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玩具牵出30年前急救往事:“晚1分钟就没救”的小男孩成了博士

日期:09-25
上海市

一个保存了30年黑猫警长的玩具,牵出了一段感人至深的急诊室医患故事。

9月18日,“今日闵行”微信公众号发布了一则新闻《“沈医生,您还记得这个玩具吗?”一场跨越30年的重逢,细节感人》,其中提到:在30年前的一个上午,一名出生只有10个月的小男孩因核桃卡在咽喉部,性命危在旦夕,被家人送往上海市第五人民医院救治,时任该院副院长、耳鼻咽喉科主任沈建中展开紧急抢救,经压胸廓人工呼吸、取核桃、高压氧舱等治疗,男孩最终痊愈出院。

不久之后,沈建中曾在上门回访病情时送给这位小患者一个黑猫警长玩具。男孩的妈妈将玩具收藏至今,并将这段难忘的经历记录在孩子的成长手册里,时时提醒不忘恩情。

30年后,昔日命悬一线的小男孩已成长为一名博士。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记者近日联系到男孩的母亲顾女士和沈建中医生,回忆当年发生的一幕。顾女士表示,对沈医生的恩情终生难忘,她也一直激励自己的孩子,要带着这份恩情,用爱去回报社会。“因为有了沈医生,才有了儿子生命的延续。沈医生不仅仅救了我儿子,其实也是救了我们整个家庭。”

如今,沈建中已退休快9年,近70岁的他目前仍然坚守在临床一线,坚持每周看诊。他表示,当年如果孩子再晚1分钟赶来,可能就没救了。之所以赠送黑猫警长玩具,主要是想测试孩子是否有后遗症,“能看着孩子健康成长,成为一名博士,为国家和社会做工作,这是职业生涯中感到最有意义的一件事。”

以下是记者与当事人顾女士和沈建中医生的对话:

澎湃新闻:您还记得30年前,孩子被送去医院时候的情况吗?

顾女士:我还记得这个事件发生在1993年4月2日10点15分左右,我去上班了,家里就只有老人。当时10个月大的儿子正在长牙阶段,常常什么东西都会往嘴巴里塞,被发现核桃卡在咽喉部后,我婆婆立即抱起孩子就跑到楼下喊“救命”,这时候正好邻居骑自行车经过,这名邻居也正好是我的同事,一边打电话通知我“直接去医院”,一边骑车带着我婆婆和儿子,往最近的医院方向去。好在上海市第五人民医院离我家很近,大概5-6分钟,就赶到了医院急诊。

30年前,在儿子经抢救后的现场。本文图片均为顾女士供图

30年前,在儿子经抢救后的现场。本文图片均为顾女士供图

到了医院,我就看到婆婆在抢救室门口哭,我当时还不知道孩子怎么了,就看到沈建中医生赶来了,说孩子要抢救,呼吸已经没有了,四肢也都下垂,全身已经发紫,心跳只剩每分钟20多次。我就记得过了没多久,孩子被抢救回来了,核桃也取出了,之后还有持续3天的高压氧舱治疗。当时我们全家都感恩沈医生,我婆婆还直接给沈医生跪下了,一直喊着“谢谢医生,救了孩子的命”,沈医生一直在说“别谢谢我,要谢谢带你们来医院的邻居,才能及时抢救回孩子”。

澎湃新闻:30年前这场救治,您是如何把孩子抢救回来的?

沈建中:这个抢救病例我一辈子都很难忘,这次抢救从技术方面来看其实并不难,但就是非常紧急,但凡晚送来1分钟,孩子就可能救不回来了。

那一天,我碰巧走在行政楼,离急诊很近,当时医院送来一个急诊抢救病例还是打电铃的,我一听到这个铃声,赶紧往急诊跑。看到这个10个月大的孩子脸色发青,也没有呼吸了,濒临死亡。我用麻醉插管喉镜进行初步检查,发现核桃卡在孩子的咽喉部,堵住了气道,第一时间我想到要帮孩子压胸廓,这是人工呼吸的一种方式。

当时我用手固定喉镜的位置,帮助孩子换气,另一位医生则帮孩子压胸廓5-6次,看到孩子有吸气的动作了,2分钟后,孩子呼吸频次恢复到正常水平,脸色也马上红润起来了,这时候才开始将核桃取出。由于当时条件受限,常规的喉异物钳无法钳取,我就让护士拿来了夹取玻璃针筒的大镊子,方便将核桃取出。那时候,救人是第一位的。

后面让孩子进行了3天的高压氧舱治疗,主要是担心长时间缺氧可能会导致孩子大脑损伤,高压氧舱治疗可以起到不错的治疗效果,当年上海也仅仅有4家医院有高压氧舱。好在孩子经治疗后,身体和精神等各方面都恢复得很不错。

澎湃新闻:孩子出院后,为何又再次去家里回访?为何会想到带黑猫警长的玩具过去?

