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南风窗
作者|宫本
“不想上班,我靠做副业月入过万。”
“推荐一个冷门又逆天的技能,人人都能上手。”
不知何时起,类似的标题和弹窗以包夹之势,占据了打工人的视线。或许是受外部环境刺激,又或许是为了满足长远的人生规划,越来越多年轻人开始利用闲暇打工,换取经济上的安全感和自信心。
打开小红书搜索“副业”,弹出的笔记足有60万+篇;豆瓣上的“副业失败的一天”小组,创建以来已拥有近21万名组员,有许多人每天在此分享自己“另谋生路”的心酸和不易。
“副业失败的一天”小组至今已有20多万成员
如今,技能越多,后路越宽,就越能免于恐惧地生活——看上去是个挺美好的夙愿。
然而,被焦虑裹挟的职场人,似乎总忘了搞副业变现,远不是桩轻松的差事,其间的门道之深和收入之参差,任再多漂亮的营销话术都难掩盖。
比起专业门槛、混乱的市场结构等因素,还有一类更为隐蔽的陷阱,利用人们世俗的欲望,潜伏在阴影笼罩下,等待着那些主动送上门的冤大头。
01
精心织就的大网
若没有亲身经历,小白同学断不会想到,自己有天会摊上传闻中的“刷单诈骗”。
案件的起因,是他为排遣寂寞下载了一款交友app,并在上面认识了某个小姐姐。随着聊天深入,对方告诉他自己在某会员制的交友匹配平台工作,只要转至该平台,就有机会认识更多同城出色的异性。
会员费的数目并不大,才几十块,小白同学没怎么纠结,就跟着对方挪了阵地。
看上去,这是个挺正规的平台。客服告诉他,只要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刷单任务,就能免费和心动的对象约会,同时获得返现,等于既捡了份易操作的兼职,又能提升匹配成功率。
这份一石二鸟的工作,很难不让人心动
起初,小白同学对于做刷单要先垫资买彩票有些防备,但在对方出示包赔协议和公章,外加前两单尝到了些甜头后,他心中的疑虑消减了大半,于是很快投下了3000元第三单。
三单任务做完,手机上弹出了好友申请,是一个他先前看上的小姐姐。小白同学和对方聊到中途,回神想起刚才那笔垫的钱还没提现,再想操作时,却被系统提示“超时,提现不了”。
按照客服的说法,由于没有在十分钟内提现,资金被冻结了,需要额外再做三单任务,去匹配系统数据,才能解锁第三单的钱。
此时的小白同学由于钱被套住,已经慌了神。在客服的诱导下,他抱着自救和侥幸的心态,继续完成了金额达5000、10000、20000的四五六单,没想到窟窿不仅没填上,反而越变越大。
在受害者完成单子之后,还是“超时,提现不了”
面对他急迫的询问,客服不断回复“冷静下来”、“帮你”、“只需要”、“就能拿到”、“刷单”、“数据关联”等字眼。直到对方的语气逐渐冷淡,像个没感情的AI,小白同学才察出其中的异样。奈何被卷走的钱,早已消失在网络深海中。
像小白同学这样,受过高等教育、却因一时疏忽上钩的Z世代青年,并不在少数。根据2021年度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的数据,我国受骗用户的年龄集中在90后,占比高达63.7%,其次是80后19.6%。而00后受骗用户占比甚至高于60后中老年人。
乍看有些蹊跷,本该熟谙网络社交环境、防范意识敏锐的年轻人,咋成了“重点关照对象”?这恰好折射出目前电信网络诈骗的一大特征:从“盲骗”走向“量身定制”,剧本的精巧呈几何倍数升级。
骗子在获利后会主动和受害者断绝联系
所谓的剧本,也就是用受害者平日光鲜外表下,那些不足为外人道破的小私心、小贪念做文章,揪住人性的马脚,来让对方放松警惕,踩中布设好的连环机关。
拿小白同学来说,他所遭遇的,乃当前热门的“复合式诈骗”:对约会的向往,被飞来横财迷了眼,外加后期的赌徒心理作祟,让他一步步错过了及时止损的机会。
在这类案件中,年龄、学历远比不上处世经验来得重要。而比起钱款的损失,当事人情感和尊严的受挫,也是个长久来被大众忽略的隐疾。
02
惨被“套娃”,找谁说理
前几个月播出的《怎么办!脱口秀专场》中,庞博搭档王建国讲了个武夷山卖茶女的段子,灵感源于近年来盛行的情感诈骗,暗指犯罪团伙为了骗钱,写好剧本让假扮的“美女”和陌生男性聊天,取得对方信任后,再择机推销高价劣质茶叶。
虽是外人一眼便能识穿的路数,但在结构日益松散的现代社会,情感交流状如奢侈品,每个人都难保不会在脆弱的时候,成为撞上枪口的猎物。
《怎么办!脱口秀专场》剧照
