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子女、谈恋爱学生……学校就这样分类“摸底”?

日期:11-02

原标题:领导子女、谈恋爱学生……学校就这样分类“摸底”?

除了严令禁止类似做法,更要确保教育工作者在内心深处认同有教无类的观念。

最近,山西省忻州市原平市第一小学的一张学生情况统计表在网上热传。表格中,学校调查学生家庭情况,并据此将学生分为11类,包括“领导子女”“权势垄断部门子女”“家长有犯罪前科的学生”等等,甚至还有“谈恋爱的学生”“女学生”这样让人莫名其妙的分类。这种分门别类、区别对待的方式,显然有违“有教无类”的教育原则。

面对外界的质疑,学校工作人员回应:已停止调查学生家庭情况,部分班主任未正确领会会议精神,该做法欠妥,已对其批评警告。由此看来,这份调查表格并非完全空穴来风。事情的原委究竟如何?为何会出现如此调查学生“背景”的方式?对此,期待相关部门深入调查,及时公布真相。

图片来源:网传学生情况统计表

图片来源:网传学生情况统计表

这种调查方式之所以引发舆论热议,是因为它违背了教育公平的基本原则。人们担心:这样一来,学校可能会根据家长的身份等区别对待学生。这不仅会直接影响他们的学业与生活,还可能会种下自卑乃至怨恨的种子,甚至会对学生一生产生难以挽回的伤害。而且,这样做可能会引起不良风气,比如有的家长见状后会刻意讨好老师和学校,甚至产生不正当利益往来;还有可能引发学生及家长之间的攀比心理。

这种将学生根据家庭背景乃至地域、性别分类的做法,并非首次出现。此前,全国不少地方都出现过学校和老师试图掌握学生家庭背景的情况。一些学校还把这种调查当成“传统”,甚至在学生入学前就“摸好底”。究其原因,还在于很多人即便明面上不会把学生分出“三六九等”,但在内心深处,仍有根深蒂固的等级观念,并一直视之为“潜规则”。

图片来源:原平市第一小学官网

图片来源:原平市第一小学官网

然而,随着近年来教育公平观念日益深入人心,以及监管部门对各种违反教育公平行为的惩处力度越来越大,已经有更多人意识到上述“潜规则”的极端不合理性。与此同时,由于网络曝光发挥的监管作用加大,学校和老师在调查学生家庭背景时也会有所忌惮。但是,需要强调的是:除了严令禁止类似做法,更要确保教育工作者在内心深处认同有教无类的观念。要彻底祛除各种形式的教育歧视观念,社会要做的还有很多。

撰文/黄帅

微博网友热议

责任编辑:贾楠 SN245

百亿基金经理蔡向阳身故年仅41岁,基金行业频现“英年早逝”案例 辽宁大连一工程车溜车撞进篮球馆多人受伤 已启动事故调查处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