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黄河评论员:赵晓昕张成地
两天,近三千万播放量,这个数字还在不断上涨,B站UP主“衣戈猜想”的视频《回村三天,二舅治好了我的精神内耗》火了。二舅是村里曾经的天才少年,在一次高烧后因打针落下了残疾,求学之路就此终止。在颓废许久后,二舅自学木工、领养被抛弃的孩子、用半生积蓄为孩子买房,66岁时赡养着88岁的母亲,至今仍闲不住,为村里的乡亲继续做好事……
在浪漫的故事中读懂苦难
宏大的时代背景中,小人物的个体命运永远值得书写。有人津津于视频中二舅的曲折经历,有人折服于其庄敬自强的品质;有人不断回味文学性十足的旁白,有人感动于粗粝朴实的镜头语言。从制作水平和受众反响来看,这无疑是一次诚意十足的表达。
在这样一个信息碎片化的时代,能让人静下心反复观看的长视频内容,必然有其独特的魅力。从内容生产的角度出发,视频的作者深谙当代互联网的传播规律,频繁爆出的金句无疑是刷屏社交平台的利器,而对苦难点到为止的表达和穿插其中的冷幽默,能让这则故事传递的价值观更加自然地抵达观众的内心,也让作者一个人的二舅,成了大家的“二舅”。
但是,当“二舅”成为一种现象级传播,其曲折经历和所代表的精神被舆论强行分裂。大家各取所需,有的人汲取精神慰藉,有的人质疑故事本身,两种舆论在争辩中反复较量。
对苦难的见解,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确实,如余华在《活着》中说的,苦难只是苦难,它无法带来成功。可是在人类的历史长河中,有多少次社会的跃升、多少种艺术的创作是在苦难的羊水中诞生。大家共情的原因在于,每个时期不同的苦难落至个人身上,才会有真实的质感,才会有比邻的痛楚,如果这些都无所谓,那住在狗窝与住在钢筋建筑里又有什么区别呢。
苦难不值得赞美,也不应当回避,或许这是在二舅的故事中我们应当达成的共识。
生活是残酷的,所以向往美好才刻在了人的基因里。在寻求希望的路上,人们从来不缺少想象力,从眼前的一朵鲜花可以联想至一片花海,从一丝阳光可以窥见灿烂升起的朝阳,从二舅的人生经历可以构思出自己一往无前的饱满人生。自我想象是在焦虑环境下的情绪调节,只是需要注意,如果撕掉一切滤镜,那些浪漫的故事里其实充满了荆棘,不要让自我想象衍生出的胜利幻境掩盖住现实中的困境。
回到故事本身,不少人对二舅提出了质疑,打针打残腿、以家属身份住进部队、村庄中一段关乎伦理的模糊爱情,这些真的存在吗?可是别忘了,生活就是这样,它充满了不确定性。即便将几百万年来人类积攒下来的社会经验加和在一起,也无法涵盖生活的所有可能。以河为界的正义、自以为是的事实在当今舆论场上并不少见,没有亲眼见过便不存在,这种观点无疑否定了生活中的无限可能,让“造假”“虚构”论调在舆论场上横冲直撞。
退一步讲,我们相信创作者如实地记录,但难保口口相传的故事中有多少无法考据的演绎成分。知道世界上有许多和二舅一样的人们,并不会削弱他带给我们的震撼与感动。同样的,在被美化过的故事里寻找现实生活的力量也并不可笑。当“二舅”在传播场中甚至成为一种符号出现在大众面前时,是质疑符号的真伪,还是映照自身,从中获取力量,全部取决于个人的选择。
在现实中寻找生活的答案
真实自有力量,因此二舅的故事才能打动人。但一个爆款视频遵循的逻辑,必然不是事无巨细的展现与讲述,而是大量提炼的金句与选择性的叙事。当二舅几十年的人生被浓缩至一个11分钟的视频里时,局部的真实将带来一定程度的失真,引发观众的讨论与质疑。
记录平凡人的苦难,并在结尾将其升华成励志典型,这样的故事确实会治愈人们焦渴的心灵,但相应地也会引来是否在“美化苦难”的争议。这是鸡汤视频的一体两面,有人爱喝,就有人觉得油腻。
当然,就此粗暴地给这则视频敲上鸡汤的标签,显然也并不合适。如作者所言,他只是想“拍一下二舅的故事”,并且已经有意撇去了传统励志故事上的那一层油脂,在视频中不断调侃并解构苦难。但万千观众的主观解读与个人经历的投射,早已裹挟了拍摄视频的初衷。
舆论场的撕裂也正来自于此,有人在乎故事呈现的古朴智慧,并从中汲取好好生活的力量;有人更在乎镜头外未展示出来的遗憾与无奈,认为人并非生来就要与苦难共存,因此如鲠在喉。当周围人都在感动、流泪、赞美时,没有在情绪洪流里一起旋转的人,就会被质疑是否冷血与唱反调,但一个开放包容的舆论生态,显然是要能够同时容纳这两种声音的出现。
有些人对于苦难叙事保持天然的警惕,是因为见证了不少“营销苦难、收割善良、攫取利益”的案例,因此“博眼球”“是否造假”的质疑不断出现。而有些人则是拒绝沉湎于视频结尾所展望的“通向胜利”的想象,与其说是无法共情,不如说是抗拒这种饮下他人的经历,以此浇自己块垒的行为。毕竟“三天治好”的精神内耗,疗效能够持续多久,还有待商榷。
事实上,给许多人带来拯救的人生感悟,未必全都是二舅自身的想法与思考。一定程度上,视频里的二舅成了“内容载体”,作者以二舅的故事为基底,用高明的叙事和文字的力量输出着自己的价值观。这个意义上来说,我们身边从来不乏“二舅”们的身影,只是缺少一双发现他们的眼睛和将人生道理内化为前进动力的能力。如果只选择性地在厨子做好的饭里,摘取自己想要的金句当作宝典,在一套流泪、感动、发弹幕“敬二舅”的“三连”过后,转眼就忘记了自己许下的诺言,无疑又重复上演了“听过很多道理,依然过不好这一生”的闹剧。
因此,无论是赞美还是抗拒,有一点似乎可以达成共识,那便是:我们最终需要的并不是二舅,也无法持续从他人的经历中获得慰藉。与其试图在悬浮于生活的互联网寻找精神寄托,不如把目光放回现实生活,在平凡、无聊的人生中,继续脚踏实地地寻找自己的价值和意义。毕竟,二舅从未听过这些道理,却用自己的双手找到了生活的答案。
责任编辑:李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