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马上评|“父母持证上岗”来了,关键却不在“证”
日本小说家伊坂幸太郎说,“一想到为人父母居然不用经过考试,就觉得真是太可怕了。”网络时代,更为人耳熟能详的版本是“父母是世界上唯一一个不需要持证上岗的职业。”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学生终将走出校园,家庭教育却将延续一生。如果说,为人师表须通过教培考试,经过层层筛选,师德师风不良会被“一票否决”,按照同样的逻辑推演,为人父母,身上是否也该有个合格章?
近些年,部分家庭矛盾日益凸显。一边是家长吐槽育儿不易,辅导作业心力憔悴,一边是孩子被家长“鸡”到崩溃,失去前进的成长动力。家长羡慕“别人家的孩子”,孩子也在心中向往“别人家的父母”。看似矛盾不可调和,问题究竟出在哪里?
和一张白纸的孩子相比,在父母身上求解,似乎才是更加对症的解药。
近日,浙江教育厅答“父母持证上岗”建议受到广泛关注。其中提到,杭州市上城区推行“星级家长执照”,基于数字家长学校学习数据,对“父母持证上岗”进行了有效探索。计划2021年秋季学期开始,将在浙江数字家长学校试行家长学习积分制,待时机成熟时在全省推行。
面对“父母持证上岗”话题,戏谑调侃之声不少。网友纷纷跟帖评论,“只听说过营业执照,没想要当家长也有了执照。只听过给餐厅评星,没想到父母也有了星级。什么样的父母,配得上五星好评?如果评测只得了一星,会不会没资格当家长?”
其实,持证是道门,修行在个人。推行“父母持证上岗”,根本目的不是为了盖章定论,而是帮助父母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不断提升陪伴的质量,知晓沟通的技巧,建立和谐的亲子关系。
以杭州上城区为例,2017年“星级家长执照”工程正式启动,迄今已惠及22万家长。单以数字论效用,不如通过实例看疗效。谈到如何成功持证“上岗”的经历,杭州一位奶爸的讲述就非常生动。
家有3岁萌宝的奶爸马小民不懂沟通,总用强硬的语气命令孩子,搞得家里鸡飞狗跳。通过在“星级家长执照”学习平台上观看相关育儿视频,他才懂得面对孩子,百炼钢也要化为绕指柔。他学会用一句“宝宝,爸爸也累了,我们一起去喝水好不好”,轻松破解让孩子喝水的难题。
可见,为人父母,是否顺利通过拿到“执照”并不重要,关键是学会“化戾气为祥和”,掌握科学的育儿之道。
事实上,让家长“考证上岗”并非浙江独创,成都曾推出“4 C”家长培训制度,强调作为一名称职的家长,应具备4个核心能力,即和谐关系、关爱身体、维护心理、引导学习。今年两会上,全国政协常委、民进中央副主席朱永新也提出建议,通过家庭教育立法,让更多父母“持证上岗”。
文凭不是一张纸,更应代表学习的能力。情同此理,聚焦“父母持证上岗”,讨论也别偏离了方向。关键不在“证”,而在如何持续学习,怎样用包容仁爱之心胜任父母之岗。当然,各地在设计相关制度时,也要避免加重家庭负担,让家长也能在快乐中学习,助力孩子健康成长。
责任编辑:朱学森 SN2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