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马上评|一支笔含十种毒,儿童文具不能走“五毛零食”的老路
卡通形象的卷笔刀、带吊坠的笔、白得发亮的纸张……“高颜值”文具正成为当下儿童文具市场最受欢迎的产品。3月29日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到来之际,记者调查发现,部分“高颜值”文具暗藏高风险,极易对儿童身体健康造成损害。
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曾对市场上深受中小学生喜欢的4个品牌香味荧光笔拆解部件逐个检测分析,发现挥发性气味来自荧光笔内的墨水,一共检测出15种挥发成分,其中10种为有毒物质,还包括高毒物质丙烯腈。研究显示,长时间吸入丙烯腈能引起恶心、呕吐、头痛、疲倦等症状。
每个小孩都离不开的卷笔刀、笔、作业本等文具用品,居然暗藏有毒物质?这个现象显然难以让家长心安。但其实,“毒文具”并非新鲜事。如2014年的央视3.15晚会就曾曝光过学生使用的涂改液含有害物质,影响身体健康。
时隔六七年后,如今学生们使用的文具品类更多、颜值更高,但文具的安全性却并未同步提升,只能说在对儿童文具的安全监管上,我们依然需要倾注更多的精力。
值得注意的是,一些商家正是牺牲文具的安全来换“颜值”。如部分文具使用邻苯二甲酸酯等增塑剂,据说就是使文具“颜值”更高,色泽更漂亮;而相关规定明确,笔帽上需要留有防止儿童吞咽笔帽导致窒息的“救命孔”。但是,现在很多笔套为了追求外表花哨,增加了卡通人物等其他装饰,往往把通气孔掩盖或者堵住,这样一来就直接放大了安全隐患。
这般现实,首先直接提醒广大家长在为孩子选择文具时,应该多个心眼。比如,越是花里胡哨的“高颜值”文具,可能越得注意其背后的安全风险。
但儿童文具的安全问题,显然不能仅靠家长来防范。在讲究消费升级的今天,儿童文具连安全都无法保证,这实在说不过去。相关标准滞后、常态化市场监管不足,应是主要原因。
比如,随着学前教育增加,很多幼儿园的孩子也开始更多地使用文具,但学龄前儿童使用的文具还缺乏专门的安全标准。而儿童文具在颜料、设计式样、气味等方面都有了诸多创新,但这些方面的风险预防仍无系统研究;另外,不少文具产品没有专门的检测方法……显然,标准建设越滞后,监管越低效,市场“浑水摸鱼”的可能性也就越大。
标准体系不完善的另一面,是中国文具产业在整体上仍处于技术含量低、准入门槛低的低水平状态。数据显示,我国文具行业2019年营收达到182亿美元。但是,在8000家左右文具企业中,销售额在1000万以上的文具企业只有800家,10亿以上的文具企业更是仅4家。
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文具市场的行业集中度明显不足,这天然加剧了市场的低水平竞争和监管难度,企业比拼也仍更多停留在价格、“颜值”等最浅显的层面,而忽视了在研发、创新上的投入。一定程度上说,文具产业也像是“五毛零食”,陷入了低水平循环。
其实,无论是基于消费升级的大趋势,还是中国社会对于孩子教育的重视程度,颜值与安全兼具的文具产品,都已经是一种刚需。更何况,文具“无毒”只是底线要求。
责任编辑:贾楠 SN245