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岁以上网民1.23亿!互联网大厂如何帮助老人触网?

日期:01-10

原标题:60岁以上网民1.23亿!互联网大厂如何帮助老人触网?

60岁以上网民1.23亿!互联网大厂如何帮助老人触网?

作者丨吴立洋

2022年1月6日,一年一度的微信公开课PRO在广州开讲,本届公开课以“入微”为主题,视频号、微信支付、小程序等应用悉数亮相,分享了上述产品模块在过去一年中的发展变化和应用趋势。

本届微信公开课PRO举办了一场“微信的老少皆宜—科技适老与未成年人保护圆桌论坛”,邀请多位适老和未成年人保护领域专家学者,与微信相关业务负责人共同探讨智能设备愈发普遍的时代背景下,互联网产品如何帮助老年人和未成年人更好适应与融入数字化生活。

多位参与研讨的专家指出,当前帮助老年人适应智能时代,传统数字鸿沟中的接入沟与使用沟固然需要进一步解决,但如何跨越文化或数字素养的鸿沟也值得关注。

“会用手机已经成为了一种‘权力’。”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研究员卜卫结合其不久前在我国西北地区进行田野调查的经验指出,智能设备方便了很多农村老人的日常生活,但也使得很多不识字或没有系统学习过智能设备使用的老人,在通过手机参与集体讨论与活动时感到无助与茫然,最后只能退缩。

在老年网民群体不断扩大的背景下,老年人难以融入网络生活的问题也愈发突出。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第48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21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达10.11亿,其中,60岁以上的老年网民为1.23亿,占比12.2%。

值得注意的是,中国人口老龄化加速的时期也是移动互联网快速增长的时期,纵观历年《统计报告》可以发现,中国老年网民数量仅用五年就实现从2600万到1.23亿的爆发式增长,以智能手机为代表的设备终端已成为老年人参与互联网生活的主要渠道。

为着力解决老年人等特殊群体在使用互联网和智能技术时遇到的困难,工业和信息化部于2020年12月印发《互联网应用适老化及无障碍改造专项行动方案》,自2021年1月起在全国范围内组织开展为期一年的互联网应用适老化及无障碍改造专项行动。4月,工信部接连推出《互联网网站适老化通用设计规范》和《移动互联网应用(APP)适老化通用设计规范》,督促各类网络服务提供者进一步降低老年人使用互联网的技术门槛。

在此过程中,很多互联网厂商先后进行适老化改造,并推出一系列老年人服务措施:微信加入关怀模式,成立专门的老年人客服并开通“长辈无忧”客服专线,为在使用微信时遇到困难的老年人提供帮助;美团上线长辈版功能,放大应用字体,简便操作流程;微博、支付宝等应用也陆续推出老年人版或适老模式。

但另一方面,在老年人逐步跨越“接入”与“使用”的数字鸿沟,体验数字化时代的互联网生活时,其往往也会感受到来自网络环境的数字排斥与数字区隔。

“老年人在尝试接触互联网时,总是会遭遇很多困难,有些是因为自己的认知和行动能力老化导致的,有些是因为自己之前储备的知识和技能储备落后导致的,需要他们不断学习来弥补。”深圳大学传播学院教授周裕琼结合自身调研经历表示,大部分老年人在学习智能设备和网络应用使用方法时,只要存在足够的主观意愿,是有信心学会的。但当涉及到在网络上进行内容生产和输出时,他们没有办法获得和年轻人同样的自信,也没有办法和年轻人平等对话,从而感到无助与孤独。

卜卫表示,面对数字鸿沟,除了需要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建设,为特殊人群做特殊的技术创新,还需要强化技术包容性,给因各种原因不选择主流信息技术的人群留出人性化通道,使其能在现在的社会里依旧体面有尊严地生活;另一方面,需要倡导具有包容性的社会心理,对是否使用最新技术的人群不做“先进”或“落后”的价值判断,每个人可根据自己的生活情况和需求选择适合自己要使用的技术手段,否则,发展的信息主义可能会带来对特殊群体的社会排斥。

周裕琼则指出,老年人并不是一个模糊的总体,他们的年龄跨度、人生经历、教育背景和生命智慧是高度异质化的,所以在使用互联网产品时遭遇的问题也是不同的。互联网应用在进行适老化改造时,要尊重老年群体的异质性和复杂性:“我们不能把数字化当作唯一的选项,真正的关怀,是无论老人是否愿意融入网络生活,他们都能以熟悉的舒适的方式,安然地老去。”

微博网友热议

责任编辑:贾楠 SN245

江苏气象台09时34分升级发布霾橙色预警信号 河南新增本土确诊病例6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