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邵阳学院之后,邢台学院也被曝出疑似存在批量引进“速成博士”的情况。
据媒体报道,今年2月邢台学院公布了一份2021年公开选聘拟聘人员名单,共13人,均为韩国高校博士,有网友根据名单发现,这批博士此前或为邢台学院在职教师。
“速成博士”存在多年,这些院校为何不忌讳?
针对邵阳学院斥巨资引进菲律宾博士一事,7月24日晚,湖南省教育厅针对此事发出通告,已责成邵阳学院纠正不当做法,并对相关责任人给予免职处理。
湖南省有关部门对邵阳学院“速成博士”一事的处理是很迅速的,尤其是对负有主要责任的学院党委书记给予免职处理,体现了对这一事件的重视程度。而有类似运作的邢台学院再被“挖出”,表明仅仅处理个案是不够的,或许应该全面排查所有地方院校与国外大学联合培养“速成博士”的做法。
这样做的目的很明确:要叫停所有不重视质量、只追求提升教师博士学历比例的联合培养模式,并推进教育评价改革,破除高等教育管理与评价中的唯学历论。
事实上,“速成博士”早在多年前,就曾被媒体曝光。2019年,韩国就有大学被质疑是“中国博士加工厂”,专门和中国大学合作,招中国大学的在职教师,速成博士。据媒体当年的报道,赴韩读博士已经是一个较为完整的产业市场,17万元左右的学费加上均价1.8万元的中介费,就能“买到”一个博士学位。
但是,这一“速成博士”模式并没有就此得到全面清理。此后,我国一些院校宽了合作的国外大学名单,不但有韩国大学,还有马来西亚大学、菲律宾大学等。他们的共同特点是,学校并不知名,办学质量也一般,博士的入学门槛并不高,而且培养周期大约为两年左右,但所授文凭是得到我国教育部门认证的。
只需稍微检索,就会发现,不少地方院校都有这种和国外大学的合作模式,而且这些院校并不忌讳,都是在学校的官网上公开宣传的。邵阳学院、邢台学院的“速成博士”项目,都是他们主动发布的信息。
在国高等教育领域,“速成博士”还被不少高校视为一种重视提升教师学历、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的超常规做法。严格说来,单从提升学历角度看,这种做法也并不违规。因为这些合作培养博士的国外大学,不是学历不被认证的“野鸡大学”,而是得到认证的。虽然获得博士学位的教师被质疑是“水博士”,但在评职称、晋级时,学历是认可的。
改革管理与评价体系,让地方本科院校错位发展
要破除这些地方院校“找才升级”的心结,需要反思两大问题。
其一,怎么提高学历学位认证质量标准?推进教育国际化,需要建立学历学位认证制度,而只有坚持高质量认证标准,关注培养过程、培养方式、课程质量,才能将低质量的大学排除在认证名单之外,杜绝“水学历”也被认证。
其二,怎么遏制高校采取“速成博士”这一功利办法提升教师学历?一些院校提升教师博士学位比例的目的,是为了申请硕士点、将学院更名大学。那为何学院要争着更名为大学而不安于学院名称?为何要申请硕士点而不安于进行本科教学?
事实上,像邵阳学院、邢台学院这样的地方院校,办学定位应该是普通本科甚至职业教育,培养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但是,我国大部分地方本科院校都不愿意“安于现状”,而是想办学术性综合院校,想以申请硕士点、博士点举办研究生教育,作为学校上层次、上水平的重要目标。
对于校名是学院的地方本科院校来说,学校办学者要获得办学成绩,就会尽力把学院更名为大学,按更名的条件展开大学建设,包括增加学科、扩大规模,提高教师的博士学位比例、申请硕士点等等。
可以说,“速成博士”在地方本科院校校内是得到相当程度的认可的,是学校为生存、发展而采取的不得已措施。靠慢慢积累、发展,学校的教师队伍建设指标可能在二三十年年内都难以达到申请硕士点、更名大学的需要,学校等不及,也不愿意等。
我国当前的教育管理与评价体系,存在大学优于学院,有硕士点、博士点的高校要比只进行本科教育的本科院校水平高的导向,这在客观上就会刺激学校向“高大全”方向发展。显然,只有改革这种管理与评价体系,才能让地方本科院校实现错位、特色发展,踏踏实实做好本科教育,促进我国高等教育形成合理的人才培养结构,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为此,在处理个案之后,还要结合对“速成博士”现象的调查、总结和反思,调整我国的教育管理与评价体系,建立促进每所高校都定位明确、平等竞争的高等教育办学环境。
责任编辑:张建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