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晨1点,李昀徽走出发热门诊的大门,脱下密不透气的防护服,她感到短暂地轻松。
此时,还有数百个病人在诊室排队,有人可能等待超过24小时。李昀徽回头看了眼身后,知道她不能放松。
李昀徽是广州某三甲医院的妇科医生。最近,她被抽调加入医院临时组建的发热门诊,比平时“辛苦百倍”地连轴运转。
李昀徽所在医院凌晨发热门诊看病的患者。文中除特别标注外,均为受访者供图。
“发热门诊优先”,疫情风暴下,各地都在增援这一板块。
62岁的王亚琴,原本是陕西人民医院产科医生,这次她主动报名,参与组建一家民营专科医院的发热门诊,“先努力度过这次疫情”,她说。
一波又一波的病人涌入医院,新冠阳性和阴性病人有时很难分流,医护感染几乎是难以避免的事。
北京某三甲医院的外科医生张修杰告诉我们,和他一起被抽调去发热门诊的同事,90%都感染了。而李昀徽说,一旦有人感染,对应的科室会马上增补人手接替,“基本做到无缝衔接”,因为发热门诊不能停。
对于医院和医护来说,这都是一场“大考”,他们付出了许多。
李昀徽说,有的病人焦虑、恐慌,来医院也是想寻求心理慰藉,有的实在买不到药了,狭小的空间里,容易着急上火。多些理解和体谅,特殊时期,都很不容易。
综合医院最容易被挤兑,几位受访医生都建议,一些轻症的病人可以居家,也可以通过线上问诊获得医生的指导和用药。
保护医院也是护住我们的生命线。
[以下是几位发热门诊医生的口述]
①李昀徽广州某三甲医院医生
“发热门诊优先,每天都有同事感染”
我们的发热门诊是应目前的疫情状况临时成立的,医护人员从各个科室抽过来的,每个科室抽派1个医生,我是妇科抽派过来的。
当下疫情严峻,医院领导要求即使其他科室人员紧张一些,也务必保证发热门诊的正常运行。因为阳性患者越来越多,我们在接诊过程中虽然穿着防护服,也避免不了有交叉感染的现象,每天都有同事被感染,一旦感染,相对应的科室立马派医护人员过来接替,基本上做到无缝对接。
目前发热门诊有17个岗,分成人门诊和儿科门诊。儿科门诊是由儿科医生组成,成人门诊由内外科、妇科医生等各专科医生组成。我们每天轮班工作,护士分3班或4班倒,医生是4班制,夜间是凌晨1点到早上8点。因为是轮班制,我们同时在岗的有三四个医生,一个人上6个小时左右的班。
成人门诊白天有三个诊室,晚上两个,儿科白天和夜间会有一个,也就是说,白天是3+1个诊室,晚上是2+1个诊室, 14岁以下发烧的儿童看儿科门诊。
李昀徽和同事值班的夜晚。
我粗略估计发热门诊这边一天24小时接诊的病人有700-800个,成人的量是儿童的三倍。夜间总的来说成人多一些,三个医生基本上是看不完的,候诊的列表基本上有100-200个左右,病人等候时间在5个小时以上。
疫情期间,医生比平常辛苦百倍,因为除了接诊阴性患者还得兼顾接诊阳性患者。
原来进医院看病,都得查行程码、健康码等等,现在取消了这个流程,所有发热的病人都得在发热门诊检测抗原后再进行分流。
如果是阳性的话,就继续在发热门诊做诊疗,包括开药或者打针。如果合并其他专科症状也是在发热门诊,我们再去联系各专科的值班医生。
如果病人发烧,测抗原不是阳性,就根据病情分流到普通的门诊或者急诊。之前门诊来了一个有高血压的老人家,他只是发烧了,用抗原试剂测试结果是阴性,但是他并没有出现头晕目眩,或是中风之类的急症,我就建议他去心血管内科的门诊,他凭借阴性证明,48小时之内可以去普通门诊进行检查。
如果是阳性的病人,评估需要住院的话,就会给他做一次核酸,核酸结果也是阳性的话,就收到我们的隔离病房。
隔离病房现在都住满了,很紧缺。唉,突然增加了那么多阳性患者,医院一时一刻也腾不出那么多病房,不过相信医院会克服困难,妥善解决病房紧缺的问题。
“来排队就医,可能是寻求一种心理慰藉”
过去三年免费核酸检测,突然不再要求全员检测,我看到有的老百姓很恐慌,都跑到医院来了。