沈建中:这是一个让我很难忘也很凶险的病例,考虑到孩子曾面临严重缺氧,后续的恢复情况如何,我一直很关心,就想到要去回访下看看。正好孩子家里也离医院不远,家人也在医院登记了家庭地址,当时还没有电话,我一想到是老人在家里带娃,白天也会在家,我就直接上门去找了。

沈建中医生买来的黑猫警长玩具,送给了患儿。

沈建中医生买来的黑猫警长玩具,送给了患儿。

黑猫警长玩具我是在医院附近玩具店买的,之所以会买黑猫警长玩具送给孩子,主要是考虑到这个玩具有光电效果,也能在地上转动。面对10个月大的孩子,医生没办法像问诊成人那样,去问他的身体恢复情况,只能通过这个玩具去试探下孩子的反应,当时我一启动这个玩具,看黑猫警长骑着警车在地上转来转去,还有声光效果,孩子对玩具的反应很灵敏,我当时就感到很放心,孩子的智力肯定没有问题。

澎湃新闻:您为何会想到,把这一次的孩子抢救经历记录进入成长手册?是怎么把这个事情告诉孩子的?

顾女士:我当时特别感动,因为有了沈医生,才有了我儿子生命的延续。沈医生不仅仅救了我儿子,其实也是救了我们整个家庭。

沈医生还有一点让我特别感动,当我婆婆跟他一直说感谢,他也一直回复说“不要谢他,要谢谢我们的邻居”。我们也告诉沈医生,其实这个邻居从没有骑车带人过,那一次是邻居第一次骑车带人,救了孩子,我们都很感恩他们。

成长记录册。

成长记录册。

为了感谢沈医生,我给医院写了一封表扬信,事后我也问沈医生要了一张他的照片,将照片放进了我儿子的成长手册里。我和我家里人一直对沈医生的恩情念念不忘,这个黑猫警长的玩具我们保存了30年,我也一直告诉我儿子:“沈医生让我们感受到,这个世界充满了爱,要记住,你也要用你的爱,来回报这个社会。”

儿子长大了也没有让我们失望,他考上了重点大学,本硕连读,后面还出国深造,以博士的身份归国后,目前已经走上了工作岗位,回报国家,回报社会。

30年后,顾女士为沈建中医生特制的感恩物件,她将感恩的主题定为“因为有你重生精彩”。

30年后,顾女士为沈建中医生特制的感恩物件,她将感恩的主题定为“因为有你重生精彩”。

澎湃新闻:看到这个孩子如今长大了,还成为了一名博士,您有何感想?

沈建中:我也非常感动,孩子特别优秀,他在大学期间就自学一部分医学知识,还与我们五院另一位医生共同完成了一项创新课题,目前以博士身份入职,从事科研工作,还带了一个团队,为国家、为社会做贡献,很了不起。

对于我来说,当初救孩子一命是机缘巧合,而救人也是我们医生的天职,但回过头来想想,其实医生的很多成就就是病人造就的。一个医生,如果没有那么多的病人,就不可能获得那么多的临床救治经验,能看到自己救过的孩子健康长大、回报社会,对医生来说,这是职业生涯中最有意义的一件事。

澎湃新闻:您是否还接诊过其他气道异物的患儿?这些病例的出现,给您带来什么样的思考?

沈建中:气道异物的患儿在临床上我接诊了不少,像这一例病例是比较少见的。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起,我在20多年里大概就遇到了10多例这样的病例,让我印象深刻的,有被花生壳卡住喉咙的孩子,也遇到过4岁多的孩子吃了一口生煎被噎住的,送来的时候也是呼吸没了,还遇到过1岁多的孩子把4cm长的螺丝钉给吞了下去的。这些病例的救治其实和这一例比起来,难度都要大,技术要求也更高,对于这些病例,需要我们医生紧急进行处理,也需要有丰富的临床经验,有时候经常是一个抢救电话半夜打来,我要马上赶到医院处理。当然有成功的,也有失败的,对于我们医生来说,我们会全力去抢救,尽自己最大能力去救治。

如今随着时代的发展,各类医学科普宣教多了,临床上接诊的气道异物的患儿也越来越少了,一些基层医院甚至一年都遇不到几例,这也是一种好的现象。而过去,我们在救治这一例病例的时候,全上海就4家医院有高压氧舱治疗,我们医院的高压氧舱当时也是基于临床患者救治需求、有企业主动提出支援我们建设,也造福了很多患者。现在很多医院都具备这个高压氧舱治疗的条件,这一设备的出现,其实也更有利于病人缺氧后的康复治疗,让病人能尽快尽早地恢复到健康状态。

责任编辑:张玉

时隔27年,辽宁阜新女子被碎尸案告破 海南省防总启动防汛防风Ⅳ级应急响应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