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丨骂人就有钱?以法治之力向“网课爆破”重拳出击

日期:11-04
涉事

“网课爆破”具有新型网暴的特质,提醒我们从法治、监管等层面做好预防,以避免陷入被动跟着新型网暴“节奏”走的窠臼

近日,“新郑三中老师网课去世”事件在急剧发酵之后,公众的视线逐步指向“网课爆破”这一深水区。

11月2日凌晨1点,有网友发文求助:其母为河南省新郑市第三中学一名老师,日前疑因上网课时遭受“网课爆破”后在家中猝死。当日17时,新郑市教育局针对此事发布情况通报称公安机关已经立案侦查,并称调查结果会第一时间向社会公布。

随后,有媒体报道疑似涉事“网课爆破”的参与者发声“收费骚扰课堂”,也有文章指出有人在靠此挣钱。这意味着,“网课爆破”并非恶作剧,背后可能有组织者、参与者,涉及金钱利益,是一种藏身于网络的黑色交易。

↑图据山东商报

↑图据山东商报

随着背后的细节不断呈现,该梳理一些必须回答的问题了。

其一,“网课爆破手”聚集在哪些社交平台,平台有没有监控到?据报道,涉事网课平台钉钉官方的客服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已有相关人员核实此事,若遇陌生人闯入网课房间,建议老师在学生进入会议后,设置“仅主持人可以邀请成员”以避免此类现象发生。而百度贴吧在今年9月曾针对“网课爆破”相关内容开展巡查和治理,清理相关违规内容410条,处置严重违规账号58个。腾讯会议官方微博同样在9月初发布消息,上线一键“暂停参会者活动”功能,以“抵制网课入侵”。可见,“网课爆破手”分散在多个平台,作为平台,必须负起主体责任,对该群体进行更严格的监管和拦截。

其二,谁是组织者,谁是发起者,参与者的钱从哪来?“凶手们至今仍隐藏于茫茫网络之中”,这是家属痛苦的心声。找出具体的行为人、藏在幕后的组织者和发起者,是及时惩凶、还受害人一个公道的必有之举。相信随着警方调查的深入以及涉事平台协助调查,很快会有眉目。

11月3日,有网友发文称是女教师“网课爆破”的参与者,“我是入侵网课的人之一,朋友说骂人就有钱拿,我才进去的。”另有“网课爆破”组织者贴出“最近风头紧,不接单”的消息。这说明,该群体背后可能有“金主”支撑。尽管有些参与者只是为了发泄情绪,但显然,“网课爆破”在被利益裹挟之后,被激发出更大的恶意来。斩断养肥该现象的链条,铲除以恶养恶的土壤,迫在眉睫。

其三,对“网课爆破”行为,涉事教师有没有向上级部门反映,学校或主管部门有没有采取果断措施?“新郑三中老师网课去世”事件中,受害人并非第一次遭遇“网课入侵”,而且此前已有多地出现网课被入侵的现象。那么每一次被入侵后,涉事老师和学校、主管部门的反映和表现如何,亦很关键。如果及时报告、及时研判、及时遏制,有助于消除诸多隐患,对上网课的老师予以基本保护。而“网课爆破”,跟内部人将“网课爆破手”引入有很大关系,如果事先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劝诫和警告,打好预防针,也会起到一定效果。

此外,除了网课之外,其他领域是否存在类似的行为?这是应该预见到、尽早防范的方向。

“网课爆破”具有新型网暴的特质。这种行为,以侮辱、挑衅他人为乐,满足低级、恶俗趣味,从而建立起一种在网络上称王称霸的虚拟空间,表现出暴力审美意味。即使不以伤害人性命为目的,也不能被容忍。此类行为违反了民法典关于人格权的规定,也有侮辱罪之嫌。以法治之力,向“网课爆破”重拳出击,是一个新课题。

值得一提的是,新型网暴种类的增加,也提醒我们从法治、监管等层面做好预防,以避免陷入被动跟着新型网暴“节奏”走的窠臼。无疑,不管新型网暴的形态如何变,其冲撞正常秩序,挑衅规则的利益链、技术链都万变不离其宗,有规律可循。这是待解的命题。

红星新闻特约评论员伍里川

责任编辑:祝加贝

国美员工承诺函合法吗?员工如何维权?律师解读来了 杭州地铁内一女子爬行:为中国美院学生,参与兴趣小组活动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