之前一直觉得,只有老人家或者小孩等一些抵抗力差的人才会感染,但其实我看到还有很多20多岁到30岁的年轻人也被感染。
症状因人而异,有些人只是出现头晕头疼;有些人突然发高烧、流鼻涕,后期有咳嗽现象;有些人高烧持续不降,而且出现全身疼痛难忍,味觉、嗅觉失常等等。有一个女孩子被病毒感染后,可能本身就脆弱一点,她会痛到哭,情绪也很不好,也没有办法行走,根据她自己描述,全身就像针刺一样的疼痛。
李昀徽在社交平台上分享诊疗心得。
我能感觉到大家的焦躁情绪。每一天都会有人去护士站前台跟护士吵架,说为什么还没有叫到我的号?家里有小孩有老人,能不能不要等那么长时间?也有很多人身体不舒服,连坐的地方都没有。
老百姓对病毒存在一种恐惧心理,特别是有基础病的人,内心更加忐忑不安,觉得只有到了医院才有健康保障,来医院发热门诊排队就医,可能是为了寻求一种心理慰藉。
但其实来医院排队就医,存在交叉感染的风险。在家里自己吃药,多喝温开水,营养均衡,多休息,也会达到治愈效果。
因为我是妇科医生,护士会把孕妇分诊给我。那天我看到一个35孕周的孕妇,挺着肚子走进来,她当时高烧不退,头昏脑胀,精神状态差,没有食欲。她夜间睡不着,下肢酸痛。
这个孕妇情绪很焦虑,她老公在旁边也是手足无措,只能给她贴退烧贴,多让她喝水。我建议孕妇在这种情况下,应该在家里备一个胎心监测设备,因为孕妇发烧的话,会引起胎儿的胎心加快,胎儿受不了这么快的胎心。
疫情严重的情况下,孕妇可以绑一个远程胎动监测,通过手机传输数据到医院的监控屏幕上,也可以远程对话医生,这个办法是胎儿30周以上的孕妇可以做的。
孕妇行动很不方便,门诊人多嘈杂,交叉感染的风险很大。针对这种情况,我们会专门给孕妇开辟一条绿色通道,让护士尽快分诊。但是我们这边叫医生也是需要时间的,因为产科的值班医生可能正在手术台上,等医生下手术台,换上隔离服过来看病。
唉,希望患者多多理解和体谅,说实话,医生也不希望患者多受一分痛苦。
李昀徽在给病人看病。
疫情期间,病房很紧缺,因为阳性孕妇必须要单独的病房,我之前遇到一个羊水破了的阳性孕妇,在车床上被推进来后,我测试一下羊水成分,检查了胎心,确保没有脐带脱垂,没有大出血,再检查她的生命体征,血压、心率、血压都在正常范围。我们抓紧时间几个人同一时间一起检查,一边给产科的医生打电话,让他赶紧腾出一个房间,把这个房间的病人暂时挪到其他病房挤一挤,这样才确保了母子平安。
现在外面药不好买,我看我们小区业主群里都在说抢不到药。不光是药店资源紧张,医院也缺药,我们经常开着开着,一种药就开不出来了,只能不停更换药效相近的药。
我们医院基本可以保证正常供药,但是有一些孕妇需要用的药,很紧缺,比如孕妇能用的退烧药就那一种,没药的时候我们只能给她们开一些儿童的退烧药,相对会安全一点。我们医院很重视孕妇药物紧缺这件事,正在想办法解决。
“定点医院也是人满为患,轻症可以线上问诊”
我们发热门诊的诊疗主要有三类:对于轻症的患者,主要是开口服药,嘱咐他们在家休息,居家观察;第二种就是留观,等度过了12小时或者24小时危险的阶段,治疗后症状有改善,再让他回家;还有一种是需要住院的病人,收到定点医院,有些严重的还需要医生亲自护送转院。
每天,我们这里会有一些病人的病情比较严重,比如有肺炎的,生命体征和血氧都不太好,不吸氧的话呼吸都很困难,高烧不退,还有一些病人做过心脏瓣膜手术,放过支架,胸痛的,有的病人胃肠道出血,或者是有肿瘤的病人,经过放疗化疗,本身身体就不好,同时又阳了,经过评估后,我们会收到定点的医院去。
定点医院也是人满为患,所以会根据病情的严重程度收治病人,危重症优先。比如有哮喘的病人,发作起来的话,很危险,因为支气管痉挛,呼吸不过来。所以我建议一定要了解家里人有什么病史,备一些急救药,降血压的,速效救心丸,扩张支气管的药等等。
我们发热门诊的医生,最重要的是要识别病人症状,懂得分流。对于需要急救的病人,要当场救治,比如病人突然心梗倒地了,需要马上抛下所有的事情争分夺秒做心肺复苏。还有肺炎或者化疗的病人,虽然没有那么着急,但是他们的病情是需要重点关注的,就要积极去联系所有的医生来会诊。
