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我是见到神仙姐姐了吗?”《洛神水赋》火出圈背后
端午假期,河南卫视的一段舞蹈刷屏了。
这段短短2分钟的水下舞蹈《洛神水赋》(原名《祈》),舞蹈演员在近5米深的水中翩翩起舞,仿佛水下飞天,不论是演员的表演,还是拍摄、打光,都让网友齐声称赞:“太美了”“绝美”。
《洛神水赋》图/受访者提供
曹植笔下的“翩若惊鸿,婉若游龙”大抵就是这样了。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华春莹也在推特转发视频,称其有“难以置信的美”。
有人说,《洛神水赋》这次之所以被赞誉承担起了展示中原文化乃至中国形象的作用,是因为它在挖掘到中国传统文化魅力的同时,也找到了世界不同审美下的一个公认标准。
半年之内,河南卫视两次用舞蹈征服了观众,如果说《唐宫夜宴》给人更多的是惊喜,那么《洛神水赋》则带来更多的是惊艳,也让大家对这个地方卫视接下来的操作有了更多期待。
2分钟的舞蹈,水下录制26小时
《洛神水赋》这段舞蹈,出自河南卫视端午节期间推出的特别节目《端午奇妙游》,节目采用了网剧+网综的形式,以四位唐小妹的视角,拉出4条平行且交错的故事线,讲述《唐宫夜宴》前传故事。
当《洛神水赋》爆红出圈后,在其中饰演洛神的演员何灏浩自然成为了人们热议和追捧的目标,在她的社交媒体留言中,观众的溢美之词比比皆是。
“太美了,你就是洛神本人。”
“惊艳绝美,期待下一个作品。”
“我是看到神仙姐姐了么?”
在众多留言中,让何灏浩印象最深的一句是:“这些旁人看来无意义的事情,今晚惊艳了无数人。”
“我看到这条留言,当时就哭了。”
《洛神水赋》图/受访者提供
何灏浩对中国新闻周刊表示,自己的表演被认可是每一名演员最高兴的事情,洛神的出圈,并不是自己一个人的功劳,这背后还有全体制作团队的努力,更重要的是,洛神走红其实是中国文化的走红。
何灏浩6岁开始学游泳,8岁开始学花样游泳。作为一名曾经的花样游泳运动员,她曾代表广州队获得过全国青少年花样游泳锦标赛团体冠军。现如今,她从事水下舞蹈行业5年多时间,是一名“人鱼”课程授课教练。
人们最终看到短短2分钟的舞蹈,制作周期非常紧凑,甚至是近乎苛刻。
5月23日,何灏浩和团队收到通知确认要参加演出,这就意味着距离6月3日拍摄只有短短一周半的准备时间。
5年来,何灏浩拍摄了上百个水下舞蹈的视频,“飞天”这个题材,她琢磨了很多年,一直没有找到合适的场地和契机,这次拍摄之前,何灏浩读了《洛神赋》,试图在编舞中加入对洛神的描述和飞天的元素,通过水下舞蹈表现出仙气十足的效果。
水下舞蹈不同于普通舞蹈,演员不仅要练习在水下的稳定性,动作衔接的流畅性,眼睛在水中睁开的适应性,还有憋气的时长等等。
《洛神水赋》图/受访者提供
拍摄过程是艰难的,“演员在水里需要睁开眼睛,长期处于水下,极易出现眼球毛细血管破裂,双眼都是红血丝的状态;另一方面,在水下浸泡超过四个小时,全身就已经开始发抖了,泡八个小时,身体会开始出现失温的状态。”何灏浩说。
“我饰演的是洛神,所以每个动作都要特别舒展,不能有迟疑和拖沓,从动作到表情都需要从一而终的到位,很多动作都要拍摄很多条才能完成。”
“观众看到我在水中彩袖飘飘的场景,看似不经意的细节,实际是充满危险,需要团队极高的配合默契,衣服在水下非常容易缠绕。我们通过水下安全员跟演员的默契配合,一到水下就要开始去解开我的披帛,然后再开始进行水下拍摄。过程中如果缠绕影响观感,就要重新拍摄。”
为了可以在水下完成动作,何灏浩需要用手拽着鱼线来稳定自己的身体,否则会发生旋转,“又细又硬的鱼线会拉伤身体,拍完之后身上全是一道道那种小伤痕。”
“打光也很关键。一开始我们也担心,《天外飞仙》会不会拍成《倩女幽魂》,没想到出来的效果那么好,那个时光隧道布光就花了一个小时。”
拍摄的场地是一个4.5米的深池,“在这个深度的水池中拍摄三天,对于水下摄制组来说是很危险的。”拍到后面,摄影助理甚至出现耳压不通、毛细血管破裂等情况。
导演郭吉勇表示,这段舞蹈历经3次拍摄,在水下泡了26个小时,“一段看似简单的水下视频,需要把每个环节进行拆分。从摄影师的安排,再到设备的调试组装、拍摄行程的安排、拍摄前期的测光构图……”完成一段水下舞蹈的拍摄绝非易事。
“一段水下舞蹈从创意、构想、拍摄到后期制作,制作团队背后付出的努力,外人是看不到的。”郭吉勇说。
伴随着舞蹈的出圈,何灏浩也成为了网络上的红人,即便如此她仍平静地从事着自己热爱着的工作,看着大家的点赞和评论,她在社交媒体中分享了自己的心情。
“一直特别喜欢传统文化,能以一技之长还原千年前的中华精粹是我的荣幸。背后的故事属于过去,未来我们会创作更多精彩的作品,用水下舞蹈呈现出不同的色彩。”
《洛神水赋》图/受访者提供
独立班底,没有外援
