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不到20万人口的浙江小县城,24个岗位的入围人员几乎都来自知名高校,九成以上是硕博生。广东河源一山区县城招聘,引来700多名硕博报名。在这个“史上最多”毕业季里,几则新闻却意外引发热议。详细报道>>>《名校硕博士扎堆县城“体制内”就业,背后有哪些原因?》
眼下,正是一年一度的毕业季。今年,1076万名大学生将面临抉择。担忧的观点认为,硕博毕业生扎堆体制内是学历内卷下的人才浪费。
但另一方面,一些地区也把“福利套餐”摆在了台面上,高出本地平均工资不少的薪水,各种房补、人才津贴等等。在节奏慢,物价相对较低的一些城市、区县,这样的生活显然也颇具吸引力。
“我们没办法指责这些人的选择,但整体来说还是应该引导高学历人才和岗位的匹配”,一位经济学家向中国新闻周刊表示。另一位教育学家则表示,打破“铁饭碗”也是关键。
学历的尽头是什么?
“学历的尽头是编制”,在一些学生群体中,这句话俨然已成了流行语。近期,多地名校硕博毕业生竞聘体制内岗位的消息引发热议。
一份《2022年遂昌县面向世界一流大学引进优秀毕业生入围体检人员公告》的公示名单显示,他们中有4名博士、19名硕士,本科毕业生1人,均来自知名大学,如浙江大学、复旦大学等,对应的岗位除了专业技能类,还有7个乡镇、街道的基层工作岗。其中,仅3个岗位对学历要求硕士研究生及以上,绝大部分的要求是本科及以上。详细报道>>>《博士奖75万、本硕奖45万!名校高材生扎堆一个小县城》
尽管地处浙江,但从区位看,遂昌县并不靠近经济中心。遂昌属丽水市管辖,是一个“山区县”。七普数据显示,遂昌县常住人口接近20万人。2021年全县生产总值(GDP)为153亿元。根据遂昌县政府官网披露,全县常住人口中,拥有大学(指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的人口为2万余人,到2026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为:地区生产总值和人均生产总值分别达到215亿元和10.7万元,
名校生竞相投入“山区”不是个例。今年1月,广东的山区县和平县发布了2022年引进高学历人才公告。计划引进82名师范、工程、法学、管理、测绘等专业的国内外博士、硕士研究生、一流大学或一流学科建设高校本科毕业生。在随后收到的810多份报名表中。有博士31名,硕士700多名。有国内清华、人大等著名高校毕业生,也有来自美国、英国等著名高校的留学生。
5月10日,江苏省盐城市阜宁县政府办在官网上发布了《阜宁县2022年面向全国部分高校和境外世界名校引进优秀毕业生拟聘用人员公示(第一批)》。来自北大、人大、国科大等中国一流大学的百名毕业生出现在名单上。详细报道>>>《博士享40万元购房资助!江苏这个县引才获顶级名校毕业生垂青》
近期,还有一则“清华女博士应聘长沙地区一协警岗位”的新闻,尽管最终被证实系“乌龙”,但从中也可窥见一二。就该女生应聘的女协警岗位而言,招收10人,学历要求大专以上,通过资质审核的人员就有653人,其中本科学历者349人,硕士及以上学历者10人。详细报道>>>《“清华博士”考协警?长沙岳麓区:实为二本毕业》
名校毕业生“卷”入体制,部分原因是因为就业压力。今年,高校毕业生规模首次突破千万,创历史新高。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4月份,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为6.1%,比上月上升0.3个百分点。其中,16-24岁、25-59岁人口调查失业率分别为18.2%、5.3%。