现在没有那么多场地做分流,阳性阴性都是在一条队伍里面排队,混在一个大厅,甚至连坐的地方都没有。
我会反反复复告诉来医院就诊的人一定要做好个人防护,最好戴N95口罩,但N95口罩很紧缺,所以普通医用口罩也行,来医院之前先把口罩戴好,戴双层也可以,也可以戴帽子,戴个手套再出门,身上带一瓶酒精喷雾随时消毒。
建议患者轻症可以在互联网上就诊,开药也可以在线上开,医生认为需要去医院,再到医院就诊,我知道广东省人民医院开通了线上就诊,我们医院还在开发中。
“我不停地工作,能看一个是一个”
我的父母远在湖南,都感染了新冠病毒,可我连打个电话问候的时间都没有,更别提能够回家看望父母。
父母虽然都感染了,但他们最担心的还是我的身体健康。
我也会担心,只能做好防护了。每天到门诊,我先穿上防护服,戴好口罩和隔离防护面罩,检查口罩密闭性,绑得严严实实会呼吸不顺畅,很闷。我们6个小时不能上厕所,因为穿脱很麻烦,有同事来例假,只能垫宝宝用的尿不湿,我们进去上班之前,都不会吃太多的东西,喝太多的水。
我戴了眼镜,热气呼到很凉的镜片上,就起了雾,视线会模糊。为了防止起雾,只能让周围的空气变得很冷,在旁边开个风扇。凌晨的时候非常冷,但不能开空调,因为我们要开空气净化器,房间门都必须打开流通,只能放个小太阳在旁边,但太暖了也不行,因为眼镜片会起雾。
我们发热门诊是不可以限号的。哪怕是晚上,病人也一直在排队等着,我时常遇到等了24小时以上的病人。
每天人很多,空间很小,病人情绪焦躁,不停地催促,我不停地工作,想尽量快一点,一些着急的病人会跟护士吵架,我们要不断安抚病人的情绪,还有解释工作,有时会感到压抑。我有同事直接晕倒了,被人抬出来,把口罩摘掉,让她呼吸一下。
6个小时下来,我的脸也被口罩压出一条条红色印迹。
工作结束后,我会把隔离服脱掉,再洗手,还会洗个澡,走到医院外面,离开病毒区,大口地呼吸新鲜空气。那一刻会有成就感,然后回头望了一眼,发现还有好几百人在排队,瞬间又感觉杯水车薪。
等候区的病人列表,数字越来越多,一旦放慢脚步的话,病人又要多等一个小时,多等几个小时。我心里知道,病人是看不完的,但能看一个是一个。
②王亚琴陕西某专科医院医生
“我62岁了,主动申请到发热门诊”
我本来是陕西省人民医院的一名产科医生,12月1日,调到了我们当地一家民营专科医院的发热门诊,和另外10名同事一起,帮助这些母亲和孩子。
如果发热的病人太多,综合医院、三甲医院是看不过来的。所以为了动员所有的医疗机构都能够治疗病人,我们西安市连续开了几次会,让有医疗资质的医院都要开发热门诊。
我们的发热门诊不仅仅针对孕妇,也能接诊社会上其他病人。量非常大,从前天下午5点到晚上10点,大概来了40多个病人。
建立发热门诊的第一天,我们就做了培训。昨天中午12点多,我们又进行培训,下午3点又培训了一次。4点到5点,针对一个阳性的发热孕妇,我和内科、感染科、医教部的同事进行了会诊和讨论。
王亚琴和同事讨论病人的病情。
针对不同的病人,孕妇,小儿,普通人,老年人,我们都有一一应对的方案。如果病人病重,我们会逐级转诊到综合医院和救治中心。西安建了一些救治中心,昨天晚上卫健委还在各级医院培训,提出应急方案。
其实,2018年我做过一个孕产妇省市县三级网络云平台转诊的课题,研究病人什么情况下转诊,转诊有五色,分成绿色、黄色、橙色、红色和紫色,紫色就是传染病,新冠就是紫色。妇产科的病人或孕妇,不是单纯怀孕,也会有一些其他症状,包括高血压,心脏病,艾滋病,新冠,所以作为妇产科医生,不能只会接生,做剖腹产,会切个子宫就行。
目前来讲,综合医院医疗资源有限,容易挤兑。所以我们先尽量救治轻型和普通型病人,减轻综合医院和重症监护室的压力,不能把这些轻症病人都推到医院,否则他们的压力会很大。
我们接诊的很多病人是孕妇和儿童。发热门诊是24小时三班倒,8小时医生轮班倒,这里不能没有人,有些病人需要紧急处置。
王亚琴在接诊病人。
