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刻“明场面”,清明假期首日《出警入跸图》再现明十三陵

日期:04-05
文化节王子明十三陵出警入跸图皇帝

“皇帝”身着龙纹盔甲,“皇后”头戴金龙凤冠,“士兵”衣着60斤重的甲胄服饰,走路时金属碰撞的声音顿挫有力。4月4日上午,在昌平区明十三陵神路景区,三百余人身着明朝服饰,复刻着《出警入跸图》的明代仪仗场景,通过一场表演为第四届明文化节拉开帷幕。

皇家仪仗沿神路巡游,吸引了不少游客观看。新京报记者王子诚摄

皇家仪仗沿神路巡游,吸引了不少游客观看。新京报记者王子诚摄

“演员”自发而来复原《出警入跸图》明代仪仗场景

文武百官列队整齐,由护卫、仪仗、侍从等组成的庞大的皇家谒陵队伍一路浩浩荡荡,这是四百余年前,《出警入跸图》所绘就的明代皇帝祭拜先祖的景象。而在清明小长假第一天,这幅古代宫廷画作在北京昌平区十三陵神路景区得以“重现”。三百余名“演员”身着根据文物典籍复原的明朝服饰与甲胄,手持金瓜斧钺等武器,按照古代礼仪制度,复原了明代仪仗的盛景。

新京报记者了解到,本次仪仗队伍中的三百多名演职人员来自全国各地,其中也不乏包括中国人民大学、中国政法大学等在京高校的学生,以及众多的明文化爱好者。

活动开始前,小朋友与身着明朝服饰的演员合影。新京报记者王子诚摄

活动开始前,小朋友与身着明朝服饰的演员合影。新京报记者王子诚摄

队伍中,传统服饰爱好者小靳一身“文官”打扮,也特意装扮了发饰和妆容,她告诉记者自己和伙伴们是通过微信群和公众号,报名自发参与到本次的活动中,“我们这次活动主要是复刻《出警入跸图》,所以就按照谒陵画作里的样子,准备了自己的衣服,也算是沉浸式体验了传统的服饰和礼仪文化。”

谒陵的队伍从神路由南至北行进,途经石象生武将的一身盔甲,这次也“原原本本”地穿在了“演员”们的身上。队伍中,这些武将走起路来盔甲金属声铛铛作响,威风凛凛。这身盔甲的制作者是北京工艺美术大师、甲胄艺术家李辉,他向记者讲述,这一身行头足有60余斤重,复刻了神路两侧武将石象生的衣着。李辉从事甲胄设计制作约有20年时间,在他看来,与其他朝代相比,明代铠甲在继承宋代铠甲灵动风格的基础上,功能性相对偏弱,但更多了一些端庄,也能够体现明朝的一些礼仪制度。

本次“演员们”身着的服饰基本复原了石像的造型。新京报记者王子诚摄

本次“演员们”身着的服饰基本复原了石像的造型。新京报记者王子诚摄

北京昌平文旅集团第四届明文化活动负责人芮园介绍,这不是明文化节第一次再现这样的仪仗“明场面”。事实上,明文化节已经举办了四届,也有自身的号召力和影响力,明文化爱好者、传统服饰爱好者都是自发报名参与其中,今年的出警入跸也比往年更盛大些。“大家的服饰都是精心准备、装扮的,每个细节都有考究,也都有自己对传统文化的一份热爱在里面。”

服饰展、赛凤冠“明场面”贯穿小长假

新京报记者从昌平文旅集团获悉,本届明文化节作为2024明文化论坛系列活动的预热活动,在继承以往活动优秀内容的基础上又有所创新。

在前三届明文化节中广受关注的神路景区《出警入跸图》明代仪仗场景复原、定陵景区先蚕礼展演、长陵景区明制服饰秀场、长陵祭祀展演等活动延用外,还特别增加了明十六帝情景短剧、凤冠及首饰大赛初赛、2024明文化产业沙龙等首创活动。将全方位、多角度展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内核,为观众呈现一场丰富多彩的中华传统礼仪盛宴。

复刻“明场面”,清明假期首日《出警入跸图》再现明十三陵

4月4日至4月6日,以“多彩大明,盛世华章”为主题的第四届明文化节在昌平明十三陵景区举办。图为4月4日上午,《出警入跸图》明代仪仗场景复原展演。新京报记者王子诚摄

记者了解到,除了4月4日的明代仪仗场景复原,以及首届凤冠首饰大赛外,在4月5日,十三陵游客中心还将举行2024明文化产业论坛,邀请多位明文化研究的专家学者、明文化相关行业的企业代表,围绕如何打造全球明文化大本营主题进行交流,交流传统文化发展前景,为文旅融合的发展战略献计献策,同时在定陵、长陵景区,先后举行先蚕礼、明朝服饰复原展活动,吸引大批游客观看;4月6日,也会举行大明宴宾礼展演,复原明代宴会场景。

当日的仪式中,“皇帝”身穿金色盔甲,盔甲两侧还有金色龙纹,完整复刻了《出警入跸图》中的衣着模样。新京报记者王子诚摄

当日的仪式中,“皇帝”身穿金色盔甲,盔甲两侧还有金色龙纹,完整复刻了《出警入跸图》中的衣着模样。新京报记者王子诚摄

“继承和发扬是文化活动的一体两面,我们中国有着丰厚的文化底蕴,这些都是我们可以发掘使用的宝贵资源,传统与现代其实并不相悖,二者可以相得益彰,这也是我们一直在做的。”明文化节相关负责人表示。

新京报记者田杰雄

责任编辑:崔理斯

毁林挖山非法扩建!著名景区变墓地?谁干的?总台记者调查 青岛市成立联合调查组,全面调查太平陵公墓问题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