“大炮打苍蝇,大材小用”,一位长沙某211大学在读博士从她周围的应届生听到了对上述新闻的看法,“但我觉得挺好的,青年教师压力太大了”。她提到,高校应聘者水涨船高,有些学校辅导员也要求博士,“牛人太多了”。
“大家都想考编,我们寝室4个人,3个在考编”,同校的一位硕士应届生向中国新闻周刊表示,她的周围人也大多数未就业。与此同时,也有一些校招生被“毁约”的新闻引发关注。
一名广东某211大学应届毕业生向中国新闻周刊说到,秋招时她因多种原因未能获得offer。春招前,她和家里人聊过目前整个市场形势的问题,认为进入国企、央企或者考事业单位和公务员,是近几年比较合适的选择。目前,她在一家有机会转正的央企实习,若未能找到合适工作,她表示会考虑之后的国考和省考。相关报道>>>《名校毕业后,我“挤”进县城体制内》
“就业的选择背后肯定是有复杂的社会和经济的原因,比方说在当下,入职企业可能不稳定,且不管是否都不稳定,一旦形成这种社会预期,大家可能都会往体制内走,这是一个客观规律,就像早几年一样,市场经济好的时候,大家也会到社会上去。”浙江大学国际联合商学院数字经济与金融创新研究中心联席主任、研究员盘和林向中国新闻周刊表示。
并非社会合意的结果
对体制内的热捧,从另一数据也能得到印证。2022年,国考报名过审人数首次突破200万人,达到212.3万,相比去年增加了1/3,平均竞争比达68:1。10年前,这一人数大约只有120万余人。详细报道>>>《28年间国考报名人数为何增长482倍?》
“名校生进体制内不是一年两年的事儿,实际上也是过去考公热一个延续,按照马斯洛的理论,事实上这些学生,他们的需求层次,是在物质和安全的层面,希望找一个稳定的岗位。”中国教育科学院研究员储朝晖向中国新闻周刊分析。
此前也有俗话说,“宇宙的尽头是编制,但乡镇公务员除外”。名校硕博扎堆小县城就业的背后,其实各地也在“内卷”。
以上述提到的地区为例,遂昌县为人才“买单”的钱确实不少。根据规定,符合首次新引进到遂昌工作的全日制硕士研究生、高考第一分数段录取的全日制本科生,可享受45万元政策奖励,包括一次性房票补贴30万元;生活津贴3万元/年,可享受5年。全日制博士研究生更为优厚,可享受75万元政策奖励,包括一次性房票补贴50万元;生活津贴5万元/年,可享受5年。
中国新闻周刊注意到,早在2012年底,当地就制定了加强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的若干意见。2020年,该县出台多项人才新政操作细则,将高层次人才分为国内外顶尖人才(A类)、国家级领军人才(B类)、省级领军人才(C类)、市级领军人才(D类)、高级人才(E类)、县级人才(F类)六个层次,其中,对自主申报入选A类的给予300万元奖励,入选B类的给予100万元奖励。
据《中国科学报》报道,遂昌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一位分管人才开发管理的科长说,虽然遂昌县今年面向世界一流大学优秀毕业生放出来的工作岗位,有一些是乡镇基层岗位,但多数还在专业的部门,如遂昌县的应急管理部门、审计部门、矿产地质监测部门等。
阜宁县也给出了优厚的条件:到县属一档国有企业工作的优秀毕业生税前年薪,博士研究生不低于30万元/年、硕士研究生不低于20万元/年、大学本科生不低于15万元/年,并建立正常的薪酬待遇增长机制。此外,还有15万到40万不等的购房资助。
前不久,一名毕业于北京大学原子核物理学的博士应聘北京某街道办城管执法岗位的新闻也曾引发热议。详细报道>>>《北京朝阳区街道办城管拟录用名单现北大博士,官方回应》
事实上,对于通过人才引进的高才生,也有不少不限制专业,这样的分配能对双方带来怎样的效益呢?
