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红山区小学校长张平原:我们的学生从未刷过题、补过课,但成绩也不差

日期:08-18
小学

原标题:专访网红山区小学校长张平原:我们的学生从未刷过题、补过课,但成绩也不差

“我也办过补习班,2004年左右。但很快,我就发现这个钱不能挣。这完全可能把孩子给害了。两个月后,我果断停了班。”

在国家出台“双减”政策的背景下,红星新闻记者专访被著名经济学家何帆称为“中国教育理念最先进的学校”——范家小学校长张平原,他直言范家小学的孩子从未刷过题、补过课,但成绩也不差。

▲范家小学校长张平原。

▲范家小学校长张平原。

两年多前,源于何帆的著作《变量》,创办得到APP和《罗辑思维》节目的罗振宇在2018跨年演讲上评价范家小学:“所有最先锋的教育理念,在这所山区小学都能看到,教育回到了初始目的,育人。”

地处四川广元偏远山区的范家小学,因为这场演讲一夜“走红”。

▲山坳里的范家小学。

▲山坳里的范家小学。

2019年在成都的一场教育论坛上,芬兰教育专家分享自然教育理念,吃午饭的时候,张平原凑过去讨教。这一幕,被现场做翻译的李丽看在眼里。让她惊讶的是,这个山区小学校长,问的都是“大问题”。

几个月后,在成都经营少儿英语培训的李丽,把两个还在读幼儿园的孩子送到了范家小学。早在李丽之前,已经有多名成都、遂宁等地的孩子被送到这所学校。这些家长觉得,范家小学可以消解他们的教育焦虑。

杨永虎是广元市利州区教育局原副局长,当年全区推广生本教育理念时,他对张平原印象深刻。他说张平原这个人有点轴,认定了的事就一定要去做。但正是这种性格,他在范家小学干成了。

“范家小学的孩子从未刷过题、补过课,但成绩也不差”

红星新闻:张校长,您对近期国家出台的“双减”政策有何看法?

张平原:这个政策非常重要和及时,这确实是一个亟待解决的教育问题和社会问题。

说实话,我大概在2004年左右也办过补习班。当时刚刚在城里买了房子,经济压力比较大,于是开了一个班,有10来个孩子来补习。但很快,我就发现这个钱不能挣。一些孩子都不知道当天课堂上老师讲到哪里了,到我这里来等于重新学习白天的课程。这完全可能把孩子给害了。两个月后,我果断停了班。

红星新闻:您意识到义务教育阶段的孩子,没必要补课“加餐”?

张平原:对于一个学生来说,学习和休息都是必须的。他的精力有限,在教室里学了那么久,还要再“加餐”,你说他还能“吃”得下不?最终往往适得其反,孩子越来越不想学。在“爱”的裹挟下,假装学,人格都会发生变化,甚至造成心理上的负担。

红星新闻:您会持续关注范家小学走出去的学生吗?他们在中学阶段的适应能力和学习能力如何?

张平原:我一直都很关注范家小学的孩子,不论是在学校里,还是毕业以后去了中学。

我们的孩子在中学其实普遍适应能力很强,有自主学习的能力。我们从未刷过题,但学生的成绩并不差。我们一直按照省厅课程计划,开齐开全,音体美、乡土课程、阅读等,即使快期末考试了也不会中断。

今年学校六年级毕业6个学生,有一个考上广元最好的中学,有两个考上镇中学的重点班,他们从来没有补过课。

红星新闻:范家小学的孩子有哪些特点?

张平原:外界给予的评价是,我们学校的孩子在陌生环境普遍适应能力更强,并且具备自己学习的能力。他们在一个更安全的环境里成长,平等、阳光、自立、自信。

2017年毕业的一个女生,不仅学习成绩优异,还在广元市首届中学生辩论大赛里获得最佳辩手。可能会让人意外的是,她从幼儿园到六年级都在范家小学上学,与她同班的同学已经考上免费师范生。不过,我们现在评价孩子的成长状况,还为时过早。教育是一个慢过程,效果会在更长的时间里显现。

“我就是想把这些孩子教好一些,有助于他们以及他们的家庭”

红星新闻:请问您是哪一年到范家小学的,之前在什么岗位上?

张平原:我以前一直在乡镇中学工作,教语文,大部分时间带毕业班。在乡镇中学教了20多年,做到副校长。

2013年,我被抽调到(广元市)利州区教育局,主要协助教育局开展生本教育改革工程中生本德育、生本活动、生本管理方案的设计与推进工作。干了一年多后,2014年7月被局党组派遣到范家小学当校长。

红星新闻:范家小学的改革是如何开始的?您当初有怎样的计划和理想?

