替“切面阿婆”鸣不平,何尝不是在“浇自己之块垒”

日期:06-22
疫情上海市

事情没有想象的那样糟糕,但给老人准备好“数字拐杖”,是技术问题,更是观念问题

上海一位九十岁的老太太,生日这天想去粮油店买两元钱切面。可是因为她没有手机,也没有当地疫情防控要求的离线随申码,被店家拒绝了,这事经网络发酵后引起很大关注。

替“切面阿婆”鸣不平,何尝不是在“浇自己之块垒”

按常理说,疫情入侵我们的生活已经快三年了,还发生这种老人被阻挡在日常生活之外的事件,很不应该,尤其对于一线城市上海来说。

其实,事情没有想象的那样糟糕。上海当地媒体《新民晚报》跟进后发现,当事人王阿婆说,回去碰到的邻居帮她买了面条,她还特别解释,“街道、居委、街坊四邻都很照顾我,手机什么全部帮我弄好,弄好了好让我出门,这么好的人……”“大家都很不容易,我心里很难受。”阿婆越通情达理,越是让人心疼。

另一边,被一些人攻击的事件当事人、第六粮油静安七分店的店长小穆,也有点委屈,他只是严格遵照当地的疫情防控规定。的确,好不容易恢复生机的城市,不容许任何侥幸心理,不能给病毒可乘之机。他说,“如果知道那天是阿婆的生日,我一定会再多关照一句:阿婆,我们帮您把面预留好,您回家后可以叫有码的邻居帮忙来取。”

阿婆是好阿婆,邻居是好邻居,店员是好店员,事情是小事情,结局是暖结局,为何舆论偏偏不依不饶呢?因为一旦联系到了自身,共情能力就会成倍翻涨。

一来,联系到了自己家的老人。如果不去填补数字鸿沟,把防疫政策中关于老人的部分完善好,每家的老人有可能成为“王阿婆”,只能眼睁睁看着“切面静静躺在一公尺前的柜台上”。家家有老人、人人有老人,这话在疫情之下另有了一层深意。

光有技术还不行。据介绍,随申码去年就上线了,不应该到现在还有寸步难行的王阿婆。可是居委征求家属意见时,家属认为她“年纪较大而且没有打过疫苗,不适合外出”,就没帮她申领这个码。据此可知,上海一定还有“不适合外出”的张阿婆、李阿婆,那全国范围呢?

王心凌火的时候,她的老粉丝有句玩笑叫“我们只是老了又不是死了”,不知为何我脑海会浮现这句话。年轻人掌握着互联网的话语权,如今还掌握着老人的“赋码权”。

可一个老人,首先是个社会人。哪怕他九十高龄,哪怕他行动不便,总归还有买两元生日面的权利和需求。尽管一个“通情达理”的老人,大概率不会因为这个需求被剥夺而生气,但不代表这个需求不合理。

给老人准备好“数字拐杖”,是技术问题,更是观念问题。

二来,恐怕一些人潜意识里联系到了自己的不爽经历——为王阿婆一怒,也是为自己一怒。我们可能没有经历与两元面相隔咫尺而不得,但两年多来,或多或少一定有被拒绝的经历。被拒绝出行,被拒绝进入,被告知这不行、那不行。总之,一个大大的“NO”字高悬在生活的主题之上。的确,为了织就疫情防控的“铜墙铁壁”,每个人都付出了自己的努力,受了或大或小的“委屈”。

就这样,一个特殊的案例,调动了普遍性的情绪。

这种情绪可以被理解,不代表严格防控是错的。没有这些憋屈,疫情防控恐怕不会取得今天的成效,大家的生命健康都没有保障,哪里能奢谈委屈不委屈。

疫情盘桓不去,随着常态化防控政策的持续,对疫情防控的公共情绪张力逐渐也在增大。比如上次东航登机事件,工作人员确实在按章办事,起初也被骂得很凶。

敏锐察觉到这些社会情绪很有必要的,一方面引导公众认识情绪的来源,及时疏导排遣之;另一方面相关部门也要完善各个防疫单元的细节,把体验感做得更好一些,大家的配合度会更高,负面情绪也不会那么“一点就着”。

责任编辑:祝加贝

“网红”董宇辉直播遇尴尬:我讲了半天李白,你跟我说他是刺客? “全国文明城市”资格被停止,唐山该深思什么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