“这可能不止是一个小范围的问题,而是一个比较大范围的问题,就是能不能够让每个人找到一个合适的岗位来发挥他的作用。”储朝晖表示,他也曾遇到许多人才被引进后不能发挥作用,这些人也感到不满,“引进是一个短期的噱头,还是一个可持续的用人机制,我觉得要思考这样一个问题。”
“实事求是地说,今年的就业压力非常大”,盘和林称,但名校生扎堆体制内应当来说不属于一个有效配置,高质素人才进入公共服务队伍,虽然能带来公共服务的一定提升,但如果整个社会的效率不提升,实际上也不是一个社会合意的结果。
盘和林认为,公共服务也是需要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的,但是总体说来,不具有生产性。相较之下,这些人如果能向着技术部门,向着经济部门,向着生产性的部门,这样的高层次人才画像,能带来整个社会效率的提升。
在储朝晖看来,若能改革“官本位”的分配模式和规则,大家也会自然到一些实体经济领域中去。体制内的人员甚至就是能进不能出,事实上就造成了“铁饭碗”的局面。他表示,从社会的角度来看,比如企业就有淘汰逻辑,体制内也应该有这样一些基本逻辑。
他向中国新闻周刊介绍,“终身保障”、“一劳永逸”……这些体制的不成文现象,事实上在80年代,已经有过反复的讨论,有一些改变,但是后来没有改下来。
“我们不能简单地去指责这些人的选择,但我觉得整体来说,还是要做好匹配的问题,可能这才是解决高学历就业的问题的一个导向。”盘和林称。
微博博主发声
相关报道:985、211高校硕博生,为何扎堆小县城?(中国新闻网)
中新财经5月20日电(左宇坤)如果你有着名校硕博的高学历,毕业后是更愿意留在大城市,还是扎根小县城?近来,几则“名校硕博扎堆就业小县城”的消息,在这个求职季掀起了风浪。
“学历已经内卷到这样了吗?”“名校硕博都下基层,普通毕业生可咋办?”“唯学历、唯名校的‘定向招生’什么时候才能停止?”……种种声音之下,县城为何大力抢人来?名校硕博生又为何愿意去?
北方某县城一景。解德智摄
钱多空间大,县城招人很“硬核”
近日,浙江省丽水市遂昌县的《2022年遂昌县面向世界一流大学引进优秀毕业生入围体检人员公告》公示名单引发热议。名单显示,24个工作岗位的入围人员几乎全部来自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浙江大学等知名高校,硕博士的比例更是高达95.8%。
类似的还有江苏省盐城市阜宁县发布的《阜宁县2022年面向全国部分高校和境外世界名校引进优秀毕业生拟聘用人员公示(第一批)》,来自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等一流高校的一百余名毕业生出现在了这份名单上。
用“扎堆”来形容名校硕博毕业生到小县城就业可能还稍显夸张,但似乎确已成为一种趋势。
以遂昌县为例,人才引进政策可以说颇为诱人:其中全日制博士研究生可享受75万元政策奖励,全日制本科生可享受45万元政策奖励。另外考虑到未来的发展空间,引进人员聘用后即与招引单位签约,列入事业编制管理;1年试用期满考核合格且表现优秀的,还将根据工作需要“按中层干部选任程序聘用为单位中层正职或中层副职职务”。
中新财经注意到,遂昌县人民政府官网曾在5月9日发布了一篇《遂昌向世界一流大学毕业生抛出“橄榄枝”》的文章:“这次过来,我最深刻的感受就是遂昌虽然是个小城,但是发展前景、人才服务样样不落后。”来自浙江大学的女博士刘倩表示,遂昌的人才新政以及重视人才、礼敬人才、成就人才的氛围打动了她。
资料图:俯瞰发展中的遂昌县城。项菁摄
抢人,“小县城”的“大事情”
2021年从北京大学研究生毕业的石月(化名)来到浙江某二线城市工作刚刚一年,已经过上了“有车有房、吃好喝好环境好”的生活。
虽说并不是从一线城市到县城的反差,但对于石月来说,放弃在北京、天津等地已经拿到的工作机会,只身一人来到这个完全陌生的地方,在当时看来也是一个不容易的选择。好在现在的工作生活状态都让她颇为满意。