张平原:我去了范家小学以后,就一直在思考范家小学存在的价值,我们为什么要办范家小学?办一个什么样的范家小学?怎样办好范家小学?这3个问题,困扰着我彻夜难眠。直到第一个学期结束,这些问题才逐步清晰起来。定下了“办美丽乡村学校,育阳光自信少年”的办学目标和“让每一个孩子得到最好的发展”的办学理念。

改革就从如何更好地满足儿童成长需要着手。比如孩子一周有5天时间要住在学校,伙食必须花心思,不仅要满足吃饱,更要让孩子吃好;睡觉,从点好蚊香、修缮纱窗开始,然后就是课程规划,育人方式一步步做起。

红星新闻:是什么驱动您一定要去改变这种现状?

张平原:我去家访,看到这些孩子和家庭状况就自然而然想到要好好干。不然,多年以后,我们再来家访的时候,可能看到的还是今天的状况。

他们基本上都是留守儿童,有好些还是单亲家庭、贫困家庭、长期有病人的家庭。他们应该和其他孩子一样,拥有一个健康的童年,有自立、乐观、积极的人生态度。我就是想把这些孩子教好一些,有助于他们以及他们的家庭。

红星新闻:回头来看,范家小学的改革是一个体系化的建设,这是基于怎样的教育理念?

张平原:当年利州区教育局在全区推广“生本教育”改革。生本教育的核心是“一切为了学生、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这套理论来自华南师范大学教授郭思乐。由于工作需要,郭教授的《教育走向生本》我反复读过多次。

我平时也喜欢读教育理论书籍,读苏霍姆林斯基、陶行知等教育家的书。早年借阅李镇西的《爱心与教育》,更是抄写了两个教案本的笔记。

红星新闻:在范家小学,您践行了所学到的这些理论知识?

张平原:可以这么说。把这些理论与范家小学的实际情况结合,有了一些新的认识。在调整学校工作机制的时候,一步一步地去落实。这是一个不断学习,不断尝试,不断摸索的过程。

红星新闻:在这个过程中,如何确定这种尝试符合科学的教育目标?

张平原:我们公办学校一直在教育主管部门指导下,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和路线。

我们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是非常先进的。作为基层学校,我们只是如何在教育教学方式上进行实践操作的设计,如何推进国家教育方针、政策的校本化落实与实践,这是我们的职责与使命。有了这些理论垫底,当然就可以保证这种尝试的方向不会走偏,具体措施也就会根据教育对象的年龄特征、个性差异进行调整。

上世纪90年代,国家提倡素质教育,1999年素质教育在全国推广。这些年来,学生综合素养越来越被国家所重视。

仅仅依靠学科教学完成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基本上是不可能的。必须开发大量的校本课程,才可能满足学生成长的需要,从而达成教育目标。

“老师不一定要先懂,只是跟学生一起去探索,去实践”

红星新闻:刚开始改革时面临怎样的局面,学校老师适应吗?

张平原:一开始学校老师是很不习惯的。他们教了很多年书,你突然说要改变一种教学方式,那是很难去改变的。我也心里有数,改变只有悄悄地、慢慢地,一点一点地渗透。

红星新闻:没有召开动员大会,制定具体的改革计划?

张平原:没有。动作搞大了,老师就会有抵触情绪。我跟老师讲,微调整一下教案,把备好的课圈出一小部分,让孩子自己学,可不可以?每节课拿出5分钟来,让学生讲一讲,学会了什么,怎么学会的?

红星新闻:乡土课程是范家小学的校本课程,这方面是如何发展起来的?

张平原:乡土教育是基于乡村地域,乡村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厚重的人文资源优势的教育。

就地取材、建立学校校本课程体系,让学生在实践探究过程中,在合作交流过程中,发展他们的综合素养,这是多年探究与实践积累慢慢发展起来的。

▲乡土课堂,张平原指导孩子搭建简易的窝棚。

▲乡土课堂,张平原指导孩子搭建简易的窝棚。

红星新闻:这些课程设计当时有借鉴的范本吗?

张平原:没有范本,都是逐渐摸索出来的。比如最开始的2014年秋,学校组织孩子去秋游,方案几经修改,最后确定步骤:第一步,按图索骥,学校6个年级打乱分成3个组,每个小组打印一张卫星地图,找到事先确定的地点,并找到隐藏的过关题目;

第二步,孩子们按照地图,找到他们要丈量的稻田,算出地块的面积、计算产量;

第三步,学生自己去找一户农家,与主人沟通,在他们家煮一顿午餐,并主动打扫主人家的环境卫生,作为回报;

第四步,每个人捡回一捆柴,晚上举行篝火晚会。

这样一场秋游活动,把很多学习内容包括了进去,孩子们也特别喜欢。

红星新闻:从乡土课程的实验,到校本课程的确立,是怎样一个过程?

