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南风窗
“北有新长城,南有比亚迪。”2022年的新车发布会上,长城的CGO李瑞峰还在以“北乔峰,南慕容”形容自家与友商的关系,仿佛英雄间惺惺相惜。
可转眼一年没到,北乔峰就把南慕容给偷袭了。
5月25日一早,长城汽车发布声明称,已向生态环境部、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工业和信息化部递交材料,就比亚迪秦 PLUS DM-i、宋PLUS DM-i采用常压油箱,涉嫌整车蒸发污染物排放不达标的问题进行举报。
5月25日,长城汽车发布声明/来源:长城汽车微信公众号
数小时后,比亚迪见招拆招,发布声明称坚决反对任何形式的不正当竞争行为,并保留法务诉讼的权力。比亚迪方表示长城送检的测试车辆,不符合国标要求的送检状态,认为其检测报告无效。
一方是退位的销冠,一方是当红的新王。长城对比亚迪的举报信,如同一封广布天下的英雄帖,让本就血雨纷争的车市江湖再起波澜。
举报的什么?
想要深入理解这件事,首先需要解读长城举报信中的核心,即“常压油箱涉嫌导致蒸发污染物排放不达标”的问题。
一般来说,普通汽车用常压油箱就行,燃料在常压油箱中受大气压力控制,通过重力或者燃油泵就能被输送到发动机。
这类油箱一般是塑料材质,设计用于在大气压力下工作,内部与外部环境保持着相同的压力,正压是4~7Kpa。
但对于部分混动车辆,出于排放达标的考虑,需要用上高压油箱。
因为相较于燃油车,混动车的发动机使用频率不高,而汽油这种物质又极易挥发,如果不常使用,日积月累就会积累很多油气,容易逃逸出去。
不要小看这些蒸发的汽油,数据表明,燃油蒸发排放占轻型车排放量约20%,是大气污染的重要源头之一。而“国六”排放标准对汽车的燃油蒸发控制系统有着严苛的要求,这使得混动汽车需要解决这一问题。
由此高压油箱应运而生。在能够承压35~40Kpa的高压油箱中,油气会在高压下继续留在油箱内,到发动机运行的时候才会经过碳罐进入歧管,这也就减少了燃油蒸发的排放。
而比亚迪秦 PLUS DM-i、宋PLUS DM-i正属于混动车辆,面对排放需求,就有可能需要高压油箱来防止油气逃逸。
秦 PLUS DM-i/图源:比亚迪汽车官网
解释完举报点,让我们来看看比亚迪是否有可能使用常压油箱。
按常理说,长城汽车如此大张旗鼓地举报,手中显然是掌握了一定的证据。而比亚迪的回应中,并未对使用常压油箱予以否认,解释重点偏向长城的测试车辆里程不足,打的是“检测报告无效”的点。
由于高压油箱对于耐压能力的要求,此类油箱的材料多为钢制油箱或加密塑料,与此配对的加油盖、加油管路、蒸发管路也需要特制,其成本要高于常压油箱。
从降低成本的点出发,比亚迪的确有使用常压油箱的动机。
但使用常压油箱的混动车,并不一定不满足燃油蒸发排放的标准,这一点还需要相关部门的进一步检测与核实。
而比亚迪之所以打“3000公里”这一点,其实也有讲法。
秦 PLUS DM-i、宋PLUS DM-i作为插混车,配置上都有超过百公里续航的版本。如果只跑比亚迪回应中的“450-670公里”,大概率一箱油都没跑完。
宋PLUS DM-i/图源:比亚迪汽车官网
如果一箱油都没跑完,自然内燃机的使用频率也不高,如果再静置一段时间,没有按照规定时间内进行保管和送检,其测试出的结果可能就会出现偏差,无法客观反映车辆的排放数值。
所以说,单看第一轮的交锋,长城仅锤了比亚迪使用“常压油箱”,但暂时无法锤实比亚迪的排放有问题。
为什么挑了今天?
举报信里有一个值得玩味的细节。长城举报比亚迪的时间是在4月11日,比5月25日早了一个半月的时间。
为何迟了这么久,是双方曾有过事前沟通?还是长城曾想过低调处理?
或许上述的理由都不是,更大的可能是因为比亚迪的新车宋Pro DM-i冠军版计划于5月25日下午发布。
比亚迪的新车宋Pro DM-i冠军版预告片/图源:比亚迪微博
在车型换新当日,“恶心”友商一把,长城的“偷袭”可谓是有备而来。
锤你一下,虽然没达到举报信中所谓的“立案”,但造成的隐形伤害确实实实在在的。它会无形中改变消费者的心智——即比亚迪的产品有争议,可能有“偷工减料”的行为。
即便这些事情最后被证明不属实,但这种认知上的改变却造成了,它留下了一个负面的印象。
你有没有问题,这不重要。但消费者们觉得“你有问题”,这很重要。
所谓商战,攻的就是消费者的心智。
当然,比亚迪的回应也很有意思。
比亚迪发布声明/图源:比亚迪汽车官网
整篇回应,八个段落,七个感叹号,平均下来一段近一个。最后的三段,甚至单句成段,每句一个感叹号。愤懑与委屈,几乎都要溢了出来。
最后一句更是直白,“希望大家多做有益于行业,有益于中国品牌的事情!”
