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武汉“夫妻档”教师带着家人去支教
湖北省武昌水果湖第一小学有一对特殊的“夫妻档”教师,为了支教,夫妻俩带着5岁的孩子和70多岁的母亲,举家搬至支教地麻城。夫妻俩忙于工作,不能陪伴孩子,5岁的儿子只能时常在教室的角落里,跟着哥哥姐姐们一起上课,成为了小小“插班生”。从去年9月至今,他们已经在当地工作生活了七个多月。
夫妻俩带着家人支教
这对特殊的支教“夫妻档”是来自湖北省武昌水果湖第一小学的郑三雄、张琳夫妇,夫妇俩都有着20多年的从教经历,多次获得国家、省、市各级赛课奖项,是深受学生们喜爱的骨干教师。“但我心里一直有个支教梦。”郑三雄说,他的老家在革命老区洪湖的一个小村落,虽然在精准扶贫政策的引领下,已经富裕起来了,但村里的孩子和城里孩子的教育仍然存在不小的差异,作为一名从山村里成长起来的教师,“我应该做点事情。”同为教师的妻子张琳,也非常支持爱人的想法,两人一直在寻求支教的机会。
2018年,湖北省“三区”教师支教计划教师选拔开始后,郑三雄夫妻俩带头递交了支教申请,但是学校考虑工作的需要,把他们留下来带毕业班。2019年5月,新的一轮支教老师选拔开始后,夫妻俩再次提交申请,学校通过了他们的申请,终于圆了他们的支教梦。夫妻两人一同离开武汉,孩子和老人怎么办?郑三雄说,自己有两个孩子,一个孩子正在西安读大学,还有一个孩子年仅5岁,正在上幼儿园,家中老人年过七旬,还有高血压等基础病。“我们虽然决定支教,但也想一家人整整齐齐的在一起。”夫妻俩考虑后,决定带着老人和孩子一起,暂时举家搬迁至支教小学——麻城第三小学。
刚到麻城的生活,这一大家子并不适应。夫妻俩说,孩子离开了熟悉的幼儿园和小伙伴,老人离开了熟悉的社区,倍感孤寂,每天的生活都局限在学校的宿舍中。夫妻俩只能挤出中午和晚上的时间陪伴家人。“中午抓紧时间陪老人和孩子吃饭,在操场上转转,他们都很开心。”郑三雄说,自己实在无暇顾及孩子的时候,就把他带到教室里,和一年级的孩子一起上课,跟着学生们一起读书,在操场上玩耍,儿子还因此结识了几个“好哥们”。
给孩子购置绘本激发学习兴趣
安顿好家人后,郑三雄夫妇全身心投入到了麻城第三小学的教学工作中。郑三雄老师被学校安排担任一年级语文教学,还兼任着二年级的科学课。上了几次课后,他感受到了教学的压力,这里的孩子表现参差不齐,由于班上好多学生都是留守儿童,受方言影响,在学拼音方面比较吃力。家长们也普遍认为孩子认真做题就好,读课外书籍是浪费时间,和武汉家长的教育观念相差很大。
郑三雄还发现,当地教师教学方式还比较传统,使用多媒体教学比较少。在低年段的教学中,为了提高孩子们的学习兴趣,郑三雄夫妇收集并制作了很多多媒体课件,将学生们喜欢的卡通人物、歌曲和丰富的视频教学资源,穿插在教学中,让课堂教学更加生动。针对拼音教学难题,郑老师鼓励学生们在课堂上要大胆开口讲,对于一些学习比较困难的孩子,课后进行一对一辅导。他把当天要读的拼音,自己先标准地读一遍,并录下来,然后转发到班级群中去,再由家长督促孩子认真完成拼读。功夫不负有心人,在上学期期中拼音测试中,全班有24人获得100分,合格率达到了94%。
妻子张琳承担了五年级英语和三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任务。孩子们都喜欢她风趣幽默的教学风格,还有别致的“鼓励礼物”。为了调动孩子们的学习积极性,培养他们的阅读习惯,夫妻俩自掏腰包为学生们精心购置了大量的绘本和花样别致的文具,每当他们取得进步时,夫妻俩便将绘本和文具奖励给孩子们。有家长专门打电话给夫妻俩表示感谢,说孩子收到礼物后,高兴得睡不着觉,“孩子说那是他得到过的最漂亮的铅笔”。
传经授技亲身示范与当地老师研讨交流
课余时间,夫妻俩和麻城三小的教师们经常在一起探讨教育教学问题,建立起了深厚的友谊,也得到了当地老师们的一致好评。麻城三小负责人表示,两位老师教学功底深厚,他们传经授技,积极带领老师们进行教育教学研讨交流。
麻城三小的彭善桃老师说:“在教学上,郑老师给了我很多启发和指导,他引导我学习语文新课标,一个阶段一个阶段地帮我分析作为语文老师应该教什么,应该注意培养孩子什么样的核心素养。他还亲身示范,通过示范课,让我明白抓住孩子的年龄性格特点来组织教学是多么重要。”
文/记者杨枫通讯员王琼图/记者彭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