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疫情之下,媒体是怎样运行的?

日期:04-13
新冠肺炎

当下,上海疫情仍在高位运行。上海媒体员工大量被隔离封控的状态,对媒体运行机制提出了新要求。

疫情之下,一些媒体的部门封控率高达70%。在大部分人员居家办公的情况下,新闻报道仍需24小时不停歇,保证日常的发稿数量。这对于对采编指挥体系的畅通运转,跨部门、跨岗位协作机制等都提出了较大的挑战。

上海多家媒体都第一时间启动应急预案,实施采编岗位AB角制,被隔离人员开启远程线上办公模式,确保各项报道任务完成。上海的许多媒体对疫情下的媒体运行机制已有一些探索经验和案例,本文整理一些案例,以供参考。

解放日报:拖着装满半个月换洗衣服的行李箱,驻扎单位

夜班编辑、视觉团队通宵驻守报社,确保报道任务不断不乱。众多员工主动请缨:“今晚开始留守报社”“睡觉和洗漱用品都备好了,今晚见”“我在线编辑”等信息频繁跳动在编辑部工作群。夜班编辑更是拖着装满半个月换洗衣服的行李箱,驻扎单位。城事频道“医声医事”栏目主编,在另外2名卫生条线记者居家隔离的情况下,几乎每天从早晨7点工作至深夜凌晨。

上海疫情之下,媒体是怎样运行的?

文汇报:“白+黑”半个月不间断工作模式

在融媒体指挥中心、会议室安排临时休息区,有员工在自己工作区放置了躺椅、睡袋,保障这段特殊时期工作休息两不误。记者开启了“白+黑”半个月不间断工作模式,聚焦一线防疫进展、疫情下医疗机构保障民生需求硬核举措、便民服务信息,推出一批融媒体作品,缓解焦虑、安抚人心。经济部、政法部、要闻部等采编部门全员连轴转,两会报道与抗疫报道轮番做,守牢舆论阵地,展现特色亮点。其间,首页组3名编辑遭遇封控,多名跨部门年轻党员迅速补位,确保24小时值班正常运行。

上海疫情之下,媒体是怎样运行的?

新民晚报:谁进入“决赛圈”,谁就必须“顶上扛住”

领导和部门负责人全部到岗,各个中心及条线记者各自发挥所长,为疫情的一线报道提供更多活鱼及支持意见。针对疫情严控下群众普遍关心的菜篮子等生活必需品供应问题,一线记者编辑联手抓活鱼找案例,不少记者工作到深夜凌晨,为读者带来最新最快最准确的信息和深度报道。3.15“新民帮侬忙”消费维权三天大直播开播前一天,主播、导播、出镜记者等共有5人被居家隔离,群工部立刻启动应急机制,谁进入“决赛圈”,谁就必须“顶上扛住”,三天共8小时直播,在共克时艰中与民分忧、为民解难。

上海疫情之下,媒体是怎样运行的?

东方网:不抢菜,第一时间“抢”电脑,确保封闭后也能干活

东方网全员行动,领导带头扛起夜班重任,及时填补岗位空缺。有些同志甚至住在单位,以办公室为家,随时投入采编一线。有的编辑在得知小区即将封闭的消息时,并没有去超市购买生活物资,而是第一时间抢购了一台新电脑,并同步联系技术人员,安装操作软件,确保自己被封闭后也能远程更新页面。作为第一轮被封闭人员,有的编辑解封后第一时间赶回单位,主动顶了双休日4个班次中的3个;有的编辑是技术达人,在同事一个个“突然”被隔离情况下,在家操作四部电脑,为小伙伴们提供技术支持。

上海疫情之下,媒体是怎样运行的?

澎湃新闻:实施AB角预案,错位安排在岗与在线工作

未雨绸缪,提前谋划,较早启动实施AB角预案,错位安排在岗与在线工作。在岗办公的状态饱满,“一人干两人的活儿”,在线办公的随时在线,及时响应。浦江头条的记者们戏说他们这几天像在跑接力赛,“发布会”“网格化筛查”等系列,接力采访、接力写稿,保证不会因为有人被封耽误发稿,协力合作下跑赢时间。在全市网格化筛查背景下,视频中心早早准备好了行军床,导播和记者按男、女比例占据驻守办公空间和会议室,保证正常采访,坚决做到“人在阵地在”。

上海疫情之下,媒体是怎样运行的?

新闻晨报:部门封控率高达70%,若有令,召必回

在重要生产制作部门封控率高达70%的情况下,报社上下迅速集结,确保出版安全。有的员工在实行居家办公次日就“住”到办公室,默默当起“候补主编”,夜班当班主编被封控在家时,拿出当年解放头版编辑的功底,成为这几天的夜班三审领导。拼版房是这次管控的“重灾区”,在岗的同事放弃休息,连续加班;已从拼版房转岗的员工也是若有令,召必回,加入应急夜班后备力量。

上海疫情之下,媒体是怎样运行的?

浙江一女子被隔离,无意间晒出一张照片!这一幕令人震撼…… 运费3万卡车司机不愿跑上海,铁路运力待挖掘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