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为什么要“严打”学区房?不能再因住房造成教育不公平了
图片来源:Unsplash
文|新京智库特约撰稿刘远举
4月3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召开。会议强调,要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增加保障性租赁住房和共有产权住房供给,防止以学区房等名义炒作房价。
其中,“防止以学区房名义炒作房价”的提法备受关注。
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明确提出“防止以学区房名义炒作房价”,这是对当下一段时间里,学区房炒作的鲜明回应。
学区房现象弊端重重
近几年以来,学区房几乎已经成为一个都市传说。
据报道,位于深圳福田区的百花片区,不少房子破旧,但由于有“深圳四大名校”,以及不少优质小学的学位,这个片区成了学区房炒作的典型。比如,2020年,百花片区有学区房每平方米单价超过20万元。
炒作学区房现象,可以说弊端重重。
首先,这种标价不见得是真实成交房价,而是带有典型的学区房炒作性质。学区房虚标价格、炒作,形成“都市传说”,进而产生连锁效应,引发非学区房的涨价。最近国内一些城市出现的房价抬升现象,很多就是学区房炒作引发的。
其次,需要说明的是,学区房并不是教育服务“价高者得”的市场机制。
家长想要获得更好的教育资源,却要支付巨额资金给予教育服务毫无关系的房东。真正教育资源的提供者与创造者——老师与学校,反而得不到应得的激励。显然,这不是市场机制。
同时,从公共财政角度来看,政府通过地价所得,辗转多个环节,折损也很大。学区房的高价,并不能够支持经济落后地区、农村的教育发展。
第三,在学区划分中,往往一墙之隔、一街之遥就是两个不同的学区,对应着教学质量有巨大差别的的示范名校与“菜场小学”。两个隔街相望的孩子,就要上不同的学校,这是教育资源分配的严重不均等与不公平。
第四,学区房这种分配机制,形成了一个门槛:有钱的家长,可以花几百万购买学区房上名校;几年之后,再把房产卖掉,很可能再赚到一笔钱。这就意味着,只要家长能达到支付数百万元资金的门槛,就可以让子女享受到更好的公立教育资源,并从中获得经济利益。而达不到这个资金门槛的人很可能没有上名校的机会。
第五,从效率看,义务教育阶段择校与学区房制度下,教育系统作为国家选拔人才的机制,选到的很可能是买得起学区房的、上得起课外班的学生,而不是资质更高的学生。
所以,学区房制度及其背后的重点学校制度,导致公平与效率都没有实现。
学区房的炒作,既有可能导致房价的新一轮上涨,抬高房价,恶化刚需住房人群的处境,同时,也违背了义务教育均等化的原则,加重了家长负担,给他们带来较大的经济风险。
解决学区房问题,关键在于教育公平
打击学区房炒作,是对“房住不炒”的深入贯彻,对于遏制当前房地产结构性炒作具有积极意义。
家长求购学区房图片来源:新京报记者周岗峰摄
解决学区房问题,关键在于教育公平。各地要从各种途径,抑制、减弱实际上的重点学校制度。目前,各地也正在解决这个问题。
近日,上海公布了《上海市高中阶段学校招生录取改革实施办法》,把优质高中的招生名额,根据科学、均衡的分配方法,分配到上海每一所不挑生源的初中。也就是说,在一个传统意义上不那么好的初中,即便应试能力、综合能力较低的学生,由于名额分配到校,也可以上好高中。
这就意味着,在强初中与弱初中之间,考上好高中的机会将趋于平等。家长可能就不去选择尖子扎堆的学校,而改为选择一般的初中,进而选择一般的小学。学区房的意义也就大为减少。
除了名额到校,划区派位也是一个办法,即一个房子不再对应一个学校,而是同时对应好几个学校。以北京为例,通过集团化办学和学区制改革等方式,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主城六区更是通过明确“六年一学位”,实施“多校划片”等措施,为学区房降温。
2016年,教育部发布《关于做好2016年城市义务教育招生入学工作的通知》,明确提出在教育资源配置不均衡、择校冲动强烈的地方,根据实际情况积极稳妥,采取多校划片。这4年间,相关工作一直在稳步推进。
2013年,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多项改革举措,《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下称《决定》)提出:“统筹城乡义务教育资源均衡配置,实行公办学校标准化建设和校长教师交流轮岗,不设重点学校重点班,破解择校难题,标本兼治减轻学生课业负担”。这既是减负的标本兼治的方法,也是学区房的治本之策。
还给孩子一个美好童年
实际上,反过来说,一地学区房的溢价是教育资源均等化的观察指标。溢价越小,意味着教育资源越均衡。
抑制学区房炒作,真正直接受益的是那些经济收入较低的城市平民。他们是城市的大多数,但这些家庭对孩子的教育未必那么上心。所以,抑制炒作学区房,受益者声音反而不大,而那些收入相对较高人群则热衷于炒作学区房。
一些家长重视教育和优质教育资源的心情,也许可以理解,但炒作学区房,却不利于教育公平的实现。唯有全社会有共同的道德、价值观和对实质正义、程序正义的认同,才能构成共同体,由此解决公共性问题,还给孩子一个美好的童年。
责任编辑:朱学森 SN2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