最近,我们同事也有阳的。全院大概有500名职工,有症状的同事大概占1/10或者1/12。
每天中午,我们都会喝中药房熬的汤药,放在大桶里,上下午喝两次,然后戴口罩,常洗手,少聚集。建发热门诊之前,我把预防的方法告诉大家了,一是要加强营养,维生素,蛋白要够,二是多吃水果、喝水,睡眠要充足。
如果我们医护人员有症状,就直接治疗,在家休息。尽量争取不被感染,或者少感染,晚感染。
如果在门诊上班,我们半天就要接诊四五十个病人,其中轻症的病人要多一些,他们并不都是感染新冠的病人,也有普通感冒的病人。
过去,我们有定点医院,有封控区,有隔离区,有缓冲区;现在,根据国家的文件,不管是专科医院,还是综合医院,只要是医疗机构,都要接收阳性病人。
我们这里是分区域的,如果发热,会检测抗原,十楼接收的是新冠和发烧病人,九楼是普通病人,医院有规定,不要让新冠病人感染普通病人,新冠病人都是单间的。
现在很多药品都比较紧缺,我们昨天调配了一些紧俏的药,有一些比较重的病人,如果脱水啥的,我们会用一些激素类药物,也可以缓解症状。有些病人他必须要用某种药,如果那个药没有,可以用同类的药物代替。
我在发热门诊工作这十几天里,也遇到过一些比较麻烦的情况。前几天,有一个发烧的患者非要买某种药,他也不是学医的,只是在网上看到那种药很火,他就想要。这个药我们前两天本来有,但是他来的时候,就没了。
他就不太满意,后来我们找来内科专家,还有发热门诊,一起给他解释,也可以用其他药。实际上,如果你没发烧,或者只是预防,没必要用更多的药,因为吃药三分毒。有症状也一定要在医生的指导下,按照科学的方法,该用什么药才用什么药。
我已经62岁了,是主动申请到这里的发热门诊工作的,只想着先努力度过这次疫情吧。
③张修杰(化名)北京某三甲医院医生
“发热门诊病人现在慢慢减少,药物仍然缺”
我是外科医生,两个礼拜前,根据院里面的安排,被临时抽调到发热门诊支援。
和我一起调过去的还有十四五个同事,我们都是来自各个科室的。上岗前,医院有进行简单的防护培训,比如如何穿脱隔离衣、戴帽子、口罩、面屏等等。
在发热门诊,我们是轮班制,三天上一个班,一个班6个小时,一共有三十几个医生,24小时都必须有医生在,我好几次排到班都是凌晨2点到早上8点,这个时间段的病人要相对少点。
我们发热门诊现在没有分流,阴性和阳性病人都一起看病,因为80%的病人都是阳性的。我一天最多接诊30个病人,各个年龄阶段的人都有。他们的主要症状是发热、咽痛、胸闷、腹泻、腹痛,新冠发热病人跟普通的发热病人不一样的,在于身上疼。
比如前几天有个80岁的老人,发热到39度,浑身疼。他是一个人来的,我给他开了解热镇痛药,虽然他有糖尿病和高血压,但当时的身体状况和情绪都挺正常,所以我给他开完药他就离开了。
还有一个七八十岁的老人,坐着轮椅,家人推着他过来看病的,当时他发烧到39度,精神状态看上去不太好,也不怎么说话,但他主要是发烧,所以我给他开了退烧药。还有一个我印象比较深刻的重症患者,是白血病的病人,只有30多岁,在发热门诊,我们是对症治疗,先让他降热解痛,后面经过评估,又把他分流到了血液科,进一步治疗他的白血病。
之前我没在发热门诊,不知道每天有多少病人。刚刚放开的时候,发热门诊每天会接诊200多个病人,现在有慢慢减少,每天150个左右。
在我接诊的这些阳性病人中,有些人会感到恐惧或焦虑。现在有个问题是比较缺药物,比如泰诺林,很多地方都买不到了。
来到发热门诊支援后,我自己的科室有时会缺人手,有些手术就没医生做了,我也比较担心我自己科室的患者。还有一个费用的问题,比如给患者看病穿的防护服这些,费用都是由医院承担的,这些防疫任务的成本是否应该三甲医院负担呢?
很多人都感染了,不过我自己还没有感染。
刚开始时,我会特别注意防护,经常消毒。后来也就是基本的防护了,上班时就穿好防护服,戴上防护面罩,口罩和手套,工作期间6个小时不能上厕所,只能憋着,直到下班那一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