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范围内,新冠“二阳”的声音此起彼伏。据新华社报道,中国疾控中心传防处研究员王丽萍介绍,疫情监测数据显示,4月下旬以来,新冠病毒感染病例数有所上升,5月中旬开始进入低水平波浪式流行态势。
↑资料图据图虫创意
5月24日,北京市卫健委发布的2023年第20周疫情周报显示,北京新冠的报告发病数连续4周列入榜首,其中第20周的报告发病数是第17周的近4倍。
尽管疫情不休,但香港大学医学院教授金冬雁接受红星新闻记者采访时建议大家不要恐惧。“全世界都是一样的,这是小震动,并不是大海啸。”
疑问1:
首阳还是二阳多?
就近期二阳患者增多的情况,深圳第三人民医院院长、首届深圳市疫情防控公共卫生专家组组长卢洪洲接受红星新闻记者采访时解释,第一波几个月过去之后,首轮感染者体内的抗体和免疫力慢慢下降,二阳人数的比例开始增加。他介绍,深圳第三人民医院前几周通过统计急诊、发热门诊及其他科室的病人,发现首阳患者占60%,二阳患者占40%。不过他推测,随着现在感染人数增加,二阳的比例会动态上升。
金冬雁表示,二次感染率其实并不算高,就全世界来说,二阳率保持在30%以下。
5月5日中国疾控中心周报发布的一篇针对广东的研究估计,初次感染原始毒株的再感染发生率为50.0%,阿尔法或德尔塔变异株的再感染发生率为35.2%,奥密克戎的再感染发生率为18.4%;奥密克戎初次感染后3-6个月内的再感染发生率为4.0%。此外,94.2%的再感染病例是有症状的,而只有7.7%的人需要就医。
至于现在是否在峰顶或已经过峰,金冬雁表示,这需要中国疾控中心的统计数据来支撑。而数据统计并不容易,现在检测量并不够。此外,是首阳还是二阳,基本上只能依靠感染者口述,目前没有准确方便的依据,因此二阳率是一笔“糊涂账”。
据南方+报道,5月22日,钟南山在2023大湾区科学论坛生物医药与健康分论坛上介绍,根据其团队的预测模型,第二波疫情4月中旬起峰,5月底波峰约4000万/周,6月底波峰约6500万/周。不过他也提醒,这是基于模型的计算预测,“可能不准。”
疑问2:
多久来一波?
根据这两轮疫情,有人推测新冠大概半年来一波。但金冬雁有不同的看法。“不一定是半年,也可能是三四个月、四五个月,都有可能,会呈现波浪式,几个月就会来一波,每轮疫情都会有人首阳、二阳、三阳。香港自2022年4月第一次疫情高峰后,到现在2023年5月,基本结束了第三次高峰,但二阳、三阳总人数还是较少的。”
下一次疫情高峰多久会到来?卢洪洲认为,绝大部分人群已经建立起免疫力,尤其是青壮年群体。所以下一轮高峰可能会在7个月后或9个月后出现,甚至一年后都有可能。
“一方面,我们陆续有新的疫苗研发出来,另一方面,病毒的致病性实际上也在减弱。未来一定是会朝着好的方面发展。”
5月1日《自然》的一篇新闻文章表示,科学家们认为,目前来看,新冠疫情更趋向于由新变异株引起每年一小波一小波暴发,而不是像流感一样有明显的季节性。
疑问3:
症状更轻,能掉以轻心吗?
据“健康中国”报道,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感染疾病科主任王贵强表示,再次感染症状普遍偏轻,从病程上来看也要短一些,发热的时间、发热的热度都要比初次感染要轻一些,“当然每个个体不一样,每个人感受也不一样。”
据上述报道,王丽萍表示,全国发热门诊就诊患者数量虽有增加,但整体数量远低于上一轮疫情流行高峰时发热门诊就诊量,就诊患者绝大部分为轻症。
“专家结合多渠道监测数据研判认为,由奥密克戎XBB系列变异株引起的疫情还会持续一段时间,但全国整体疫情态势平稳可控,对医疗秩序和社会正常运行影响较小。”王丽萍说。
那么,我们对二阳能掉以轻心吗?卢洪洲提示,虽然一般人二阳的情况会比首阳轻很多,但医院里还是会有一些重症患者。对于肿瘤病人、老年人及其他免疫力低下者,感染新冠就意味着一次损伤,在这种情况下,最重要的是感染后及时就医,遵医嘱服用抗病毒药物。
“我们一定要广泛宣传基本知识,让大众正确服用药物,这不仅可以帮助自身抵抗病毒,还可以减少对他人的传播风险。全社会各个机构也应严格按照‘乙类乙管’防控新冠病毒。”卢洪洲对红星新闻记者这样说。
责任编辑:祝加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