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担心迟交作业的任子威也是冠军成长的常态

日期:02-10
训练

原标题:中青报:担心迟交作业的任子威也是冠军成长的常态

中国青年报图

中国青年报图

日前,任子威在短道速滑男子1000米决赛中夺金以后,先前他在班级群的群聊截图又被人们翻了出来。他请求课代表把迟交的作业交给老师:“抱歉!课代表同学,上周忙于比赛所以作业提交晚了,昨天才知道咱们这门课群的存在,才加进来。”后来,授课老师为避免影响任子威休息,亲自将他移出了群聊。

很多人觉得任子威的群聊发言“很可爱”“很真实”。在赛场上傲视群雄的奥运冠军,同样有担心迟交作业受到老师批评的时候,这让许多网友产生共情。作为北京体育大学的在校研究生,任子威在接受高强度训练、奔波于世界各地参加国际赛事的同时,要和普通学生一样交作业、参加考试。不管是否夺冠,他的学习成绩只有达到学校规定的标准,才能顺利毕业。

运动与文化课学习是否有冲突?一般来说,职业运动员的黄金运动年龄,恰恰是青少年受教育的最佳时期。人的时间是有限的,运动员花费大量时间用于训练,难免挤占学习和休息的时间。尤其在重大赛事前夕,运动员难免会为了准备比赛而耽误功课。正如北京体育大学研究生院院长蔡有志面对媒体的回应:“现在他们比赛压力太大了,别分散他们的精力。”

但是,出于运动员日常训练和准备比赛的需求,为他们调整学习节奏、适时减压,并不意味着运动员的文化学习不重要。长江后浪推前浪,运动员的职业年龄是有限的,他们退役后,无论是继续在体育大家庭里发光发热,还是转到其他行业发展,都会对他们的文化素质提出更高要求。对现役运动员来说,体育国际交流频繁,运动员需要应对的复杂情况较多,文化素质能为他们的公共形象加分。

至今,在不少人的习惯性认知里,还是会给“体育生”贴上“成绩差”标签,甚至认为一些运动员是因为学习不好才当运动员。这种观点明显犯了主观错误:运动员首先是热爱运动、具备从事相关项目的运动天赋,才选择了职业运动员的成长路线,“成绩差”不是他们成为运动员的原因。

在不少国内外知名高校中,都有为高水平运动员提供招生“绿色通道”的传统。不难发现,在奥运会这样的国际大赛上,许多欧美运动员都有世界名校的履历,而我国运动员也有很多机会进入公众心目中的名牌大学学习。在东京奥运会上以比心走红的杨倩,就是“运动员培养+名校教育”的鲜活案例。这是社会对他们出色成就的认可,也是大学提升综合实力、丰富生源构成、营造体育氛围的必然要求。

进入大学以后,在同样的专业学习,不管是谁,都要满足同样的专业能力考核标准。高等院校欢迎高水平运动员入学,为他们制定专门的教学计划,并提供训练、参赛的方便,也要坚持“宽进严出”,不放松教学标准。一些运动员进入知名大学以后,感到与普通学生相比学习上有些吃力,甚至要花更多的年限毕业,这恰恰是学校坚守考核底线的反映,社会不妨宽容以待。任子威为没有及时交作业感到抱歉,就是一个大学生应有的样子。越来越多的运动员“学霸”出现在公众视线中,无论对夯实体育事业基础,还是对推行正确教育观来讲都是好事。它进一步让人们明白,运动本来就是一个人接受教育过程中绕不开的一部分。有的人做题多一些、运动少一些,有的人运动多一些、做题少一些,青少年本就有着多姿多彩的成长方式。但是,该做的题还是要做,该交的作业还是要交,该跑的步还是要跑。

来源:王钟的/中国青年报

“神曲”为什么上头:算法逻辑、和弦套路与模板歌词 媒体聚焦“僵尸车”现象:挤占车位影响市容 现实治理存难题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