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艺人以灵魂交换流量,迟早沦为下一个吴亦凡丨娱乐圈乱象批评①
编者按:
随着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娱乐行业扩展迅速,在不断“造星”的同时也积累了大量粉丝,其中大部分都是青少年。行业的发展促使资本、平台趋势而来,在“流量为王”的单一论断指引下,“饭圈”乱象纷纷出现。
2021年上半年《青春有你3》的粉丝倒奶事件和最近吴亦凡因涉嫌强奸被刑事拘留,其中所体现的问题已经超出了产业中的某一个环节。而是一个涉及艺人、艺人团队、平台、资本、创作方、粉丝等多方面的综合问题。为了从混乱中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案,新京报特别邀请到行业内多方专家,从各自领域分析原因并给出解决方案,希望通过充分讨论,让各方明了如何营造一个“清朗”的娱乐圈。
最近震惊各界的吴亦凡事件,不仅引发业界对流量明星生态的检讨,同时也是一次“敲山震虎”,让所有流量明星反躬自省——重新看待流量,重新省思自己的作为。事实上,在吴亦凡事件之前,饭圈的乱象并不鲜见。从网络暴力、相互攻讦、畸形控评、数据造假,再到《青春有你3》的“倒奶打投”,舆论更多的是反思资方、平台和粉丝的责任,艺人往往被忽略了。在饭圈乱象中,艺人扮演怎样的角色?
艺人不能“神隐”,需对粉丝进行理性引导
很多时候,粉丝之间撕得天昏地暗,或者粉丝与工作室闹得水火不容,艺人那里仍然风平浪静。艺人习惯保持沉默,好像外面怎么闹自己都毫不知情。艺人的不发声、艺人的沉默,本质上意味着艺人对责任的推卸。原因主要是艺人要维护某种超然的、完美的形象,一发声可能就意味着会得罪某一部分粉丝。
就比如经常有粉丝撕工作室,怎么把艺人的造型搞那么“丑”,艺人为什么接了这样的“烂作品”。可事实上,很多流量明星都拥有相当、甚至是绝对的话语权,造型基本是他自己选择的,作品也得他答应才会接。艺人担心的是:如果他亲自道出真相,反倒“破坏”了自己的形象,也让粉丝的“好意”显得“帮倒忙”。因此,网友已经习惯了艺人的“神隐”,艺人也几乎放弃了发声的能力,放弃了对粉丝的理性引导。
但在艺人与粉丝的这组关系里,艺人才是粉丝群体里最有话语权的“意见领袖”,毕竟粉丝是真爱偶像,自然更愿意倾听偶像的诉说。有一个理性的、愿意多与粉丝沟通的偶像,可以避免饭圈不必要的误会、争吵与撕扯,也可以让粉丝冷静理智下来。但放眼娱乐圈里的顶流,能够频繁与粉丝保持沟通的艺人几乎没有,他们的微博上除了岁月静好的自拍外就是广告,鲜有什么透露真性情的东西,自然也谈不上与粉丝有沟通,遑论“悖逆”粉丝,提出与粉丝不同的意见。
这一点上,黄子韬不久前因为造型问题与粉丝“摊牌”,看似意气用事,实际上是一种难得的发声。粉丝因不满工作室的出图大骂工作室,黄子韬直接发微博称造型都是他同意的,没必要骂工作室;他不喜欢搞花里胡哨的造型,以后都不做了。
从黄子韬微博底下的留言可以看出:他“惹怒”粉丝了。但恰恰也是黄子韬的这种不讨好、“不在乎”,让他从流量明星的套子里解脱出来,让粉丝从造型和时尚杂志“实绩”的比拼中解脱出来。“你有打字提意见骂人的时间,不如给家人打个电话,好好上课,好好工作”,这是送给粉丝的实在话。
对于流量明星来说,“完美”的人设虽然可以巩固粉丝,但它在套住粉丝的同时,也套住了艺人自身。艺人始终得接受粉丝以爱之名的种种干预。敢于因为正确的事情得罪粉丝,虽然会流失一部分狂热粉,但艺人和粉丝都得到更多自由;当艺人作为一个也许不完美但真实的人时,他的真性情早晚会散发圈粉的魅力。像这一次河南洪灾中,黄子韬以公司的名义捐款300万元,并且将潮牌的衣服全部下架给河南救援支队,让他赢得路人的颇多好感。
不容忽视的是,很多艺人并非不知道粉丝的狂热、非理性。但艺人和团队却一直在“享受”这种非理性的狂热,因为这意味着实打实的利益——粉丝疯狂了,才会轮博、控评、为偶像的音乐专辑或代言的产品买单。甚至有些艺人一直在“利用”粉丝的狂热,比如通过“美强惨”的人设营造、树立敌人以煽动“仇恨”等手段,增强粉丝内部的凝聚力以及同仇敌忾、一致对外的行动力,由此实现艺人利益的最大化。
