄罗斯新的经济增长极。
习近平主席的讲话展现了北京对推动远东及东北亚地区合作的最大善意和诚意。中国不断增加的市场规模,以及我们的发展后劲,必将为这个地区的合作不断提供动力,让东北亚的未来更加充满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