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社交平台之上,又出现一起因怀疑“偷拍”引发争端的热搜。7月15日,重庆北碚区,一女孩拿起手机拍轻轨门上的指示牌,男孩和妈妈站在轻轨门下,妈妈便以为女孩在拍男孩,向她吼道“拍什么拍”?女孩回呛:“你儿很帅吗?又没拍你儿”。随后两人发生争吵、肢体冲突,妈妈被惹怒后拿水瓶向女孩头上砸去,女孩当时头部流血,随后报警。
目前,当事人已报警,相信究竟有没有偷拍、双方有无过错、伤人者应当受到怎样的处罚,在经过调查之后自会有一番公论。而回顾整个事件,确实有太多值得深思之处。
诚如一条高赞评论所说,“有时候近视的我就用手机来看站点”,即便没有近视,拍张指示牌备忘,想必也是许多人都曾有过的操作。当然,孩子妈妈不愿自家孩子进入别人镜头的心情也不难理解,毕竟网络之上有太多因一张照片引发舆论风暴的事件。但心有疑惑、产生误会之后,是否就一定要以激烈的方式发问,以至陷入争吵、头破血流?是否可以少一点怒火,多一些理性,减少不必要的次生伤害?
说起来,这已不是第一起因“偷拍”引发的争端了。前不久,刚有女生因冤枉地铁大叔偷拍引发舆论争议,后续虽然很快调查清楚、道歉澄清,“写小作文”的女生也受到了惩罚,但整个舆论场由此滋生的戾气、掀起的对立等等却是没有那么容易消弥的,更别说因之耗费的媒体资源与社会关注度了。接连几起事件,其实有很强的普遍性——一方面,在人人都有“摄像头”的今天,随走随拍,以此记录生活、留下资料,已是许多人的习惯;可另一方面,相互入镜在所难免,在人们的隐私意识水涨船高、又见过太多莫名被恶意曝光的事件后,对于被拍、被发布多多少少都是介意的。这些争端背后,其实是值得所有人深思的问题:在日常生活之中,我们需要构建怎样的拍摄伦理?
从法理上论,所谓偷拍是未经他人同意,以秘密方式对他人进行拍摄的行为,这是对他人权利的侵害。对于确定的偷拍行为,视情节严重程度,法律当然要予以约束规范、进行惩处。这是社会皆有的共识。而生活之中,争议往往就存在于究竟有没有偷拍。在这方面,可能出现的情况千差万别,法条规定与监管力量恐怕难以立马介入。为了避免不必要的误会产生,在使用手机之时,当然要避免将镜头冲向人脸,尤其是在人群密集处的拍摄。而另一方面,看到别人举起手机,也别想当然地陷入“被迫害妄想症”中,网上写小作文或是当面大吵大闹、大打出手,恐怕都不是最好的办法。毕竟,一旦真的小事闹大、闹炸,成为新闻,那么双方被曝光的概率都会大上许多,既然为的就是保护自己的肖像权、隐私权,又何必要去推高事件烈度,将事件向大家都不愿意看到的方向推?
在是否“偷拍”频频引发争议之时,网购平台也上架了许多“地铁防造谣”手机壳,通过可推拉镜头的设置,来防止不必要的误会。但很显然,真正防误会的关键,不可能永远依赖于外部硬件,而只能靠社会公众共同建立并维护互联网时代的拍摄伦理。
每个人都有可能遇到突发情况,但遇到问题之时能以理性的态度解决问题、平息问题,这不只是面对摄像头,也是行走江湖的必备技能。
责任编辑:张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