但非理性的狂热从来都是危险的,它可能为艺人所用,也可能会反噬艺人。一旦它走向失序、失控、违背公序良俗时,艺人也需要为粉丝的行为买单。
文化素养和业务能力不可偏废
网络上曾有“九漏鱼”这样一个调侃,说的是如今的顶流明星,有不少是九年义务教育的“漏网之鱼”。他们未能接受完整的义务教育就出道了,之后主要精力都在演艺圈,学业从此就丢弃一旁。不少顶流的文化水平的确不高,哪怕是一些很常用的汉字都会写错。
应该承认,艺人的文化水平与他们的业务能力,并没有呈现某种必然的正相关关系。演艺工作的特殊性,使得一个艺人的颜值、天赋、观众缘等,比他的文化课成绩也许来得重要。这也是为什么艺考的一本分数线,要比普通高考的一本分数线低很多。
但这绝非意味着:艺人的文化素养一点都不重要。演员张新成曾在媒体采访中说:“我觉得如果认为成绩和艺术是矛盾的,就太错了,选择艺术是因为你喜欢这个事,就像达·芬奇,他又是数学家又是画家、建筑学家,学艺术不是一个逃避的途经,那样去做的话,就太侮辱这个职业了。”天赋也许决定了一个艺人的事业下限,但他的文化素养、他对角色的理解能力,决定了他事业的上限。
并且,文化素养本身也是个人气质、个人魅力里很重要的一部分,正所谓“腹有诗书气自华”。虽然业内对艺人的学历并无要求,但艺人始终别忘了多阅读、多观看影视经典作品、多思考。知识储备丰富了,看世界的格局更开阔,也有助于明星从好评的“信息茧房”里走出,清晰认识到自身的局限与不足,无论对人对事都始终保持谦卑。这对自己的事业有帮助,也能够给粉丝带来更正向的示范效应。
文化素养是一方面,业务能力是另一方面。短短几年时间里,公众对流量明星从好奇、膜拜到现在的不信任、甚至有些反感,追根究底,是很多流量明星业务不精——当演员的演技拙劣,作为唱跳歌手的水平拉胯。不仅如此,流量明星还对文娱行业的生产机制产生了致命的破坏。比如不少流量明星拿走天价片酬,一个明星的片酬费用可以占到影视剧制作成本的30%以上,个别甚至达到50%以上,影视生产链条其他环节的费用只能不断压缩。影视行业陷入“为明星打工”的窘境,不少流量+IP的剧集几乎就等同于烂剧。
不少流量明星不思进取,因为在流量至上的时代,哪怕他们是根木头,依然会有粉丝追捧,依然有制作方和平台争相以天价片酬向他们发出邀请。他们选择作品的标准是谁的IP大、谁给的钱多,而非剧本的质量高低,抑或能否促进个人表演水平的提升。这是一条捷径,同时也可能是演艺事业的末路。当观众审美水平不断提高,越来越多观众用脚投票,流量逐渐失去市场号召力,甚至有不少观众一看到有流量明星出演,就拒绝了这部作品。在流量明星更新迭代速度越来越快的时代,没有作品也无实力,今日的顶流很可能是明日黄花。
在诸多顶流里,易烊千玺的存在尤其亮眼。演员吴京提到易烊千玺时赞不绝口:“千玺是天生当电影演员的料,拍戏过程中他不出声不叫苦,只为了把镜头前的表演当成生命中的一次留痕。”《中国医生》的医学顾问也分享了拍摄幕后,“易烊千玺跟我们说,能不能在拍摄的间隙去学一学插管,我说可以,我们就把插管的模具、器材搬到了拍摄现场旁边的屋子,他就在那不停地练习,练习了至少好几百次。”一方面,他沉得下心学习,不着急于利用流量赚快钱。另一方面,他选择作品的眼光很“好”。不是IP优先,也不是先考虑会不会成爆款或者片酬高低,甚至没那么在意番位或者角色大小,这让他无论是主演还是友情客串的几部作品,都有口皆碑,哪怕是客串的角色也给观众留下深刻的印象。
当偶像有真正的“实绩”傍身,有各种好作品加持,粉丝反倒是“佛系”的——因为粉丝不必通过制造种种虚假繁荣来证明偶像的实力,饭圈也会因此清朗许多。
流量之于艺人来说从来都是双刃剑。要珍惜流量、驾驭流量,要利用流量给观众带来更多好作品,利用流量给粉丝带来正面的示范,让自己的能力、艺德配得上自己所拥有的流量,多大的流量就意味着多大的社会责任。不要让流量成为“靡非斯特”(《浮士德》中的魔鬼),并因此交出自己的灵魂。
□曾于里(专栏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