半年前,河南春晚舞蹈《唐宫夜宴》以夜宴的乐师为主角,展现了唐朝少女们从准备、整理妆容到最终演奏的过程。不同于以往大型晚会中的舞蹈表演,《唐宫夜宴》不论是在选角、造型、置景、特效还是舞蹈本身,都充满了别样的趣味性和可观赏性,一经播出就引发了观众的一致好评,无数自来水将这段舞蹈送上了热搜。
如果说河南卫视春节期间的《唐宫夜宴》是被动出圈的话,《洛神水赋》则是有意的后续出击。从故事上来看,这次的《端午奇妙游》,本身也是打着“唐宫夜宴前传”的副标题,在策划阶段就参考网友意见对节目进行了筛选,四位“唐小妹”主角的名字“唐小玉”、“唐小彩”、“唐小可”和“唐小竹”也是从网友中征集而来,演员也都是素人。
一个地方卫视能如此巧妙接住自己出圈的红利,持续打造出令人惊喜的艺术产品,的确是令人刮目相看。网友纷纷表示,河南卫视频频出圈的背后,是否有个能力强大的“外援”?正是这个“外援”让河南卫视制造了爆款。
面对好评如潮的舆论,河南卫视在第一时间选择用主创直播的形式与观众见面,在直播中,《端午奇妙游》总导演陈佳表示,这次筹备时间短,完全是竞聘上岗,节目的整个制作都是由河南卫视完成的,包装部分由河南广电下属的视觉工作室制作,并没有像网友猜测那般聘请了“强力外援”。
陈佳透露,河南卫视面对每一个大型活动和项目,都会采用竞聘和内部招标的形式,导演工作室竞聘成功后,导演会在组建人马方面获得相当大的主动权,“这对员工来说是一种极大的激励。”
“端午节目最初的创意我们比较犹豫,因为我们想在节目样态上有一个创新,所以有几个点比较犹豫,第一就是观众的接受程度,因为这样的样态是此前国内没有的,第二点是我们怎么把剧情跟节目能很好的融合在一起,让观众觉得不尴尬,第三点,就是在做节目的时候又能有很好的一个剧情的展现,做到两边都不误。”陈佳说。
最终陈佳的团队决定冒险一试。“我们团队一直都有一种开放、合作的心态,对网友和粉丝是非常尊重的。”好在最终的结果让陈佳很欣慰。
端午节之后,很多人都在问陈佳:推出了爆款,接下来的创作会不会有压力?“其实我们不同的项目,是不同的导演团队在做,做这次端午的项目,没有时间考虑压力,20天时间里,就想着如何把项目做好,把想表达的东西更多地传达给观众。”陈佳说。
网友关心的七夕和重阳项目,以及2022年河南卫视春晚,陈佳介绍称,仍将采取面向全台导演,公开竞聘创意方案的方式组建团队。
从《唐宫夜宴》到《洛神水赋》
当晚会成为了比拼明星的舞台,对于平台而言,大量的经费和时间都花在了明星身上,自然流向节目的资金和精力就变少,最终,如“军备竞赛”一般的消耗,面对观众的审美疲劳时,就会变成“竹篮打水”。
如今,不少节目商业化远远超过了内在的表达,冠名商和广告主的强势,让很多节目的观众产生了错觉,自己仿佛不是在看节目,而是在看广告。
很多人认为,晚会就要靠明星带动,而且还得是流量顶点的明星,这就造成了明星出场费水涨船高的恶性循环。
事实上,制作费用与发达地区不能相比的河南春晚,同样制作出了《唐宫夜宴》和《洛神水赋》这样的爆款产品,也让晚会制作团队和卫视看到了,在不斥重金聘请大牌拼阵容之外的另一条出路。
这次的《洛神水赋》再一次证明了这个思路,钱可能真的是要用在刀刃上。除了出圈的水下舞蹈,其实制作团队也夹带了不少“私货”。
除了《洛神水赋》外,还有美人如画的《丽人行》,力与美结合的《龙舟祭》,梦幻迷离的《唐印》,《兰陵王入阵曲》技艺娴熟,立意深刻,《医圣传人》再现老中医的魅力。
舞蹈《丽人行》图/受访者提供
在这其中,观众看到了河南当地特色的美食、文物、武术、音乐,这些“私货”都不是广告主带来的,而是节目组巧妙插入的。
美观、流畅、有网感、有故事,节奏恰到好处,让观众感到舒适,这其实并不容易,尤其是以传统文化为题材。
从以往的经验来看,以传统文化为IP抓手的文化产品,时常会落入说教、冗长、乏味的刻板操作中,看似庞杂宏大的主题,最终无法找到有血肉的落点从而让观众失焦,或是过于沉重带来压抑感使得观众的体验和参与度变差,二者都会导致事倍功半的结果。
但从《唐宫夜宴》到《洛神水赋》分析,节目中所包含的传统元素其实大家都耳熟能详,但创作团队没有将文化符号简单堆砌,更没有一味追求排场宏大,而是精心挖掘传统文化和现代表达的契合点,以此寻求与观众的共鸣。互联网思维与科技手段的有机融合,让那些古朴的文明穿越了历史,更穿透了荧幕的隔阂。
人人都知道传统文化是一座“富矿”,但是怎么挖就变成了一件很讲究的事情,这需要谨慎的思考和大胆的执行。
优秀传统本身美,如何通过年轻的团队展现美,让年轻观众感受美,从自发赞扬美,最终形成了良好的传播效果,河南卫视也许是小小地给行业打了个样。
在综艺节目大火的那些年,业内经常传递着一种声音:“好不容易做出来点样子,同质化的内容很快就如雨后春笋般冒出来,让创作者很头痛。”
这次,河南卫视的这波操作,却让网友们很兴奋。
“快来‘抄’啊,这里有正确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