来自武汉的倩倩,便遇到了类似的麻烦。30岁单身的她,通过网聊接触到一个灵魂契合的男人,对方每天嘘寒问暖,事无巨细关心她的饮食起居,也会给她分享生活日常,包括健身、烹饪等琐事。
被这股“真诚”所打动的倩倩,在“男友”某天介绍给她一个投资增值的机会时,没多犹豫便被怂恿着投了10万美金,还帮对方垫付了4万美金差款。
她的想法很天真,也很美好:实现财富自由后,跟男方奔现,过上理想的共同生活。
半月过去,账户余额一路疯涨到200万,正当二人商定取钱,客服告诉他们得先缴纳9.3%的税金。倩倩赶忙又和“男友”凑齐了钱汇过去,却没料到在等待回报入账的时候,“男友”突然告诉她自己被同事出卖,必须接受调查,让她删光聊天记录,并记住俩人间只是客户关系。
最终,倩倩选择了相信对方“避过风头就回来娶你”的承诺,没料到对方已带着她的钱跑路,剩下的不过是张假支票,和精神世界的崩塌。
杀猪盘最后给人剩下的不过是张假支票,和精神世界的崩塌
“大龄剩男剩女”“情感空虚已婚男女”……纵观同类杀猪盘案件中,诈骗团伙内部的笔记,多得是这些对目标人群的描述,与之相捆绑的,还有大堆编剧的技巧、包装话术。
将视角拉回现实,网络社交匿名、私密的特点,天然充当了情感骗局的温床。相较于普通案件,前者多为长线作战,布局相当缜密。行骗者不惜耗上数月乃至一两年的时间,和受害者搭讪,塑造出自己在其心目中“完美”的形象,后再趁虚而入,亮明“屠夫”的身份。
年初,网飞有部大热纪录片《Tinder诈骗王》,正是以杀猪盘为题材,记叙了多位女性被同个“白马王子”玩弄的始末,和事后承担的身心代价。然而面对冲昏头的人,网络舆论并不总是友好的,部分情绪波动的受害者,甚至会诉诸极端。
纪录片《Tinder诈骗王》剧照
还有个令人唏嘘的事实——近几年的新型诈骗案中,被骗走的钱追回概率颇低。最根本的原因,是诈骗集团化、跨国作案、专业分工的特点,为侦破设下了一道道天堑。哪怕再密集的警力,面对如此狡黠的手段,能做的也很有限。
然而,这绝不意味着普通人等同于被动、待宰的羔羊。随着电信网络诈骗频发,相关案例曝光量的提升,许多公民对反诈已建立起完善、科学的了解。他们所需要的,不过是绷紧脑内的弦,以及外部的敲打和指引。
值得庆幸的是,眼下,各种形式的反诈宣传活动,和防范工具的加速出现,正为人们不再提心吊胆,找到适洽的突破口。
03
让骗子无路可走
在过去,提到“反诈”两个字,人们想到的更多是大多线下派发传单、拉标语、讲座等传统的形式。
数字化、信息化技术腾飞的背景下,要想最大化宣传实效,贴近年轻群体,还得从更多元好玩的角度,帮助受众沉浸式感受到诈骗常见的花样和危害。
基于这样的诉求,在国家反诈中心的指导下,腾讯多部门联合推出了“反诈在行动”系列宣传活动。活动汇聚了微信支付、腾讯守护者计划、微信安全中心、QQ、腾讯手机管家等团队,以互动趣味答题、公益情景短片、宣传海报等手段相映衬,将专业的防骗、识骗秘笈,用轻松的语言传达出来,助力提升社会大众特别是年轻群体的反诈意识。
相比于照本宣科式的讲授,这种宣传最大的好处,是能让人们迅速了解电信网络诈骗的门道,将相关的知识在脑海中印刻更久。毕竟,要想和诡计多端的骗子周旋,唯一有效的途径,就是防患于未然。
在罪案猖獗的当下,治理电信网络诈骗已具有显著的紧迫性。只不过普通人要在纷杂的信息阅读中,辨识真伪,筛出对自己有用的防骗技巧,难免要多兜几个圈。
国家反诈中心带动互联网平台掀起“反诈风潮”,正是借助包括微信支付在内的平台力量,撬动反诈这根难啃的“硬骨头”,替百姓守好“钱袋子”。
此外,为了避免更多人落入诈骗陷阱,“反诈在行动”系列宣传活动重点展示了国家反诈中心APP、96110预警劝阻专线、全国移动电话卡“一证通查”服务,以及“微信支付风险预警”等反诈利器。从功能机制上看,这些利器勾连起了诈骗这个庞大链路中,从拦截、咨询、预警到举报的不同环节。只要手机里焊上如此牢固的“防火墙”,用户便能多些安心,无需再动辄为个人隐私的遭窃而惶然。
微信支付风险预警
和躲在暗处的恶势力作斗争,注定是漫长而艰巨、充满变数的,但至少,得益于相关部门的“重拳出击”,以及社会力量和企业力量等“外援”汇入,情势已有了起色。公安部数据显示,电信网络诈骗犯罪近年来持续上升的势头得到有效遏制,去年6月至今实现立案数连续14个月同比下降。
可以期待,未来在各种内外因素的合力下,“全民反诈”的新常态将更进一步。届时,哪怕骗子的网织得再紧,也会被寄附着强大意志的利刃挑破。
责任编辑:张建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