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132万元装出毛坯房”,人们为何“接受无能”?
设计方不要强行“改造”“校正”用户的审美偏好,而要从他们的居住日常出发,尊重房主的主观意愿,实现美学与宜居性的深度融合。
“看了让人直摇头。”最近,《梦想改造家》第八季“二十个人的空巢之家”节目引发网友热议。
这期节目的委托人是甘肃省一名地道的农民老杜。他拿出毕生积蓄,希望建造一所能容纳20人大家庭生活、外观洋气精致的二层小楼。然而经过改造后的农家小院,却呈现出一种“粗砺极简风”:建筑几乎全部以红砖为外墙,并且没有再加任何涂饰。对此,不少网友吐槽这是“132万装出毛坯房”“红砖公共厕所”。
图片来源:北京头条
对红砖、水泥外露的诧寂风、工业风,在审美上是否能接受,固然见仁见智。不过很多人对设计师此番操作的“接受无能”,主要还是集中在以下两点:它不太符合西北农村老人的日常需求,也没有体现出对房主改造愿望的充分尊重。
正如一位网友直言的:“如果这是美术馆,我愿意来打卡。如果这是家,那就是大写的不可。”住宅不是悬浮的、只可远观的建筑,而是要满足日常起居的基本需求。镂空的砖墙设计,放在沙尘暴频发的大西北,很可能成为积沙积土、漏风透气的人造“风口”;昏暗狭窄的走道,陡峭的楼梯,锐角众多的水泥台,都会给行动不便的老人带来安全隐患;空间狭小、两个人转身都困难的厨房,也不适应20人大家庭团聚的生活场景……
人们对这些细节的关注和吐槽,并非有意找茬,而是基于基本生活经验的担忧。毕竟,宜居性才是老人住宅改造的基础,设计感固然重要,却不应为了审美而丢了常识。
不同于先生产后销售的一般商品,房屋改造的工期长、耗资大,完成后房主也很难轻易“退货”。这一案例中,房主更是拿出一生积蓄,希望打造可心、舒适的住房环境。在这种情况下,设计团队更应注重与用户进行充分沟通,了解他们的生活场景,尊重他们的审美、功能偏好。
事实上,城市和乡村改造项目本就有诸多差异,这些差异需要设计师去悉心观察、发现,而不是凭空想象。建筑师王澍在进行浙江文村改造时,就通过调研发现了不少当地农民的特殊需求,比如他们普遍需要柴灶,需要专门的生产工具间,厨房和厕所的空间要大,邻里环境最好能前后呼应。这些充满烟火气的细节,或许听起来有些琐碎,却正是它们构成了生活的日常,直接关乎居住是否舒适、使用是否便利。
图片来源:网络截图
由此,王澍总结了一个结论:向乡村学习。其实,这既是一种建筑营造的方法论,又折射出一种人文关照理念:它不是无视农民需求,强行“改造”“校正”用户的审美偏好,而是从他们的居住日常出发,尊重房主的主观意愿,最终实现美学与宜居性的深度融合。在乡村振兴的大背景下,这样的改造思路或许更接地气,更能获得用户认可。
建筑史上,如何兼顾美观与实用一直是永恒的母题。由建筑大师赖特操刀、斩获无数设计大奖的流水别墅,就曾因排水不畅、漏风漏雨、潮湿难耐而被吐槽。从艺术的角度讲,设计者当然可以无惧争议。可若从满足用户需求(尤其是住房刚需)的角度而言,设计者则不可过于以自我为中心。毕竟,房主才是项目的发起者,是以后要在此长久生活的人。
在引发热议后,《梦想改造家》节目组表示,由于疫情等原因,节目拍摄时改造还未完工。由于当地温度过低,节目组已与委托人一家协商好,待明年开春后继续完善。希望经历这一次舆情风波后,设计团队能以开放、包容的心态正视网友的建议,在深入了解用户真实需求的基础上进行完善,让杜老伯一家住进舒适、宜居的温馨之家。
撰文/任冠青
微博网友热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