张平原:为了发展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我觉得需要有一些实践课程,并固定作为学校的校本课程。

我们在2016年春季就开始探索以村庄周围自然与人文资源为主题的探究式课程,首先设计了课程基本的逻辑框架,老师与学生一起选定主题,协商目标、方案和课程实施步骤。

2016年4月,全国乡土教材研讨会上,范家小学的乡土课程得到与会专家和领导的高度称赞。这对我们是一个极大的鼓舞,我们也随之把乡土课程确立为范家小学的校本课程。

网红山区小学校长张平原:我们的学生从未刷过题、补过课,但成绩也不差

▲根雕课上的孩子们。

▲根雕课上的孩子们。

红星新闻:这会不会增加老师的教学压力?

张平原:不会的。我们不用老师写教案,也不要老师拿成果,只要跟学生一起去探索就对了。

比如“豆类的探究”,老师让学生查一查,豆的演变过程,最初豆的含义,如何演化到今天豆的意义。再让学生在村里采集各种豆子,做自然笔记,手绘各种豆的形状,把它们分别播种在小型容器里,等待发芽的时候去观察,记录形状和生长状态;在等待过程中,去了解各种豆的吃法、营养价值,搜集有关豆子的诗歌、文章。

实践过程中,老师也不会培植豆芽,搞了几次才成功,所以老师不一定要先懂,只是跟学生一起去探索,去实践。在探索和实践过程中,学生有新的问题,新的发现,他们讨论了、交流了、合作了、总结了,这个课程也算完成了。

红星新闻:可不可以这样理解,这场教学变革实现了从“教”到“学”的转变?

张平原:确实是这样。老师不再只负责讲授,更多的是学生学习的大伙伴。

我们放弃了讲台,把课桌拼在一起,老师坐在孩子们中间,更近的距离与学生交流。教室也重新布置,增加了书柜,摆上沙发。教室已经不再是教室,变成了一个学习空间。

自主学习还在进一步实验中。目前来看,效果还是很满意的。

▲范家小学的课堂。

▲范家小学的课堂。

“不考核老师科目成绩,但考核老师有没有陪孩子聊天”

红星新闻:这样深入而全面的教学改革,也意味着考核机制的转变?

张平原:我们要弄明白,我们为什么要考试,是为了考查教师的工作能力呢,还是诊断学生学习存在的问题?考试结果的使用是为了弥补学生的缺失呢,还是为了寻找教师分发绩效的依据?

在我们学校,学生期末考试可以考3次。目的是通过考试促进学生主动弥补学习过程中的问题,把知识点弄明白。

老师的绩效与学科成绩脱钩。因为教师能力的考查太复杂,太难了,我们做不了。但我们考核老师是否与学生有足够的交流。吃饭的时候,看老师有没有坐在孩子们中间跟孩子们聊天。这种考核很简单,只考查“有”还是“无”,便于操作。

红星新闻:聊天变成教育里的重要一环?

张平原:是的。我们有与学生具体的交流模式,比如孩子犯错了,老师不能一上来就批评孩子。老师应该先问怎么回事?再问你是怎么想的,你打算怎么办?最后告诉孩子,要不要我帮你或者是否愿意听老师给你一点建议?

充分尊重,充分激发学生的反思,充分让孩子自我选择。这种对话的框架,不同的场景有不同的设计。即便年轻老师来了,也能很快掌握。

红星新闻:这就是“生本教育”的充分尊重学生?

张平原:对的。人的一生要犯很多错误,孩子在学校犯错成本是最低的。我们要有包容一些混乱的能力和心态,允许孩子犯错。

调皮是孩子的天性。你要是把孩子摁在座位上,什么也不能干,那就抹杀了孩子的天性,他就会厌倦课堂。

红星新闻:如何保证尊重学生,又不放任学生?

张平原:我们从孩子的认知能力出发,建立了一个激励系统。从好的方面去激励和引导孩子,培育孩子善良的本性,好的习惯和品德。很多外来人士与我们的孩子相处后,评价很高。

我也在反思,我们的美德教育有没有起作用,应该是有作用的。也是多方面的影响,尚美教育、传统美德教育、自我管理教育、八美少年评价、民主班会等。还有就是静心阅读、睡前故事、教师陪伴,这些对学生的成长都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红星新闻:作为一所大部分都是留守儿童的寄宿制学校,学校的班家文化有何特点?

张平原:范家小学的孩子基本上都是留守儿童。全校小学67个孩子,有43个住校。幼儿园24个孩子,也有两个住校。这些孩子基本上面临着家庭关爱的缺失,我们学校就要承担起这部分功能。

要营造一个孩子安全的心理环境,让老师和孩子有一种亲密感。我们提出了班家文化,其核心理念就是“尊重、关爱、体贴和信赖”。

红星新闻记者杨灵摄影报道部分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成都知名教师猥亵学生案再开庭!多名受害男生出庭作证:要求顶格判处刑罚 助新街村从贫困村脱贫出列石柱法院驻村工作队收获锦旗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