“这里的人才补贴力度非常大,安家费、人才补贴都是真金白银地直接给,可以说我一来到这里,车、房这两个对多年轻人来说最大的压力就已经完全不用操心了。而且环境宜居,生活幸福感很高。”石月向中新财经“中国新观察”栏目介绍,自己工作一年,年薪已经达到了30万元起步。
“说实话,每年有那么多名校输送那么多毕业生,我的学历在北京也显得不那么突出了。但是来到这里后就还算是比较高的,领导们也都很看重我。”石月说,目前看来自己未来的发展空间还是相当大的。
正如石月所言,求贤若渴的各级政府都已将人才建设摆在重要的战略位置上。从开放落户、安家补贴,到创业贷款,直接“发钱”……各地出招不断。根据各省份公布的2021年人口数据,浙江、广东、江苏等省份,均保持了一定规模的常住人口数量正增长。
从北京某双一流高校毕业后,李林(化名)来到江苏某二线城市县城成为了一名基层公务员。他对中新财经表示,从一二线城市蔓延开的“抢人大战”其实很早就下沉到诸多县级城市。
“但可以很明显感受到,大城市区位优势突出,经济发展水平高,各种医疗教育服务资源也更为丰富,这是县城乃至中小城市怎么也比不了的,所以一些县城为了吸引人才,仰仗自身财政实力的出台了给钱、给福利政策。”李林认为。
但李林同时提到,当下很多基层政府已经意识到自己在公共服务供给方面的短板。“所以最近几轮招人的时候,我们这和其他不少县城都将教师、医生等技术性人才作为急需紧缺人才大力引进,这在我看来是不小的进步。”李林说。
“在目前就业形势比较严峻的情况下,各地积极采取一些措施吸引人才,有利于缓解就业压力。”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储朝晖表示,但需要注意的是,引进的人才是否跟当地的人员需求相匹配,是否能够在特定的岗位发挥特定的作用,人才就业的系统是否具备可持续性,而不仅是从单一的工作岗位和工资福利去看。
资料图:几位大学生在排队等待面试。刘力鑫摄
县城发展与人才就业的“双向奔赴”
县城的人才引进竞争如此备受关注,跟一份文件的出台不无关系。
近日,中办、国办印发《关于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的意见》,不仅强调了县城在我国城镇体系的重要地位,更是明确“全面落实取消县城落户限制政策,确保稳定就业生活的外来人口与本地农业转移人口落户一视同仁”,县城发展大有可为。
而教育部数据显示,2022届中国高校毕业生规模预计达1076万人,首次突破千万大关。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成为稳就业的重中之重。
“我国就业增长的新空间在县域,县域是释放我国就业压力的‘主场’。”阿里研究院数字经济与就业研究中心主任徐飞认为,随着县域生活服务业的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兴起,以及新经济、新业态的下沉发展,县域会成为新生代劳动者就业择业的新方向。
储朝晖则提出,一定要从系统性、可持续性的角度去想办法解决当下就业的难题,最关键的还是要激发企业活力,增加企业用人的需求,更广泛地吸纳人才就业。
“因为平时也参与招人,我感觉现在的90后、00后不论是学习能力还是工作态度都优秀,确实是一代比一代强。”李林说,县城里的工作虽不“高精尖”,但也涉及到社会民生的方方面面,能把自身经济盘活、把各种公共服务搞好、把百姓利益处理妥当,难度也着实不低。
李林认为,“从长远看,更多高学历人才来到基层,我认为对毕业生的锻炼成长和县城的发展激活是一种‘双向奔赴’的助益。”
当然,一纸就业合同的签订只是开始,名校硕博生的光环对于个体发展和对当地建设都不是长久的决定性因素。县城如何真正留住人才,毕业生又如何为当地做出实际贡献,才是热闹背后更应考虑的事情。(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