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阳学院校门。图/邵阳学院官网
邵阳学院斥巨资在菲律宾“培养”博士事件,近来引发广泛关注。7月24日晚间,湖南省教育厅发布通报称,省委已对党委书记彭希林同志给予免职处理。
然而,这个事件还没来得及冷却,又出现另一个类似事件。据新黄河客户端报道,位于河北的邢台学院也被曝出疑似批量引进“速成博士”。
今年2月,在邢台学院公布的2021年公开选聘拟聘人员名单中,有13人为韩国某高校博士,不少网友质疑为“速成博士”。7月26日,邢台学院校办工作人员回复极目新闻记者表示,目前校方正对此事展开调查。
两起事件引发社会舆论的高度关注,让人们情不自禁的联想:类似情况是否还会存在?
地方高校的晋级焦虑
不管人们的联想能不能坐实,上述事件其实都反映了一些地方高校尤其是地市级高校的晋级焦虑。在重点高校中,博士学历焦虑通常不再存在,其师资的博士学历要求,早已成为过去式的刚需。陈春花的博士学历起底,在一类大学中当属小概率事件。
对于那些非重点但仍享有一定知名度的高校来说,师资的博士学历压力也不会太大,即便存在,也犯不着组团批发“速成博士”。但就是一些地方高校尤其是偏远地区的高校,却存在急切的晋级焦虑。
根据教育部2006年颁布的《普通本科学校设置暂行规定》,称为大学的专任教师中具有研究生学位的人员比例一般应达到50%以上,其中具有博士研究生学位的专任教师占专任教师总数的比例一般应达到20%以上。
据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发布的《学位授权审核申请基本条件(2020年)》规定,除艺术体育类院校外,新增硕士学位授予单位申请的基本条件中,专任教师中具有博士研究生学位教师的比例不低于25%。
就此去看,博士研究生学位专任教师的占比,是决定高校更名、申硕以及申博的硬性指标。
一个现实是,那些本来起步于专科的地方院校,其师资本就积弱,腾笼换鸟的成本很高,引进高质量博士的难度、成本比较高。因此,就地升级,似乎就成为了“多快好省”的捷径。
虽然这种就地“国际化”的风险很大,达摩克里斯之剑不知道什么时候能掉下来。但很多时候,主事者其实还是愿意赌一把。
▲邢台学院建筑。图/微信公众号“邢台学院”
“水学历”和“唯学历”都要避免
博士学历本是严肃、斯文的雅事。无论在国内,还是在海外,取得博士学位,都需要个体付出巨大的努力。为此,博士学位授予单位以及教育主管部门,在程序和制度安排上,设立了比较严实的防火墙,防止假冒伪劣学历的出现。
由于博士学位是个稀缺品,但现实中的需求却越来越大,因此,伪供给的可能性就越大,也会给一些怀有不正当目的之人以可乘之机。来源于国外的一些“水博士”乘虚而入,让劣币混迹于良币之中,无疑扰乱了博士学历的规则和道德,僭越了底线。
一些高校铤而走险,妄图通过不正当手段实现相应的目的,主要负责人理当接受惩戒。但也要看到,这也与博士学历成为评价高校师资队伍的硬指标有关。
高校需要名实相符的博士,更需要货真价实的人才。如果博士学历被异化为形式主义的标签,师资徒有博士学位的虚名,这样的高校,哪怕师资博士普及率百分之百,也是误人子弟之所当。从这个角度去看,现实中,一些高校显然既要杜绝“水学历”,也当拒绝唯学历。
要明晰的是,学历只是能力的标签,能力是本,学历是末,一旦本末倒置,学历注水,以假乱真,不仅稀释了博士学历的声誉和含金量,甚至会劣币驱逐良币。其严重后果不只是在高校领域,还会对整个社会造成恶劣的影响。毕竟,博士学历都可“注水”,还有什么是不可“注水”的?
因此,高校应回归人才的本位价值,推崇学历背后的能力。也即,高校应该尊重人才,不能过度崇尚学历。那些地方高校,应该把心思用在正道上,不能眼巴巴地盯着所谓的学历指标,把高校“山寨”化,而应老老实实地做好师资建设,宁愿慢一点,也不能“虚高”指标。
杜绝“速成博士”也需资源倾斜
也要看到,地方高校也有苦衷:因为自身实力、名声不够高,很难引进优秀的博士,只能通过将本校的教师送出国外,喝几口“洋墨水”,摇身一变,成为博士,以使学校看起来提升了实力。
所以,一方面,对于教育主管部门而言,在制定政策或评价指标时,也不能将指标硬化成没有余地的“钢产量”。政策和指标过于刚性,会倒逼执行层面的“阳奉阴违”,甚至逼得执行层面铤而走险。在此过程中,尤其要注意淡化对高校的行政评价,推进专业评价,破除高校存在的唯学历、唯论文、唯职称评价问题。
另一方面,也要逐步调整以身份划拨经费的传统路径,甚至要通过一定的资源倾斜,帮助这类学校提升教育质量与实力。
资金是办学最重要的底气,而一些地方高校,在此方面往往都是弱者。为此,在高等教育规划中,不论是中央还是地方层面,应该适度通过办学资金的倾斜,提高这类高校的生均经费拨款,拉这些地方高校一把,进而引得“凤凰来栖”,提升办学实力。
宁要慢慢成长的人才,也不能要“速成”的“水博士”。引进海外“速成博士”,但愿邵阳学院、邢台学院只是孤例。公众期待赶紧把“速成博士”挑干净,还博士学历以“清高”的本色,也让高等教育回归真正的育人本色。
责任编辑:张建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