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今日女报
如果你是一个新手妈妈,正焦虑于如何适应这个新角色。
有一天,却突然在家族群看到自己的喂奶视频,会是什么感受?
想象一下,就是让人窒息的节奏。
可这不是什么奇葩家庭剧的情节,而是一位网友刚刚经历的“恐怖”。
生孩子的当天,婆婆不知道什么时候录了一段自己喂奶的视频。
然后一声不吭,就把视频发到了家族群。
视频角度把网友的身体隐私,暴露无遗。
家族群里,无疑还有很多男性成员。
因为是剖腹产,网友坦言,那天真的没有力气骂婆婆了。
也没办法下床干架,但现在每次想起来,都觉得这个事自己能记一辈子。
刚成为一个母亲。
毫无分寸的婆婆,就让她心里多了一道再难治愈的阴影。
孕妇首先是一个人,妈妈首先是一个女人。
她可以突然变得强大,可以努力去适应新的开始。
可当婆婆毫不避讳把她的喂奶视频发到家族群里时,显然忘记了把她当成一个正常人对待。
忘了她也有隐私,她也有尊严,她也需要被尊重。
翻开下面的评论,不是一个人,是许多妈妈在狼狈不堪,在精疲力尽时还要遭受的来自至亲的折磨。
他们手握“我们是一家人”,“你又不是小姑娘了”的免罪金牌。
喂奶时,公公直接推门而入。
全家兴奋,把儿媳没穿衣服的视频发到网上。
人与人之间,永远需要界限与距离。
正如周国平所说,“分寸感是成熟的爱的标志,它懂得尊重人与人之间必要的距离。“
这个距离,不是要把对方推开。
恰恰相反,它是对于对方作为独立人格的一份尊重。
分寸感缺失,是人际交往的大忌。
但我们时常忘了,这个规则在家庭之中,在父母与孩子之间,也不例外。
任何关系无论多亲密,但凡界限消失,但凡有一个成员总是毫无分寸,就会不知不觉让隔阂横生。
让一个家庭矛盾长久累积,最后陷入僵局。
即使出于善意,一个没有界限感的父母,也可能毁掉子女一生的幸福。
看过一句话:“爱孩子是一种本能,尊重孩子是一种教养”。
深以为然。
缠绕许多为人父母的一个“恶疾”,便是以爱之名,行无语之事。
这几天,惹怒全网的除了上面那个毫无分寸的婆婆,还有一个不知道“尊重”二字怎么写的妈妈。
四川泸州,女儿刚从外面回来,就看到了让自己崩溃的一幕。
自己的个人档案袋,竟然被妈妈私自拆开了。
女孩气的又哭又吼,从视频都能看出她当时的焦急无措。
这个妈妈却转头把视频发到网上,不忘阴阳怪气:
“无意拆了大小姐档案袋,急的哭起来了,吓得小的站着不敢动”。
这便是一个母亲犯了错之后的态度。
对档案袋上,“严禁私自拆开”视而不见。
轻飘飘一句,“我又不晓得”。
岂不知因为自己手欠,差点毁了女儿一生。
个人档案袋里面,装的是一个学生的毕业登记表,成绩单,在校的所有经历……
一旦私自拆开,真实性和有效性便不被认可。
孩子以后考研、考公,找工作,都是会被影响,甚至直接刷掉的。
比无知更可怕的,是对孩子隐私严重的窥探欲,是永远学不会对孩子的尊重。
一位心理学专家曾一针见血:
“中国父母跟孩子的最大矛盾,就是边界感不清晰。”
什么都想管,什么都要过自己的手。
可这在孩子眼中,不是爱,而是不信任。
不是关心,而是伤害。
一个没有边界感的家庭,到底有多可怕?
大概是从小自己的日记本,就被父母偷翻的恐惧。
大概是从小到大,父母永远不敲门就直入的阴影。
曾有一个意想不到的话题,冲上热搜:没有锁的门有多窒息。
1.3亿的阅读,近万人的讨论,背后都是明明在自己家里,却没有个人空间,没有自由的压抑共鸣。
一个女孩,她高中时期住的房间,父母把锁给卸了。
她受不了,只能搬到了另一个房间。
可当她把镜头对准自己现在住的房间,上面依然是门锁被撬掉的痕迹。
而今年,她已经大四了。
她早已经成年,她已经有了自己的人生。
但她的新年,依然只有一个简单的愿望:拥有一间自己的,上锁的房间。
可我们都知道,她需要的不是锁,而是家人的尊重。
会敲门的父母,不需要那扇反锁的门。
没有边界感的父母,再多的锁,也隔离不开他们控制的欲望。
当他们用斧子劈开孩子的门,也夺走了孩子的光。
当他们打开孩子的日记,也失去了孩子的信任。
永远不要把“你有什么东西我不知道”,作为不尊重孩子的借口。
永远不要用“我都是为了你好”,作为自己越界的理由。
任何一段关系,因为边界感缺失,都会生出无限烦恼和内耗。
唯有亲疏有度,方能久处不厌。
真正好的教养,离不开边界感。
父母最高级的修养,抛不开分寸感。
边界与分寸,皆是一个家庭和谐幸福的基础。
那些让人羡慕的家庭,是怎样的相处模式?
我见过来自一个婆婆最好的分寸感。
女儿额前的头发有些挡眼睛,婆婆给剪短了一些。
事后,婆婆特意发来微信,给儿媳说明了情况。
因为彼此尊重,她们之间的相处,少了隔阂,多了舒服。
我见过来自一个母亲最好的边界感。
心理学专家李茜,讲过自己和儿子一家的故事。
儿子就在自己家楼上住,但她想去儿子家时,一定会提前发个短信。
她永远不会招呼不打,指纹一按就直接闯进去。
一个懂分寸,知边界的人,第一时间会考虑别人舒不舒服,而不是自己痛不痛快。
哪怕,那个人是自己的儿子。
著名主持人杨澜,在处理和孩子的关系上,一如既往清醒而通透。
“我跟孩子有一个默契就是,进他们的房间先敲门,经得他们的同意。而且平时,不翻动他们的物品或查看他们的手机。”
爱孩子,第一步需要学会的是尊重孩子。
这样的尊重反而会形成一个正向循环:
让孩子更自律,也养成尊重别人的习惯。
有时候我们习惯性对孩子各种干涉。
固执地以为紧抓不放才是对他们好。
可事实永远是,学会放手,懂得回避,进退得宜,各归其位,才是真正的爱,才是明智之举。
不让边界逾线,不让分寸乱套
才能牢牢守住一个家庭
基本的和谐与幸福
责任编辑:刘光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