言下之意就是,长城干的这事既有害于行业,也伤害中国品牌。
既然你先发难,那就休怪我不客气了。
昔日英雄惜英雄的“南北双雄”,就这样决裂了。此情此景,不由得让人想起某位69岁老同志的善意规劝——武林要以和为贵,要讲武德,不要搞窝里斗。
坦白说,去年长城的比喻,实际上抬高了自己的身价,也暗贬了比亚迪。
如今的中国车市,早已不是那个哈弗H6称霸天下的年代了,长城虽仍身处车企的第一梯队,但被比亚迪却远远地甩在了后面。
2022年,比亚迪全年售出186.35万辆新车,营业收入4240.61亿元,同比增长96.2%。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66.22亿,同比增445.86%。
对比之下,长城去年仅售出106.17万辆新车,营业总收入1373.4亿元,同比微增0.69%;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82.66亿元,同比增长22.90%。
对于比亚迪来说,2022年无疑是丰收的一年,它成为了自主品牌销冠,也是全球新能源汽车的销冠,还是中国汽车市场的销冠,它赢得了很多的“第一次”。
3月28日,比亚迪发布2022年财报/来源:比亚迪官方
而长城在新旧市场的切换中,仍在艰难转型。2022年定下的“190万辆”的销量目标,完成度不足60%。旗下的哈弗、魏牌、欧拉、皮卡销量全线下跌,新能源车型销量相比上年不增反降,从13.9万辆回落至13.2万辆。
若非得要拿乔峰和慕容复形容它们两,那也得换个位置才对,而且还是丢了王语嫣后的慕容复。
干的就是大哥
很多人认为,比亚迪的崛起是依托新能源。
这句话对,但不够细。
纯电车是新能源,混动车也是新能源。比亚迪这两年的强势崛起,最重要的还是插电式混动车获得了广泛的市场认可。
2021年,比亚迪先后推出秦PLUS DM-i、宋PLUS DM-i以及唐DM-i三款车型,实现了对10万-20万主流价格区间的覆盖。
比亚迪王朝系列/图源:比亚迪汽车官网
结果第二年,销量爆发。比亚迪的混动车销量94.62万辆,占到总销量的50.94%,仅比亚迪宋PLUS DM-i这一款车型销量就高达38万辆。
同样的事,也发生在整个中国市场。2022年,插电式混动汽车销量同比增速达到150%,远超纯电动82%的增速。
能上绿牌、免购置税、能拿补贴还省电的插电式混动车,就是中国车市的“财富密码”。
长城汽车当然也看透了这一点。虽然起步晚于比亚迪,但很快也加入了混动技术的研发。2018年,长城汽车立项研发全新的混动平台,也就是如今的柠檬混动DHT系统。
长城汽车的柠檬混动DHT系统/来源:长城汽车微信公众号
但知道“长城的混动也很强”的消费者,却远没有知道“比亚迪混动强”的人多。究其原因在于,长城的“咖啡系列”实在卖的太差了。
一方面,玛奇朵DHT的定位比宋PLUS DM-i略高,入门版高出了2万元;另一方面“玛奇朵”的命名本身存在不小的争议,导致其市场认可度不佳。最终由于销量少,消费者也无法感知长城的混动技术,使得长城失去了先发优势。
如果当时这个技术早一步下放给哈弗H6的话,很可能现在的SUV混动市场,就绝不是宋PLUS DM-i一家独大的局面了。
玛奇朵DHT/来源:长城汽车微信公众号
曾经的哈弗H6,创造过连续100个月销冠的记录,是中国当之无愧的“神车”。直到2022年的1月份,哈弗H6仍然是SUV领域的霸主。
但遗憾的是,直到2022年的8月中旬,哈弗H6的插混版本才姗姗来迟。这时候H6的销量已经跌到了第五名,不但宋PLUS超过了它,连元PLUS也超过了它。
没能抓住插混的风口,是长城现在困于转型,销量大幅下滑的重要原因。想把品牌高端化和新能源化同时做好,最终“一鱼双吃”的长城,最终却两件事都没能做好。回头看来,这无疑是长城战略上的失误。
哈弗H6/来源:长城汽车微信公众号
虽然现在唱衰长城的消费者很多,但从市值上来看,体量2100亿+的长城汽车依然是紧随比亚迪后的“二哥”。
此番“二哥”挑战“大哥”,虽然令人有些唏嘘,但也是商业竞争上的常态。
光明正大的同行监督,某种程度上也保护了消费者的利益。若是不当竞争,相信相关机构经过核查后最终也会还给企业一个清白,给到一个说法。
责任编辑:祝加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